新興毒品7年暴增10倍「客運駕駛尿檢未涵蓋」 公路局評估納檢
2025年08月23日 09:39
▲新興毒品NPS氾濫,公路局評估就實務及尿檢技術研議是否納檢。(資料圖/記者李姿
慧攝)
記者李姿慧/台北報導
審計部最新報告揭露,近年新興毒品(NPS)濫用情形日益嚴重,7年間暴增逾10倍,但現
行陸運特定人員尿液採驗項目未隨趨勢調整,毒品防制恐存在防制漏洞,增加公共運輸安
全風險,客運駕駛尿檢除嗎啡類及安非他命類外,應納NPS。
公路局表示,後續將進一步評估研議。
交通部目前雖訂定「陸運特定人員尿液採驗實施要點」,規範公路主管機關每年須督導客
運業者對駕駛人進行尿液檢驗,並以嗎啡類及安非他命類為基本檢測項目,不過近年因新
興毒品NPS氾濫,遭審計部質疑若僅檢測傳統兩類毒品,難以有效防堵風險。
根據聯合國毒品及犯罪辦公室(UNODC)定義,NPS影響精神物質毒品具有精神活性,卻未
被1961年或1971年國際公約列管。
我國則已將部分NPS納入《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正式列管範圍。
衛福部食藥署資料顯示,自97年至114年2月,我國共檢出201種NPS新興毒品,NPS檢出件
數更從105年度的4萬餘件,激增至112年度的41萬餘件,7年間成長逾10倍,其中以合成卡
西酮類最多且成長最快。
而NPS施用後可能引發欣快、興奮、焦慮,甚至造成幻覺、暴力或自殘行為,影響駕駛判
斷與公共安全。
審計部指出,現行陸運特定人員尿液採驗制度,雖明定除嗎啡及安非他命類外,得增加檢
驗項目,惟實務上公路客運業職業駕駛人尿液檢驗項目仍以該2類為主,難以有效因應當
前藥物濫用之多樣化趨勢,篩檢範圍恐有不足,存有毒品防制漏洞,增加交通事故風險,
交通部應研議檢討擴大毒品檢驗項目,維護公共運輸安全。
對此,公路局表示,將督促公路客運業者研議擴大辦理駕駛人尿液採驗項目,除嗎啡及安
非他命等2類,並針對合成卡西酮類等進行檢測,以防範相關新興影響精神物質之濫用及
降低交通事故風險。
公路局強調,為加強預防駕駛濫用毒品或NPS,將進一步與中華民國公共汽車客運商業同
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就實務情形及尿液檢驗技術等研議。
https://www.ettoday.net/amp/amp_news.php7?news_id=3020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