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客運冷颼颼 13年減200萬班
市場仍有需求 未來聚焦中短途服務
04:10 2025/03/18
中國時報 蔡明亘
https://i.imgur.com/LtGgWzW.jpeg
交通部2011年起統計,13年來國道客運搭乘人次自8387萬人次,去年僅剩5475萬人次;年
收自107億元大減至61億元。圖為台北轉運站一樓售票處。(本報資料照片)
國道客運經營寒冬未春暖花開,交通部2011年起統計,13年來9家業者退出市場、班次銳
減200萬班,運量及收入雖前年起稍回溫,且駕駛荒未解,盛況難回。
學者認為,國道客運仍具存在必要,整合路網、補足駕駛荒是關鍵,應政府主導、業者配
合加強整合,找出優勢引客回流。
交通部表示,未來國道客運將聚焦中短途服務,正研議轉運優化方案。
公路局統計,去年與13年前相比,國道客運業者自38家減少至29家;路線自196條減少至1
61條;行車班次自480萬班剩277萬班;搭乘人次曾達8387萬人次,去年僅剩5475萬人次;
年收自107億元大減至61億元。
曾是規模最大的國光客運透露,經營市區公車、一般公路及國道客運路線逾110條,疫情
時1年虧4至5億元,去年虧損也破億,疫情衝擊對國道客運太嚴重,所有交通業都復甦,
剩國道客運回不去,未來中長途也難回從前。
客運公會全聯會祕書長謝界田說,疫情期間有阿羅哈客運、日統客運退出國道市場。至於
是否擔心骨牌效應?他強調「沒這情形」,但明年中將再依政府訂的18項成本檢討,報至
交通部審議。
陽明交大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教授邱裕鈞認為,疫情期間民眾轉移至其他運具,對國道客
運衝擊大,欲度過經營寒冬,關鍵在補充司機人力,國道客運仍有優勢,但沒司機就難變
出把戲,政府也可重新思考發購車補助,或參考雙北運價票價脫單鉤機制,補貼票差,助
業者度過難關。
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退休副教授黃台生指出,「救國道客運,路網整合是關鍵!」
客運路線調整具彈性,可搭配雙鐵整合主幹線、次幹線的接駁服務,總有地區是雙鐵服務
不到,建議擬全套性規畫,提高國道客運服務的存在感,可由政府主導、業者配合整合並
找出優勢。
公路局說明,軌道與國道客運應是相輔相成的公共運輸系統,未來長途運輸將以軌道為主
、國道客運為輔,國道客運將聚焦在中短途服務,並將中長程國道客運納TPASS受惠範圍
。
今年持續提供大客車駕駛的考照、訓練及久任補助,公路客運駕駛截至2月底有3680人,
較10年前少4成,未來將持續改善駕駛缺員問題並作為重點目標之一。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318000429-260118
短時間內,類似的新聞一直出現,疑似有勢力在暗中操作
作者:
acergame5 (acergame5)
2025-03-19 17:07:00可憐 整天只會在那陰謀論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3-19 17:31:00疫情以來這種新聞就沒少過了,客運業很弱勢沒人會去操作他們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25-03-20 09:49:00捷運高鐵火車都能炒房,客運炒不了場站還被當嫌惡設施
作者:
TsBC (小蔡一碟)
2025-03-20 13:05:00客運可以啦~看2088方便的勒
作者:
newasus (我是蘿莉控我自豪)
2025-03-20 20:52:00客運業面臨嚴重困境是事實,就算有勢力在操作,那也只是把事實點出來而已
作者:
TsBC (小蔡一碟)
2025-03-20 22:17:00沒什麼好困境的,需要移動的人也沒有變少,主要是虧錢路線在政府核准裁撤前照樣得開空車在路上塞,看起來就像快倒閉的夕陽產業…但賺錢路線車海大爆發怎麼不說?路線體質與生意好壞的差別而已~時代變遷,問題在機關沒辦法允許客運隨時自由做太有彈性的調整,業者間也沒有合作的關係,喜歡你打我我吃你(尤其是北部),是主管機關的老問題了…導致資源都在消耗~其實國內賺錢黃金路線可多的勒!
作者: lovebbqjim 2025-03-28 17:48:00
其實我覺得長途的可以轉型做深夜巴士,專門在台鐵、高鐵休息的時段服務,或是部份改成台鐵、高鐵與聚落之間點對點的傳輸
作者:
busgoer (巴士狗兒)
2025-03-30 20:39:00現在主要都市之間都有夜車,生意一樣慘,畢竟行程不要排得太畸形,高鐵早班車都可以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