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十二集)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25-10-23 14:19:54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十二集)  2010/4/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
02-039-001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十二面從第一行,「乙,三
根普被,聖凡齊收」,我們來看這一段,教起因緣第二段。
  「夫眾生根器千差萬別,世尊故說八萬四千法門廣應群機」。一開端告訴我們,佛說
法不離二諦;真諦是佛親證的境界,俗諦是十法界眾生根性不相同。所以真諦就是一佛乘
,俗諦那就有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也不是定數,是形容其多,無量無邊的法門,應世
間各種不同的根機。「《華嚴》圓教專接上上根人」,這是《華嚴》這部經講真的多,應
眾生機的有,不是沒有,雖然應機說法,依舊是回歸到自性,所以它教學的對象是上上根
人。我們也知道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見性之後第一部所講的經,是在定中講的,所以小乘
人不承認,小乘人只承認四阿含。這是在鹿野苑講的,定中沒人看見。定中給誰講的?給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是聽眾,也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初住以上,十住菩薩、十行、
十迴向、十地、等覺,給這四十一個位次,這些都是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世尊
是跟諸佛如來提出的報告。就如同唐朝時候,六祖惠能大師開悟之後向五祖忍和尚提出報
告,他的報告很簡單,只有五句話,釋迦牟尼佛這個報告很詳細,境界完全平等,沒有高
下。
  釋迦開悟的境界跟六祖開悟的境界是一樣的,開悟之後真的廣應群機,應以什麼身得
度就現什麼身。釋迦在印度,那個地方的根性是佛的根性,所以應以佛身而得度,釋迦牟
尼佛現佛身;能大師在中國,中國在那個時候說法的對象是比丘,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
現比丘身而為說法。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裡頭說的,無論現什麼身是平等的,他是真佛不
是假佛。這個接引對象是上上根人,不是上上根人沒有分。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的,
惠能大師一生當中度多少人?四十三個人。也就是說,在他的會下,四十三個大徹大悟,
跟他的境界平等。這在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六祖之前沒有這個盛況,六祖之後再也看不
到這個盛況。往後釋迦牟尼佛的法運還有九千年,這末法時期有沒有?沒有了。往年黃念
祖老居士告訴我,從今之後,禪宗裡面大徹大悟沒有了,這個根性的人沒有了,密宗裡三
密相應、即身成佛也沒有了,只有念佛往生,親近阿彌陀佛,這也是屬於一種得度。這個
法門三根普被,聖凡齊收,只有這一門。而這一門一直到佛法在這個世間消滅,也就是說
,世尊的法運一萬二千年,到終了,這個法門都有效。換句話說,從今之後只有這一門我
們能夠得度,除這一門之外真難,真不容易!
  在華嚴會上,「智慧如舍利弗,神通如目犍連,於佛聲聞弟子中均稱第一」。舍利弗
是智慧第一,目犍連是神通第一,「但在華嚴會上,如盲如聾,況是下於此者,故云下根
絕分」。像這兩個人,智慧、神通都第一,可是在華嚴會上,他們聽不懂,他們也看不見
。凡是參加華嚴法會的,我們在這個經裡面看到,除了菩薩之外,有沒有聲聞?有,也有
緣覺,還有天神,甚至於我們世間許許多多神眾都參加了。這是六道凡夫,他們為什麼能
參加?這裡面給我們很大的啟示,說明這個地方是凡聖同居土,許許多多的凡夫,實際上
他們是法身大士應化在六道,他不是真的凡夫。樹神、山神、河神、地神,地神就是土地
神,他們也在華嚴會上,那是什麼?這些神全是法身大士,法身菩薩,上上根人,他到那
裡示現的。由此可知,眾生愈是有苦難,我們這個世間裡面諸佛菩薩來的人也愈多,我們
肉眼凡夫不認識!如果沒有這麼多佛菩薩在我們這個人間,大地早就沉下去了,我們託他
們的福,他們在暗中幫助我們,我們不知道。如果我們能夠回心向善,能夠依教奉行,不
但自己得度,也能幫助這個地球,也能幫助這個社會化解災難;不能完全化解,把這個災
難減輕,時間縮短,肯定能收到效果。我們深入經藏之後,你就把這個事情看清楚、看明
白了。念老在此地告訴我們,要是不如目犍連、舍利弗的,當然與這個法門絕分。
  「至於小始諸教,乃接權小之機」,小、始、終、頓、圓,這是《華嚴》的五教。小
,就好像辦學校一樣,小學,始教是中學,實在小是小乘,始教是大乘的開始,終教是大
乘的圓滿。這裡面層次也很多,菩薩五十一個階級,終是大乘之終,最高層的,上面那是
特別的根性,不是普通根性,頓根、圓根。講小始終,這是一般的,我們講上中下乘,三
乘,所以小始諸教乃接權小之機。「對於上根則有教淺機深之失,亦不應機」,它跟上根
比,小、始這個教太淺,這上上根人的根器,確實他的根深,他的心大、量大,所以也不
應機。這是說《華嚴》。「唯本經之持名念佛法門,聖凡齊收,利鈍悉被」。這就是《無
量壽經》跟《華嚴經》做個比較,《無量壽經》用的是持名念佛的方法,容易!
  《華嚴經》修什麼?修止觀。我們在這之前曾經學過《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它
裡面是怎麼修法?五止六觀,不是小始諸教能接受的。換句話說,那是上上根人學的,學
《華嚴》才得受用,不是這樣根性的人,學《華嚴經》只是學文字,不得受用。學《華嚴
經》真得受用,念佛求生淨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在凡聖土,也不是在有餘土,直接生
實報莊嚴土,不一樣。持名念佛這個方法,聖人,文殊、普賢是聖人,觀音、勢至是聖人
,大聖;凡夫,老太婆、老阿公、不認識字的,他能信,他真幹,臨命終時也能往生,聖
凡齊收,利根是上上根,鈍根是中下根,這個法門都適合。所以末法九千年,一切眾生得
度就靠這部經,就靠這個法門,真正死心塌地修這個法門,沒有一個不成就的,善導大師
講的「萬修萬人去」。
  「徹上」,這是舉例子說,上面,「則如普賢文殊」,這是華嚴會上二大菩薩。我們
這個背景是華嚴三聖,當中是毘盧遮那如來,這邊就是文殊、普賢菩薩。學佛的同學都知
道,文殊是菩薩之中智慧第一,普賢菩薩是菩薩當中修行第一,一個是解門第一,一個是
行門第一。普賢菩薩用現在的話來講,真幹,幹得真徹底、真圓滿,所以談到修行,一切
菩薩首推普賢,沒有不讚歎的。他們兩位「尚發願求生極樂」,此地把他發願的偈子說出
來,在《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普賢偈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
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安樂剎就是西方淨土。文殊偈子意思完全相同,文殊菩
薩偈子說五個字,「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我在前面曾
經跟諸位報告過,我接受淨土法門,死心塌地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就是看到這兩首偈。
  那是很早,早年我講《華嚴經》,一時想到文殊、普賢修什麼法門?善財童子修什麼
法門?這才去查經查到了這個,才曉得文殊、普賢念佛求生淨土。善財是文殊的得意門生
,文殊菩薩的傳法弟子,怎麼會跟老師兩樣,不可能的事情。仔細再去看五十三參,五十
三參那個時候已經講了一半,囫圇吞棗講下去,人家要問我善財童子學什麼我答不出,我
想到他好像是門門都學,大通家,廣學多聞,其實不然。回過頭來我仔細一看,善財童子
修持名念佛求生淨土,跟他老師一樣。他在老師會下,我們現在講畢業,什麼叫畢業?得
根本智,這叫畢業。根本智是什麼?就是禪宗裡面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時候他
的地位是《華嚴經》圓教初住菩薩,他證到這個位次上。老師說:行了,你不要在我這裡
住了,出去參學。也就是說,他在文殊會上把兩樁事情做到了,四弘誓願的前兩願,「眾
生無邊誓願度」,這是大菩提心,他發了,這是大乘,大菩提心他發了;「煩惱無盡誓願
斷」,他斷掉了,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無明煩惱斷了,這兩條做圓滿了。圓滿
之後怎麼辦?第三願,「法門無量誓願學」,五十三參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
  他自己學什麼法門?他自己學淨土。這個訊息從哪來的?你看他五十三參,第一個善
知識是初住菩薩,他自己沒有證得初住,他就不能參初住。老師給他介紹的,你去參吉祥
雲比丘,你向他去請教。吉祥雲比丘修般舟三昧,叫佛立三昧,這在淨土修行裡面也是第
一殊勝。這個法門修學一期九十天,九十天不能睡覺,不能坐著,只可以站著,只可以走
動,所以叫佛立三昧,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一期是九十天,身體不好不行,年歲
大了沒辦法修這個法門,總得年輕有這個體力。相當不容易!他親近吉祥雲比丘,吉祥雲
比丘給他開示,跟他講二十一種念佛法門。二十一不是數字,是圓滿,大圓滿,密宗裡頭
說的,所以《華嚴經》顯密統統都有,顯密宗教統統都在裡面。這二十一種念佛法門展開
,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無量法門,哪個法門不是念佛?門門都是。《華嚴經
》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才知道念佛法門的殊勝。你看一開端就給你說這個。中國
、印度都有這麼一個概念,叫先入為主,頭一個學念佛法門。我們再看最後一個,第五十
三,第五十三位善知識是普賢菩薩,那就說得更明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看看善財,
一頭一尾始終就是一門,一門深入。為什麼要去參學?參學是成就後得智。為什麼?你得
要行菩薩道,你要廣度眾生,眾生根性千差萬別,你什麼法門都得知道,你不能不知道,
你才能度一切眾生。所以參學是為了接引不同根性眾生的,不是為自己,自己就一句阿彌
陀佛,就明心見性,已經成佛了。表演給我們看的。
  所以我在早年講學當中就常常勸勉同學們,四弘誓願,我們在這個世間只學前頭兩願
,後面兩願我們做不到。我們只學前面兩個,後面兩個到極樂世界再圓滿,廣學多聞到極
樂世界去,沒到極樂世界去,我一門深入,我靠這一門穩穩當當的取極樂世界,親近阿彌
陀佛之後再廣學多聞。現在不要搞,現在要搞廣學多聞,你就耽誤自己,你要分心,你的
精神、精力、時間不夠用;第二個是你分心了,你精神意志不能集中,換句話說,你一門
都學不好,那就可惜了。不如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自己決定有成就,
到極樂世界再廣學多聞,穩穩當當,這個方法好。學蓮池大師,他有兩句話很了不起,「
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我不搞,讓別人去搞;「八萬四千門,也讓給別人行」,我
們自己只走一條路,一生當中就一條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死心塌地執持名號求生淨
土,就對了,就成功了,何必找這麼多麻煩。把心定下來,把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
六塵、貪瞋痴慢統統放下。要知道這些東西是障道的,不但障礙你證果,障礙你開悟,也
障礙你往生。這些東西不放下,你的虧可吃大了,這是我們學佛要想在一生成就,你決定
要知道。要學文殊、學普賢,你看這樣的菩薩,文殊菩薩是七尊佛的老師,學生都成佛了
。地藏菩薩他老人家那些學生成佛的是不計其數,我們在忉利天宮法會上看到,十方來的
那些諸佛都是他的學生。這是給我們的信心。
  「又如本經云」,這是最後一品,《無量壽經》最後這一段經文裡面說,「佛告彌勒
,於此世界」,這個世界是娑婆世界,不是地球,是娑婆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
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這是講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現前這個教區。
地球上沒這些人,我們現在地球上居民才六十七億,不到七十億,六十七億。你看七百二
十億菩薩,這是娑婆世界,也就是講的六道十法界,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區。在這個教區
,在釋迦牟尼佛法運這個階段裡面,將來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七百二十億。我們在不
在其中?就得看自己,自己真信切願,這一生就成功,不要等來生,就在這一生當中成就
。菩薩供佛成就善根,我們要學,世尊這個教誨我們可不能疏忽。學淨土的同學,用什麼
供養諸佛?這個諸佛是指什麼人?《華嚴經》上世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過去佛,已經成佛的人,那個數字沒法子計算;現在佛,十方世界的諸佛,一個世界有一
尊佛,這個世界無量無邊無盡無數,我們在《華嚴經》裡看看「世界成就品」、「華藏世
界品」,講得很多,講得很清楚,現在佛;未來佛呢?未來佛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將來
都要成佛,蜎飛蠕動,蒼蠅、螞蟻都會成佛的,不能輕視。牠很聰明,牠有靈性,學佛的
人要把牠們(都尊重牠)看成菩薩,跟我們非常合作。我們在最近這十幾年當中跟小動物
溝通,跟牠們交流,我們共存共榮,互不傷害,真正可以做到和睦相處,平等對待,這就
是供養。
  供養裡面,最重要的是依教修行供養,我們真正修,給牠做榜樣,牠看到、牠也聽到
,牠懂得,我們在修,牠跟著我們一起修。連蜎飛蠕動這些小動物都不例外,都有靈知,
用我們的話來說,都有受想行識,要好好的去看待牠。我們稱牠菩薩,稱牠螞蟻菩薩,螞
蟻很歡喜,牠說這個人很尊重我們,稱我們是菩薩。牠懂得,不是不懂。我們在這個地方
工作,牠在這裡擾亂我們,我們請牠離開,不要妨害我們工作,牠就走了,很聽話。螞蟻
統統走了,還有二、三隻,怎麼這二、三隻跑來跑去,在佛案上跑,牠也不走?晚上有一
個小法師作了個夢,螞蟻來告訴他,牠說牠們在巡察,看看還有沒有沒走的,牠說有任務
的,好像有四隻螞蟻牠們來巡察,所以我們不能錯怪牠。以後我們就知道,統統都走光了
,還有幾隻,是巡察的。所以小動物通靈性,不但動物,植物也不例外,樹木花草,我們
的菜園種了很多菜,都通,都通人情。
  所以這七百二十億菩薩範圍很廣,就是與佛有緣,善根深厚。這個善根深厚從哪裡來
的?就是廣修供養。普賢菩薩教導我們,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除業障,你
把這四個科目做好,認真去做,這就是成就善根,植眾德本。禮節很重要,不能疏忽,對
人有禮貌,人家歡喜,別人對我有禮貌,我也很歡喜,所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頭一個
是禮敬諸佛,從內心生起恭敬心,最重要對什麼?對未來佛,就是對一切眾生要有恭敬心
,不能輕視,你輕慢就錯了。不尊重他是小事,損害自己的德行,自己的性德不能現前,
這產生障礙。這是傲慢、狂妄、自大,這是把自己的性德、把自己的善根障礙住了。所以
佛頭一個教給我們這樁事情。儒也是如此,你看《禮記》,一翻開第一句話,「曲禮曰:
毋不敬」,跟禮敬諸佛是一個意思。天主教的《玫瑰經》是他們的早晚課誦,我講過,我
的光碟在天主教流通,第一段就講謙卑,聖母瑪利亞的謙卑。耶穌的媽媽對一切人謙卑恭
敬,她做了個很好的榜樣,她那個榜樣就是佛法講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我們應當要向
她學習。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隱惡揚善,別人有好的事情我們要讚揚、要讚歎,別人做
的有過失,絕口不提,決定不能把它放在心上,這叫修行,這叫學佛。為什麼?我們學佛
到底學什麼?淨土修什麼?經題上把我們修學的綱領都說出來了,修清淨心,經題上「清
淨平等覺」,這就是淨宗修學的總綱領。我們常常要把別人過失放在心上,自己的心變成
別人的垃圾桶,你怎麼能得清淨!你要是得到清淨心,清淨心是事一心不亂,生西方極樂
世界不是同居土,生方便有餘土,品位大幅度的上升。你要是懂得這個道理,明瞭這個事
實真相,還會把別人的不是放在自己心裡嗎?吃大虧了,這就鑄成大錯。常常念著別人過
失,縱然你能往生,你是在凡聖同居土,品位不高。
  所以淨宗同學,我們明白了,我們認識了,決定不幹這個傻事。人人都懂得隱惡揚善
,那個作惡的人他有良知,他會想到「我作惡,別人都原諒,都不說我;我做一點好事,
他都讚揚」,慢慢就把他良心喚醒,他就會改過自新,你就幫一個人回頭是岸。諸佛菩薩
的用心我們細心去觀察,漸漸就明白了,要向佛學習。其實許許多多做錯事情的人,我們
看到,我們用什麼心態去對待他?如果用佛的心態,我們的境界就提升。所以他行善、行
惡全是我們的善知識,都能幫助我們提升。儒家講「三人行,必有我師」,這三個是什麼
人?自己是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兩個都是我的老師。善人我見到,想想他的善行
我有沒有,沒有,向他學習,要有,很好,要保持住。那個作惡的人也是我的老師,我看
到,想一想我有沒有這個過失,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那個作惡的人比作善的人對我們還
有利益,為什麼?在修懺悔的時候,諸位曉得,找不到自己的過失,好像自己沒有缺點,
看別人全是缺點,看自己一個都找不到。
  你怎樣能發現自己缺點?看到別人的缺點,回光返照我有沒有,找出來了。那是自己
的大恩人,那是自己的真善知識,他幫助你改過自新,你能不感恩他嗎?你還能說他不是
,那就忘恩負義;感激他,知恩報恩,自己修學的功德常常給他迴向。不是他,怎麼能提
升?不是他,怎麼知道自己還有過失?所以六祖在《壇經》上講得好,「若真修道人,不
見他人過」,沒有過,都是像唱戲一樣,他唱反面的,他來提醒我的,哪裡是他真的過失
。我們把他當菩薩看待,他沒有過失,他那個作為是幫助我,讓我發現自己過失。我們用
這種心態,這就是菩薩心,就是菩提心。忘失菩提心,縱然修一切善法,祖師大德講,那
都叫魔,他不是佛,佛決定不能夠離開菩提心的。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就是不要忘記
時時刻刻植眾德本。
  「徹下,則《觀經》中,五逆十惡,臨終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國」
。這個事情是真的,《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所記載是古人的,我們如果稍稍
留意,現在有,我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早年我在美國華府,華盛頓DC有個華僑,中
國人,周廣大。這個人不是五逆十惡,這個人是好人、善人,但是他一生不相信宗教,哪
個宗教都不信,人心地善良,很厚道。得了癌症,在臨命終時,醫院裡放棄治療,讓家人
把他帶回家去。這個時候家人到處去求神拜佛,看有沒有奇蹟出現,叫臨時抱佛腳,找到
我們這個佛教會。那個時候華府有佛教會,就叫華府佛教會,成立沒有多久,是幾個修淨
土的同學成立這麼一個會,請我做會長,我跟黃念祖老居士認識就在這個地方。我們有幾
個同修去幫助他助念,看他那個樣子真的是沒法子,就勸導他,跟他講人生苦,何必留戀
,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把極樂世界講給他聽,介紹給他聽。這人有善根,這個
善根是過去世的善根,他一生沒有遇到善緣,這個時候才遇到,他一聽就歡喜、就接受。
告訴他的家人,不要再給他到處去尋找治療的方法,不需要,全家人都幫助他念佛求往生
。這個念頭一轉,他那個病很痛的,痛苦就沒有了,就不痛了,歡歡喜喜跟大家念佛,三
天就走了。真的,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沒錯,念了三天三夜他就走了
。走的時候瑞相好,全身柔軟,火化的時候有舍利。這是一個不信仰宗教的,臨終遇到善
友,他成功了。縱然是造五逆罪、十惡,能不能救?能救。四十八願裡後頭有一句,他要
不相信就沒有救,造五逆十惡,臨命終時他有堅定的信心、願心,還是有救。就是蕅益大
師所說的,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重要的條件是有沒有信願,真有信願,決定得生
,品位高下那是你念佛功夫的淺深,這個很有道理。念到清淨心,我們就用經題上的話說
,念到清淨心是方便有餘土,念到平等覺是實報莊嚴土。平等覺是理一心不亂,清淨心是
事一心不亂,我們要向這個目標去努力。平等是什麼?分別心沒有了,真的覺悟了。分別
心沒有,再一提升就入不二法門,性相不二、理事不二、生佛不二(眾生跟佛),這個人
往生生實報土,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可見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
  底下說,「可見本經乃廣收萬類、普被三根之阿伽陀藥,能愈萬病」。阿伽陀是印度
話,像我們中國人講的萬應丹,這個藥什麼病都治,決定有好處沒有壞處。這就是說這部
經什麼樣的根機都行,上上根像文殊、普賢,下下根是造五逆十惡,只要你能信,你肯發
願,決定得生,這個不可思議。臨命終時能信、能願,我想那也不是偶然,因為一個人他
有宿世因緣,他有過去世,這一生沒有緣遇到,過去生中肯定學過佛,肯定修過這個法門
,所以臨命終時遇到有善友給他提醒,他阿賴耶的種子立刻起現行,不是偶然的。所以我
們今天幫助那些不相信的人下種子,怎麼幫助不相信的人下種子?我們在一切時、一切處
,手上拿著念珠,口裡念著阿彌陀佛,那就是給眾生下種子。你在馬路上走,一路走一路
念佛,旁邊的人有意無意聽到、看到,阿賴耶識都種了種子,跟淨土宗就結了緣。這個種
子叫金剛種子,永遠不壞,來生後世遇到緣它會起現行,它起作用。所以說出家人,出家
人再不好,說老實話,他就是破戒,他的功德都比你大,為什麼?他穿那個衣服這個形象
,一走到外面人家一看到,佛的印象就種下去了,你沒有這個能力。這還得了!你說他一
生當中給多少人種善根,應當尊敬,道理在此地。我早年在學校教書,在大學教過幾年書
,教過五年,我就告訴同學,那時候同學好像在學校裡覺得學佛別人說他迷信,難為情,
偷偷的學。我就告訴他,你要正大光明的學,你要普度眾生,手上戴念珠、戴手珠,不會
有人笑你。人家縱然笑你,「你看那個同學迷信」,雖然說你迷信,他那個佛的種子也種
下去了,這是好事不是壞事。在學校裡面念的書本,書本上統統寫個名字,我說你不要寫
自己名字,你就寫阿彌陀佛,人家一看這個書,一念阿彌陀佛,你看看,這不就又度了一
個人嗎?很多同學真的用我這個方法,以後慢慢就形成風氣。所以善巧方便廣度有情,這
裡頭大道理、大因緣我們如果懂得,我們會對出家人、會對念佛的人起恭敬心,他們的表
相也就是表法,功德無比殊勝。
  末後,「故本經云: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他用這句話來做這一段的總
結。遇到這部經,值就是遇到,遇到這部經,你看隨意所願,皆可得度。這個隨意的意思
非常之廣,就是我們佛門裡所說的「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隨意所願就是有求必應。你
求什麼得什麼,求極樂世界你得極樂世界,求見阿彌陀佛你就能見阿彌陀佛,求成佛得成
佛,求成菩薩你得菩薩。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亦復如是,那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你有所求都
能求得到,沒有求不到的。但是你一定要覺悟,不脫離六道,你永遠不能離苦,六道太苦
了!人天是善道,善道都這麼苦,何況惡道。你要細細觀察,現在的畜生苦不苦?特別是
家裡面養的。現在你要投畜生道,變成一隻豬,變成一隻雞,變成一隻鴨,你看看現在那
個豬、雞、鴨,甚至於牛,專門做牛肉的牛,你看牠的生活狀況,從出生就關在籠子裡,
籠子裡養大的,一個籠子裝很多,牠轉身都轉不過。牠在沒有被殺之前過這種日子,終身
監禁,到被殺的時候,你說牠是什麼心情?牠有沒有怨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跟畜
生沒有兩樣,牠有怨恨,牠有不平。怨恨,牠的肉就有毒,就帶很多的病源。所以現在吃
肉為什麼那麼多的病,我們中國古人所說的「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是真理。現在不
但肉不能吃,那是毒,現在素食也變成有毒,蔬菜有化肥、農藥。
  這個人世間太苦了,不要再留戀人世間,早一天往生就是早一天解脫,留戀這個世間
是錯誤的。我們念佛,佛還沒有來接引我們,說明我們的業報沒消掉,業障沒消掉。業障
要是消掉之後,業障靠誰來消?靠自己,誰都幫不上忙。怎麼消?我有壽命,我命裡還有
福報,不要了,統統捨掉,障礙就沒有了,佛就來接引你。如果你發大乘心,我統統捨掉
,現在還有這個身體在,利用這個身體多幫助一些苦難眾生,勸導他們、幫助他們,多帶
一些人往生,好事情,佛菩薩沒有一個不贊成的。生死自在,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
,一點罣礙都沒有,這更好!我們看到這個世間人太可憐了,尤其災難這麼多。我們知道
有災難,從哪裡知道的?從佛經典上,佛在經典上常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真
理。這世界上的人想什麼?「二0一二」那個電影片全球聯播,播了之後人人都在想災難
,沒災難,災難也來了,想來的!所以我看了這部電影,我說這是天意,它有兩個作用,
一個教人提高警覺,斷惡修善,再不造罪,這是幫助自己、成就自己;另外一個,生恐懼
心,天天念災難,沒災難念來了,一切法從心想生。我看了那個電影跟很多同學說,這是
天意,大概現在人造的這些罪業沒法子治,法律也治不了,國家也治不了,總統、皇上也
治不了,那怎麼辦?只有老天爺來。老天爺來治的話,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自然災害,
確實很可怕。
  那要問:能不能化解災難?在佛法上講,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回心向善。佛教給我們
兩句話,這是佛門的口頭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災難就化解。你要是真幹,
它真有效!從什麼地方見效?從自己,自己有災難、有病苦,如果你依照這個方法去修,
你的病苦就好了,你個人的業障就消了;業障消了,身體健康就恢復。所謂是相由心生,
境隨心轉,這都是佛經上常說的,相貌隨著你的念頭在轉變,身體健康也如是,你心地是
善念,健康長壽,如果心裡是淨念,那就更是健康長壽。心行都善,我居住這個環境不會
有災難。縱然這個地方造作惡業的人很多,可是有一部分人在修善,這個地方縱有災難,
它也輕,不嚴重。古德曾經說過,一百個人當中有一個人修善,那九十九個人都沾光,百
分之ㄧ。這話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上明本經,廣應群機,而其恩德尤深於我儕凡夫」,這個儕用
現在的話是等,就是我們同輩分的。前面是講應機,這一段講功德。「當今末法,眾生福
慧淺薄,垢障深重,唯賴此方便法門。但憑信願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極樂,徑登不
退」,我們就看到此地,這是一小段。這說到我們現前。黃念祖是當代的人,往生還不久
。早年我每一年至少到北京去一、二次,不是為別的,專門去看他。他走了之後,我還去
看過一次,看他的女兒,看他的學生。這就是講的我們現代,現代人真的福薄慧淺,沒智
慧也沒有福報;從反面來講,我們的煩惱習氣深重。垢是講染污,障是講業障,我們所造
作的不善就是業障。為什麼會有這種事情發生?我們對於善惡的標準不知道,總以為自己
做的都是對的,不知道自己的過惡。所以我們細心去觀察就了解,不要去看別人,看自己

  早年,我在年輕的時候講經,常常提到我們的早課,早課的目的是什麼?提醒自己,
我今天一天不要把佛陀的教誨忘掉,常常提高警覺,依教奉行,這是你真做早課。我們曾
經把古人編的課誦本,古人編的裡面咒語太多,咒語現在不了解意思,那就收不到效果。
所以我們重新選定經文給我們淨宗同學,淨宗同學有個《朝暮課誦本》,那個本子是我編
的。早晨念的經文是《無量壽經》的四十八願,早課的時候想一想,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
願我有沒有發,跟自己對照對照,希望把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本願,那我們的心願跟阿彌
陀佛就相同。晚課我們選的經文是三十二到三十七品,這一段經文講什麼?教我們持戒、
反省、改過自新、懺悔,用這個來做晚課。晚課真的要反省、要檢點、要改過,這個課誦
對我們才有利益。都是採取《無量壽經》,這是方便法。專修的,早課念《無量壽經》,
晚課也念《無量壽經》,專修!我們一般沒有這麼多時間,就節錄《無量壽經》重要的經
文,朝暮提醒自己,目的無非是消業障,遠離煩惱習氣,我們學佛的功夫才能夠得力。這
個經文你要是記不住,你要是不能理解,你怎麼修法!
  化解現前的災難,現前災難很重,全世界哪個人不造業。造的是什麼業?十善業道一
展開你就曉得,全犯了,真的叫五逆十惡。十惡是什麼?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
、惡口、綺語、貪婪、瞋恚、愚痴。你說現在這個世間誰不造,小孩都造!小孩怎麼會造
?小孩跟電視學,天天看電視,電視教他。上學了,在中國我不知道,在外國,小學一年
級就用電腦,電腦裡面資訊很多,他什麼都學會了。這還得了,造十惡!造十惡就有五逆
的行為出現,殺父親、殺母親、殺老師,殺阿羅漢就等於是殺老師。這是我們現前社會,
愈想愈可怕,愈看愈可怕。我們這一代還能維持眼前的現狀,二十年之後怎麼辦?誰有能
力維持社會秩序?沒人了。我們老祖宗常說,到人治不了,父母治不了兒女,法律治不了
人民的時候,上天就來管。上天管的時候那就是災難,許許多多的災難統統都出現。所以
拯救這個世界,說實實在在的話,就是《無量壽經》,在大乘佛法裡頭這最有效!這個法
門真的是方便法門,「但憑信願持名」,這三個條件,真信,絲毫懷疑都沒有,真願往生
,持名就是念佛,真幹,這一句阿彌陀佛二六時中不間斷。
  前幾天東北劉素雲居士到我這裡來,在這邊做報告,講了十幾個小時。那個人什麼?
那個人真幹!她五十九歲的時候得到重病,北方人知道,紅斑狼瘡。得這個病幾乎沒有治
癒的可能,得這個病就是要走的,中西醫都沒法子救,她有好多朋友得這個病都走了。她
得這個病,她就是信願持名,對阿彌陀佛、對極樂世界一絲毫懷疑都沒有,生死看得很淡
,一心一意就是要求生淨土。醫生告訴她,也講老實話,他說:妳這個病沒有指望,妳心
理上要有準備,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她笑嘻嘻的,我要死那就是阿彌陀佛來接我,我到
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是我的老家,我一點恐怖也沒有。她的病好了,醫生感覺到奇怪,
怎麼好的?她說念佛好的,一天到晚就是一部《無量壽經》,全是阿彌陀佛。她還聽經,
聽《無量壽經》,聽光碟,很用功,她報告上說她每天聽一片。那是我早年講的,一片是
一個小時,每天聽十個小時,就是這一片她聽十遍,聽得很熟。念《無量壽經》、聽《無
量壽經》、念阿彌陀佛,病好了。醫生相信她的話,她有個最大的長處是我們一般人做不
到的,她一生沒打過妄語,人非常忠厚老實,不會騙人,句句都跟你講實話。今年六十六
歲。因為我看到那個訪問的光碟是二00三年五月四號錄的,半個小時,電視台訪問的,
所以我想這麼多年了,這人還在不在?我讓我們香港的同學去打聽,這個人在,還把電話
號碼找到了,我就跟她通了個電話。那個時候我在台灣治牙齒,我聽到這麼一個信息。通
了電話,她很緊張,也很驚訝。我說怎麼樣,身體怎麼樣?好,一年比一年好。我就邀請
她到香港來,見了面,真的好了,你看看。在我們這邊講了十幾個小時,講完之後,向小
莉請到深圳,在深圳很辛苦,每天講差不多六個小時,還要解答別人問題,一天講八個小
時,講兩天,要回去了。「信願持名」,就這四個字,她的病沒有了,活得那麼健康、那
麼幸福。我在講經提到幾次,她現在變成名人了,好多地方請她去講演。她是個非常內向
的人,我告訴她:妳現在不能獨善其身,妳現在要兼善天下,妳要到處去弘法,要去幫助
別人。她也很難得,佛菩薩教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這四個字重要!這四個字我們掌握
到,我們這一生的問題解決了,決定得生淨土。
  「便能功超累劫」,這話都是真的。要是不修這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論哪個法
門你要修行,修到出離十法界要多少時間?要好多劫你才能夠出得了十法界。你超越六道
,你證阿羅漢果,阿羅漢再修行出離十法界,不是容易事情,佛法裡常講的無量劫。可是
用淨土法門,淨土叫橫超。八萬四千法門,它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向上提升,叫豎出;淨
土法門不用這個方法,在人道之間他就直接到極樂世界,叫橫超。「往生極樂,徑登不退
」,這個徑是快速、捷徑,你就證得不退轉,這是經文上都這麼說的。《無量壽經》,阿
彌陀佛自己說的,第六品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作阿惟
越致菩薩」,就這句話。阿惟越致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是不退轉。這個不退轉裡面包
括三種不退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三種不退轉都證得,是什麼果位?在一般講
起來,圓教初住,別教初地;也就是說,這個人已經超越十法界,他已經往生諸佛實報莊
嚴土,他才證這三種不退。阿羅漢只證一個位不退,菩薩證到行不退,念不退還做不到,
那都是沒有出十法界;證得念不退,超越十法界,真的成佛了。
  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這種煩惱習氣一品都沒斷,全靠信願持名,就靠這個,靠佛力
加持!我們自己只要把信願持名這四個字做到,佛力加持我們,我們就能往生,生到西方
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土。換句話,煩惱習氣是帶去的,叫帶業往生。修其他的法門是不可
能,你出不了六道輪迴,修這個法門很幸運,不但出六道,還出十法界,你說這多難得,
真叫功超累劫。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使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證三不退;證三不
退上頭還加一個字,圓證三不退,那可不簡單。圓是圓滿,圓滿證得三不退,那是什麼人
?《華嚴經》上圓教七地以上的菩薩。證三不退,初住就證得,加個圓字就到七地。沒人
相信,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我們能相信,憑什麼相信?是憑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
持,不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怎麼可能。凡夫,實在講不是你證得,你的智慧、你
的道行、你的神通、你的福報跟七地菩薩平等,是阿彌陀佛的福報,到那裡去享他的福,
不是自己的福,享他的福。自己要證得七地,在極樂世界自己修行證得七地,那就是自己
的福報,自己沒有證得這個級別的話,是享受阿彌陀佛的福報。這就相信了,就沒有疑問
。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恩德多大!所以這些話我們應當相信,這是佛祖的誠諦之言,在理上
講,佛在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
  念念不捨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是第一法門,比《華嚴》還殊勝。我在講這個經的時候
,才真正知道彭際清居士說這是中本《華嚴》,《華嚴經》太長,我也不想講了。我那時
候發願一生專講這部經,一遍一遍講,講了十遍。以後又講《華嚴經》,這個緣是新加坡
居士林李木源林長啟請的,他代表黃念祖老居士,代表韓館長,因為他們過去啟請過,我
沒有發心。到新加坡談到這些事情,他非常熱心,具足威儀來啟請,很隆重、很莊嚴的,
我就答應他。這也是我們非常感念過去華藏圖書館的韓館長,她在病危的時候,往生前兩
天一再請求,希望把《華嚴經》留一套光碟給後人做參考。她病重,我安慰她就答應了,
我說好,等妳病好,我們就重新再開講,是這麼個緣分。這部經確實是《華嚴》綱要,什
麼問題都解決了。今天中午馬來西亞幾個同修特地到香港來訪問,談一個問題,「落實宗
教經典教學,拯救地球危機」。宗教團結還不夠。每一個宗教經典都是好的,你展開來看
,裡面都是講的倫理、道德、因果。每一個宗教都要真正注意、重視落實講經教學,感化
人心,勸導大家回頭是岸,這個世界有救!所謂是境隨心轉,人人都能向善,人人都能放
下錯誤、放下惡念、放下惡行,這世界真有救。我們就談這些問題,這個問題具體如何落
實。
  底下說,「若無如是微妙法門,凡夫何能度此生死業海,而登彼岸」。在這末法往後
九千年,除這個法門之外,沒有任何一個法門能成就,為什麼?每個法門都得斷煩惱,你
見思煩惱能斷嗎?不說別的,思惑不算,單單講見惑,你能斷嗎?見惑斷了,在小乘才證
初果,大乘《華嚴經》上初信位的菩薩,換句話說,你才入門!見惑是什麼?細說八十八
品,略說,佛把它歸納為五大類,第一個是身見,第二個是邊見,第三個是見取見,第四
個戒取見,第五個邪見,這五大類,你能不能把它斷掉?真正斷掉,《金剛經》上那四句
話你就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剛剛做到。我們問問,我自
己能不能做到?做不到,真難!無始劫以來就執著這個身是我。現在佛告訴你,身不是我
,你不必為身去操心,為身操心叫造孽。身不是我,身是什麼?身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
一樣,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身體是我所有的。所以你一定要知道,我不生不滅
,我是永遠不會死的,身體有生滅,像衣服一樣,衣服穿壞了換一件,我們這個身體用了
幾十年不好使了,換一個,很自在、很歡喜,換個新衣服。可是換衣服的時候,那與你的
業力有關係,你一生心善、行善,愈換愈好;如果你心行不善,愈換愈差,這一生是個人
的身,來生換成畜生身,換成餓鬼身,愈換愈差。可是不管換的那個是什麼身,身都不是
自己,這個事情要懂。一般世俗諺語講,什麼是自己?靈魂是自己,靈魂沒有生死,它會
到六道裡頭去找身體,去找一個身體。找個身體也不是隨自己的意思,隨自己的意思,咱
們都找天身多好,去享天福,找身體是受業力的支配。還是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的心善,
你找到的全是善的;你心不善,那你所找的都不善,由此可知,善心善念多重要。
  今天我們外面的環境都是引誘我們起貪瞋痴慢,貪瞋痴慢是最不好的心念,如果真正
懂得因果報應,你就能夠克制自己。因果理論裡面講「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裡是你
的,你一定會得到,命裡沒有,用什麼樣的手段都得不到,那你何苦造惡,不值得!財怎
麼發的?你命裡有,無論你做什麼生意都發財。命裡沒有,你想盡什麼方法都發不了財,
你拿槍去搶人也發不了財,你剛剛搶到就被警察抓去了。不是你的,你何必!胡小林明白
這個道理了,以前用不正當手段去經營生意,錯了!現在那個錯誤全改過來,老老實實,
照樣賺錢,每年營業額都上升。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不是用不善的手段能賺得的,不是的
,不善手段得來的還是你自己命裡有的,你命裡沒有,什麼手段你都得不到。所以我們想
想,日本人侵略中國,想佔領中國,它沒有這個福報,中國不是它的,打了八年還投降了
,不是的!滿清政府在關外,它到中國來統治二百六十年,它得有這個命,這塊土地是它
的;不是它的,用戰爭、用佔領都不行。真的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用戰爭的手段
奪得來的還是自己命裡有的,但是戰爭的手段是非常不好的手段,你殺了多少人,傷害多
少人民的財產,這是極大的惡,都有報應,你的福享完之後你得要報。皇上不好當,到亡
國之後,這些皇上都要去還債,都要去償命,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所以人真正把事實真
相搞清楚,那個妄念統統息掉了。什麼好?還是念佛好,還是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
好!他幹這個事情,不幹別的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
心得:
  四弘誓願是有次第的,首先要發心度眾生,再來就是要斷自己的煩惱,煩惱沒斷之前
是不可以學無量法門的。念佛人可以先修前兩願,等到了極樂世界再修後面兩條,這是最
穩當的一條路。
  此集有講到如何與人結緣種下佛的種子,就是手上拿串佛珠、書本上名字寫阿彌陀佛
等等。末學也是因此才將ID設定為 nmamtb 的,希望能與大家結個法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