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宗義] 《宗義寶鬘》(161) 中觀應成-補特伽羅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5-05-17 10:45:08
補充:補特伽羅的定義
摘自:《攝類學》講者:促稱格西 譯者:法音法師 地點:三學法洲 時間:2013-01-09
「依於自身五蘊隨一而假立的士夫」,即補特伽羅的性相(定義)。
必須依著自身五蘊隨一而假立的士夫,就是補特伽羅的性相。為什麼必須依著自身五
蘊隨一,而不是依著自身五蘊假立的士夫,就可以安立為補特伽羅的性相?
──理由是,為了簡別無色界的補特伽羅並不具足色蘊(無色界的補特伽羅只有受想
行識四蘊,無色蘊),所以必須安立依著自身五蘊隨一而假立的士夫,才稱為補特伽羅的
性相或定義。
那麼,自心(自己第六意識的心)相續所攝的五蘊的個別之義為何?
自心相續所攝的色蘊,是指有情的頭、手、足等色法;受蘊,是指身心所蒙受的苦樂
感受;想蘊,是指確認情器世間的心,譬如確認這是人、天道、樹木、汽車等事例的心;
行蘊,如云:「行蘊乃四外。」是指扣除了自心相續所攝的色蘊、受蘊、想蘊、識蘊等四
蘊之外的相應行法,便是行蘊之義;識蘊或界,是指心相續所攝的心識。
關於「依著自身五蘊隨一而假立的士夫」,就安立為補特伽羅的性相(定義),這一點
,是佛教各部宗派──有部、經部、唯識宗、中觀宗等四宗所共同承許的見地。
「假立」一詞,是指假立名言的意思。就像將「腹鼓縮底且具有盛水作用者」,假立
為瓶的名言,又像將「具有撐樑作用者」,假立為柱子的名言一樣,所以「假立」,就是
指經由假立(假:假藉、依靠,立:安立處)而安立為名言的意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