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現觀] 正式的觀=止觀雙運,止觀雙運的界限 (58)

作者: ykkdc (ykk)   2023-07-21 11:27:44
: [2] 本文提到大悲心希欲一切有情遠離的痛苦,指的是行苦,即四聖諦當中苦諦的真實義
: 輪迴的體性,即是行苦。何謂輪迴?即眾生自心相續當中由業與煩惱無法自主引生有
: 漏近取五蘊的流轉。眾生相續中的業與煩惱,其根本是無明我執,輪迴也就是眾生相續當
: 中--十二緣起支的流轉--即眾生相續當中由「無明」緣「行」產生的「純大苦聚」。
補充:佛典三藏說的有漏、無漏
摘自:《宗義寶鬘》洛桑卻佩格西教授 法炬法師口譯 釋見諦法師編輯
毗婆沙宗
不承認自證分(rang-rig, svasamvedana)而主張外境實有的宣說小乘宗義者,就是
毗婆沙宗(意譯為「說分別部」)的定義。
佛教的上座部和大眾部,衍生出大眾部有五部,上座部三部,正量部三部,說一切有
部七部(註:毗婆沙宗包括上座部和大眾部衍生出的18~2x部派,不是只有一切有部。)
毗婆沙宗的有、無漏觀
1.就所緣與相應心所任何一者而言,凡是能增長漏(煩惱)的法,就是有漏法的定義。
例如:五蘊。
2.就所緣與相應心所任何一者而言,凡是不會增長漏的法,就是無漏法的定義。
例如:道諦和無為法。
《俱舍論》說:「漏、無漏諸法,除道餘有為,於彼漏隨增,故說名有漏」。
又說:「無漏謂道諦,及三種無為,謂虛空、二滅(擇滅、非擇滅二種滅)。」
1.如眼見花(花屬色蘊),緣念花時,心若起貪,花便為有漏法。
貪是貪心所,心所是與心王相應的助伴,與心王相隨而起,除貪心所外,更有五遍行
(註:我們的身語意當中,內心意知覺知的心心所,貪是與意知心王相應的心所法,
生起貪的意知,除了貪心所以外,還具有作意、觸、受、想、思等五種遍行的心所法)。
伴隨貪而起的心王、心所,皆是有漏法(伴隨貪而起的意知心王,以及與此意知心王
相應的作意、觸、受、想、思等心所法,即此意知的受想行識四蘊的心心所皆是有漏)。
2.凡是不會增長漏的法,就是無漏法的定義;
例如:道諦和無為法。道諦指有境(屬意知),無為法指對境。
與道諦相應的心王、心所(與道諦相應的意知,包括意知心王以及與意知心王同俱相
應的作意、觸、受、想、思等五種遍行的心所法),不會增長煩惱的法,即是無漏法(與
道諦相應的意知,此時意知的心心所--即此意知的受想行識四蘊的心心所皆是無漏)。
(伴隨現證無我(道諦)的定、慧心所而起的意知心王,以及與此意知心王相應的作
意、觸、受、想、思等心所法,此時意知的受想行識四蘊的心心所皆是無漏。)
無為法的對境,並不使有境(覺知)衍生煩惱,衍生煩惱必須有相應的心所,無為法
於緣念對境時並不會與煩惱相應,也不增長有漏。
可知,凡是不會增長漏(煩惱)的法,就是無漏法的定義,且道諦(正式的道諦是聖
者的無漏根本智=現證無我的意知=現證無我時意知的受想行識四蘊的心心所)是無漏法。
見道只是無漏道,而修道與無學道則各有有漏和無漏二種道;
因為聖道(五道當中,見道以上,見道、修道、無學道屬聖者位)雖然都是無漏的,
登見道位之行者入根本定時只有無漏道,但出根本定至後得位時,非無漏道,而成有漏。
修道和無學道的行者,則各有有漏和無漏二種道,雖然行者出定時也會有凡夫的生活
—行、住、坐、卧、食…,但這些卻仍然增長他們的證悟境界,
見道位行者恆時處於禪修中,他沒有下座,沒有一般人的生活,故只有無漏,沒有有
漏。修道和無學道的行者,需要上座與下座,下座時雖然過有漏的日子,但此有漏並非存
在著煩惱,而是別的有情可能因為他們而生煩惱,而他們本身並無煩惱。
如方才舉的例子,見到花而生煩惱時,花便屬於有漏法。
修道和無學道的行者下座時,心識可能會生起:「我需要吃飯、我需要去某處…。」
此時的心識並非用在對治煩惱,所以是有漏的,而別人也有可能因為看到見道、修道和無
學道的行者之行為而起煩惱,所以是有漏。
學生問:別人因為看到見道、修道和無學道的行者的行為而起煩惱,但見道、修道和
無學道的行者心相續中是否有煩惱?
師:沒有煩惱。證悟空性的心識是不會起煩惱的,但其他非證悟空性的心識(想吃飯
、想去某處)有可能引起其他有情的煩惱。(見道以上的)有漏並非指行者自己本身有煩
惱,而是別人因他而起煩惱。
如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身體是有漏的,佛在世時,也有人因佛陀而起煩惱,毗婆沙宗稱
這樣的情況是有漏的。(例如,提婆達多見到佛起瞋心煩惱,有些外道見到佛起煩惱。)
所以是以境本身來談有漏、無漏,而非以行者本身來說有漏無漏。
但聖者心續中的道則不全然是無漏的,例如修道位(聖者)心續中的粗靜相道(以「
厭背下界粗鄙,欣樂上界靜妙」作意而修得的四禪八定之道)就是有漏道。
聖道位的心續中的粗靜相道(世間道的四禪八定)並非修補特伽羅無我,修補特伽羅
無我應可正對治煩惱。聖者進入奢摩他的境界時,對下界的煩惱會生起厭離心,所以在其
心續中,仍有粗靜相道,故說聖者心續中的道則不全然是無漏的。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共分九地,聖者修禪定時,觀下界粗鄙而生厭離,觀上
界時心生歡喜,而欣樂上界寂靜之徳,心相續中便存有粗靜相道,此種粗靜相道的修持對
煩惱無法直接破除,所以稱有漏,故其心相續不全然是無漏的。
學生問:得欲界定之行者心相續中是否存有粗靜相道?
師:欲界為一層,色界分四層,無色界分四層,三界共九地。
粗靜相道以三界的角度切入說明,欲界沒有粗靜相道,至少要配合色界第一層禪天(
初禪天),才能有粗靜相道的觀法。
從第一層(色界初禪天)至第二層(色界二禪天)中間到至第八層(無色界非想非非
想天)中間均能觀粗靜相道,即觀下粗鄙欣上寂靜,共八個,因為他仍有粗靜相道的煩惱
,所以是有漏道。
>>>>>
[1] 佛教內道宗義,區分小乘宗義、大乘宗義。毗婆沙宗屬小乘宗義,例如《俱舍論》。
毗婆沙宗對於無漏的定義,就所緣與相應心所任何一者而言,凡是不會增長漏(煩惱
)的法,就是無漏法的定義,例如:道諦和無為法(無為法例如:無我、滅諦、涅槃)。
毗婆沙宗而言,見道周遍是無漏,修道位、無學位則有漏、無漏二種都有。見道周遍
是現證道諦的根本定,不包含後得位,周遍是無漏;修道位、無學位包含後得位的階段,
後得位階段有成為其他有情生煩惱的有漏情況。毗婆沙宗的漏、無漏,主要以所緣區分。
[2] 《雜阿含393經》: 「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
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不復再引生後世的有漏近取五蘊)。』」
《長阿含經》:「我所說法,弟子受行者,捨有漏(斷除了無明緣行的集諦),成無
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
一位修行者的身語意,當他內心意知以現證無我的道諦斷盡煩惱障時,他的內心意知
就成就了無漏心,如阿羅漢內心意知的受想行識四蘊是無漏心,不再引生有漏近取五蘊。
[3] 辨析:打坐就是無漏、無為嗎?非也,外道也有很多止觀打坐,但並非無漏、無為。
佛教內道而言,內心意知所緣的無為,必須是空正見所證得的空性,才會成為無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