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倫珠梭巴格西:大乘道的所修、所斷及所證4

作者: ykkdc (ykk)   2022-09-06 10:36:59
: 摘自:<綻放心中的蓮花> 倫珠梭巴格西/翁仕杰譯
: 從大乘見道位的第一個瞬間開始,修行者的活動要建立在兩種智慧上:
: 一是禪觀空性時的「三昧智」(samahita-jnana)(入定空性現觀空性的聖根本智):
: 一是其後瞭解的「後得智」(prsthalabdhainana)(從空性根本定出定到後得位的後得智
補充:地道功德,地轉地、道轉道,是由根本定增上,根本定是通達空性的智慧(空正見)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菩提心釋論》2014-11-02 美國紐約
我們在道地功德增上的時候——
就是說,從一地(初地)變二地,二地變三地,就是十地的這種功德增上;
或只是,資糧道變為加行道,加行道變為見道,見道變為修道,這種道地功德的增上
的時候;最主要,是以「根本定」為主的,不是在「後得道」的時候而增上道地功德的。
怎麼說呢?因為,要從「見道」轉為「修道」的時候(或初地轉為二地),必須在現
證空性、入定的當下(即現證空性的根本定智),斷除了修道所斷之後,才會轉為修道;
所以,從「見道」到「修道」的這個過程(或初地轉二地、二地轉三地…等過程),
在轉換的過程當中,是在現證空性的當下、入定的同時(即現證空性的根本定智)——
首先,(根本定智無間道)先正對治修道所斷,之後(根本定智解脫道)再斷除,所
以,都在入定的情況當中才有辦法的。
(根本定分為:無間道、解脫道。無間道正對治所斷,解脫道獲得斷除所斷的滅諦)
為什麼呢?因為修道所斷,必須由空正見直接斷除以外,透過方便品是沒有辦法的。
(空正見是智慧品,菩提心是方便品;菩提心不能斷除所斷,空正見才能斷除所斷)
所以,在此也說到了,不只世俗菩提心(即正式的菩提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