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凡夫修行 如隔日瘧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2-08-23 13:24:16
勿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虛雲老和尚
古人說:「勿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時,百般痛苦,耳不聰,眼不
明,四肢無力;吃不得,睡不得,行不得;這種苦處,年輕人是不曉得的。我年輕時和你
們一樣,看見老來呆,總不願意,說話他聽不到,眼淚水和鼻涕,看見就惡心,怕和老人
一塊住。
現在我老了,才知道老的苦。人老了就一天不如一天,我從雲門鬧事後,也是一天不如一
天。久已是一朝臥疾在床,眾苦縈纏逼迫,朝夕思忖,前路茫茫,道業未成,生死不了,
一口氣不來,又要投生。「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少年不修,晚年就會如此。你我
現在都是堂堂僧相,容貌可觀,皆是宿植善根,感斯異報,就不要把這善根種子打失了。
洞山問僧:「世間什麼物最苦?」僧雲:「地獄最苦!」山雲:「不然!向此衣線下不明
大事始是苦!」能明大事,即無地獄因,故地獄未為苦,而不了自心最為苦也。想明大事
,就要努力精進,不要悠悠忽忽,兀兀度時。白天應緣,遇事要作得主;白日能作主,夢
中才作得主。夢中作得主,以至病中作得主,則臨命終時才做得主。
這幾樣作得主,是由平常能強作主宰而來的;能強作主宰,就易悟道了生死。不悟道,生
死不能了;悟道不難,總要生死心切。具長遠堅固向道之心,至死不退,今生能不退,雖
未悟,來生再努力,何有不悟之理!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位位都是經過久遠劫來,長期修習才成功的。我們生死心不切,
不發長遠心,病來知念生死,病好道念就退了。所以《楞嚴經》說:「凡夫修行,如隔日
瘧!」病時有道,病退無道;無明起時如瘧,退則好人。故要努力精進,生懺悔心,堅固
心,不要今日三明日四。
修行要一門深入,以一門為正,諸門為助,各修一門,彼此不互謗。謗法、輕法、慢法都
不對。欲想佛法興,除非僧贊僧;互謗,是佛法的衰相。佛子專心向道,痛念生死,衣不
足,食不足,睡不足。
昔裴休丞相,送子出家。子是翰林,拜溈山祐祖,名法海。訓以警策箴雲:「衣食難,非
容易,何必千般求細膩;清齋薄粥但尋常,粗布麻衣隨分際;別人睡時你休睡,三更宿盡
五更初,好向釋迦金殿內!」
溈山老人要他每天挑水供養大眾。有一天,他挑水挑得太累了,心裡說:「和尚吃水翰林
挑,縱然吃了也難消!」回來時,溈山老人問他:「你今天說了什麼話?」法海答曰:「
沒有說什麼!」後來溈山老人揭穿他心裡的話。並說:「老僧一打坐,能消萬擔糧!」所
以出家人不管你出身怎樣富貴,到了佛門,就要放下一切,專心向道,才算是本色禪和!
雲居山方便開示 六月初三日(1955年7月21日)
https://i.imgur.com/TPVHpYt.jp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