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見悲青增格西:菩提心的定義

作者: ykkdc (ykk)   2022-08-23 10:12:38
轉自: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2011/04/3.html
菩提心的定義/見悲青增格西教授
■ 菩提指的是佛果,希求佛果的心是菩提心
菩提心有其嚴格的定義,但是可以大概理解為「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意識)」是菩
提心。(簡單說,菩提心是想要成佛,為什麼希欲自己成佛,因為想要利益幫助有情。)
這裡面,一定要具備二個部份:一是為利有情的部份,類似大悲心等(大悲心希求利
他,想要利益有情離苦);一是願成佛的部份(願欲成佛,希求自己成就佛果菩提)。
因此,菩提心本身是希求佛果的心(菩提心本身是想要成佛的意欲),因素是:為利
有情。為利有情是因素,不是菩提心本身,可是講條件的時候會講二個(自利與利他)。
所以菩提心也是具有二個欲求(自利與利他兩個希求)的心(意識),二個欲求是:
1.很希望利益有情(大悲心利他希求利益有情),與2.很想成佛(希求完善自己成佛)。
(註:菩提心是為了利他而希求自己成佛的發心,完善自己成佛才有圓滿利他的能力。)
菩提心的定義:
「與自身的助伴(心所是心王的助伴,菩提心本身是心王,與菩提心自己本身的意識
心王同俱相應助伴的心所法,是怎樣的心所法?)──為了利他而緣圓滿菩提(佛果)的
欲樂心所(希求心所)相應而生,大乘道入門之道類為特色的大乘主要意識心。」
(註:菩提心是以希求佛果的欲求命名,意知的心、心所當中,希求菩提是欲求心所
的作用,但是菩提心不是心所,菩提心本身是心王。與希求利他而希求佛果的欲求心所相
應的意識心王,稱作菩提心,菩提心是為了利他圓滿而希求自利圓滿成佛的主要意識心。
《優婆塞戒經》:「眾生有思,名為欲心,以如是欲善業因緣發菩提心,是則名為菩
薩性。」此處的欲,內心的意欲,意識覺知的心、心所當中,欲心所是對所思惟事物發起
希求的作用,菩薩內心思惟欲求的是佛果菩提,為了利益他有情而對佛果菩提發起希求。
菩薩一心念佛,希望自己能幫助他人,菩薩內心意欲的唯一目標:緣念成辦圓滿佛果
菩提利益有情眾生。)
■ 大乘道入門之道類為特色的大乘主要意識心:
([大乘道入門]之[道類]為特色的[大乘][主要意識心])
(1).先說「大乘」:
菩提心(想要成佛的發心意識)是大乘道的門檻。
有菩提心(有想要成佛的意識)即是大乘,沒有菩提心(沒有想要成佛的意識)就不
是大乘,是不是大乘,取決於有沒有菩提心。
(註:是不是大乘就看有沒有希求成佛的意識,例如只想成就阿羅漢就不是大乘。)
說「大乘」,是為了排除蔗皮式的菩提心(蔗皮式發心,又稱造作式菩提心)。
以七因果方式修習菩提心的次序是:1.知母、2.念恩、3.報恩、4.悅意慈、5.大悲心
、6.增上意樂,接著是7.蔗皮式的菩提心。(七因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