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倉忠仁波切:「煩惱障」、「所知障」定義6

作者: ykkdc (ykk)   2022-07-28 12:13:59
(續前..「煩惱障」與「所知障」摘自課本:《佛教四部宗義.見解明釋集》倉忠仁波切)
* 「習氣」和「種子」的差別:
心類(即覺知)隨眠成為種子或習氣,彼等是心類的質續流。
(1) 所謂「種子」,就是:堪能遇緣潤發顯現為覺知(心類)體性的習氣。
未來遇緣潤發能再顯現為覺知的習氣,彼是「習氣」且是「種子」。
(2) 所謂「習氣」,就是:不堪遇緣潤發顯現為覺知(心類)體性的習氣。
未來遇緣並不顯現為覺知的習氣,彼是「習氣」,但不是「種子」。
例如,心續中現行通達空性之智(屬不顛倒的覺知)時,就不現行補特伽羅我執、法
我執(屬顛倒的覺知),因為二種我執(人我執及法我執的覺知)隨眠成為種子或習氣,
彼種子或習氣是二種我執的質續流(屬煩惱障)。
* 以心類(覺知)的續流而言,分為種續流、質續流:
(1) 種續流──僅以心(覺知)之明了分而安立。
(2) 質續流──心類(覺知)隨眠之習氣、種子,就是心類(覺知)的質續流。
此中,種續流一定是心類(覺知);但是,質續流不一定是心類(覺知)。
例如,心續中現行通達空性之智時(補特伽羅心續中現行通達空性的覺知時),不現
前二種我執,因為二種我執(二種我執的覺知)隨眠成為習氣或種子,彼習氣或種子就是
二種我執的質續流,但不是心類,而是不相應行。
(...待續...)
>>>>>
[1] 有說煩惱現行時是煩惱障,煩惱沒有現行時,煩惱的隨眠習氣是所知障,並非如此。
不論是煩惱現行,或是煩惱沒有現行時,煩惱的隨眠(煩惱的習氣種子),皆屬於煩
惱障,不是所知障。
此處說的二種我執(人我執與法我執)的習氣,是指不僅斷除了煩惱現行,也根斷了
煩惱的隨眠習氣種子之後,心識上還留有無始以來,因為二種我執的串習所留存的習氣。
此分習氣和煩惱隨眠時的習氣種子,並不相同,此分習氣比煩惱不現行時煩惱隨眠的
習氣種子,更加微細,此分習氣稱為所知障,而煩惱不現行時隨眠的習氣種子屬煩惱障。
[2] <攝類>:心續中的「習氣」和「種子」有幾句差別?是「習氣」也是「種子」,如凡
夫乃至七地菩薩心續中二種我執隨眠的習氣,彼是「習氣」且是「種子」。是「習氣
」不是「種子」,如八地以上菩薩心續中已斷除二種我執之後餘留的習氣。是「種子
」但不是「習氣」,無。不是「習氣」也不是「種子」,如石頭。所以有三句差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