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讀經] 雜阿含經:無明於蘊體見是我、異我、相在-6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0 11:55:16
*補特伽羅(我)與自己的五蘊如何安立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教授《中觀根本慧論》2:23-至結束
轉自:https://www.facebook.com/DalailamaLamrim/
(《中論.觀如來品》)「非陰不離陰,此彼不相在,如來不有陰,何處有如來?」
這句話非常得強而有力!是以五項來觀察佛陀和佛陀的無漏蘊之間的關聯。
「非陰」,佛陀並非是佛陀的無漏蘊體。「不離陰」,佛陀也不是遠離了無漏蘊體以
外的佛陀。
「此彼不相在」,佛陀也不以自相(不是以自相成立)具足他的蘊體的,如果有自相
(自相成立),那麼就無關聯,如果沒有關聯,就沒有所謂的“我具有”或“我擁有”。
如果佛陀不具有這個蘊體的話,佛陀也就不會依賴著蘊體而被施設為佛,佛的蘊體也
不會因為佛而被施設為這是佛的蘊體了,所以是「不相在」,沒有互相的依賴。
(如果佛陀是以自相成立而具有他的蘊體的話,就會有佛陀與他的蘊體不是相互依賴
觀待的過患。)
「如來不有陰,何處有如來」,如果佛陀不具足他的無漏蘊體的話,他不是具有無漏
蘊體者,這樣的話何處是佛陀?
(事實上佛陀是具有他的無漏蘊體的,佛陀是依於他的無漏蘊體而被施設安立的。)
透過這五項的觀察後,如來到底是在哪裡?這句偈頌非常強而有力。
因為有時間念誦時,我們可以把自己加進去,比如以我來說是:
「非陰不離陰,此彼不相在,達賴不有陰,何處有達賴?」或者是念自己的名字:「
非陰不離陰,此彼不相在,某某不有陰,何處有某某」?
>>>>>
[1] 《入中論釋》:
「我非有色、色非我,色中無我、我無色。當知四相通諸蘊,是為二十種我見。」
…若謂應作五相觀察,《中論》亦云:「非蘊不離蘊,彼此不相在,如來不有蘊,何
處有如來。」此成五分,云何只說二十種見耶?
曰:「二十種薩迦耶見是經所建立,彼見若不緣蘊,則不執我。但以四相緣蘊而轉,
無第五相,以離五蘊別無可執為我之事,故薩迦耶見唯二十種。《中論》中說第五異品,
當知是為破外道宗(破除外道執取離蘊有我,外道執取有個與蘊異體的常一自主之我。」
[2] 《雜阿含109經》: 「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見色是我、異我、我在色、色在我;
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我在識、識在我。」《雜阿含140經》: 「多聞聖弟子,(
正見)於色見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正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1.無明我執的顛倒妄想,顛倒妄想執取我與自己的蘊體是返體一、或者顛倒妄想執取
我與自己的蘊體是異體而有、或者顛倒妄想執取我與自己的蘊體是自相成立的具足而有。
2.無我的正見,破除執我與自己的蘊體是返體一、破除執我與自己的蘊體是異體而有
、破除執我與自己的蘊體是自相成立的具足而有,所以,我只是依自己的蘊體施設而有。
[3] 每一個我,例如佛、菩薩、阿羅漢、六道眾生隨一,各自都是依自己的蘊體施設安立
摘自 2018-08-12 達賴喇嘛尊者<當今世界的印度智慧>
佛家說到我的不存在(無我),如同昨天說的身心以外(五蘊身心以外)沒有一個常、一
、自主的我。我只是很單純的,因為有身、因為有心而被施設而有,僅此而已。如同經典
裡面所說的「如待車支理,而施設為車,觀待蘊體之施設假有情。」可是外道他們說到我
的時候,他認為身心以外(五蘊以外)有個我(常一自主的我),無始以來,從前生到今生,
今生到後世,他們是這樣解釋的,採取很簡單的方式解釋。(外道妄想的我屬遍計我執,
常一自主的遍計我執是基於執自性有的俱生我執而有,先斷遍計我執,後斷俱生我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