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廣論止-26

作者: ykkdc (ykk)   2022-05-25 09:35:38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菩提道次第廣論(第41-1講)/蔣揚仁欽中譯
巳二、正釋修習之次第
【第二、正釋修習之次第。諸道次第,多依《辨中邊論》所說,由八斷行,斷五過失
,修奢摩他。善知識拉梭瓦所傳之教授,更於彼上,加《聲聞地》所說六力、四種作意及
九住心。德稱大師(霞惹瓦)道次第云:「四作意中,攝九住心及斷六過八對治行,】
一般來講是斷五過、八作意,斷五過、八對治,但是六過的算法是什麼?如果掉舉和
沈沒,分開算的話就是六過,掉舉和沈沒一起算的話,那就是五過,所以斷六過、八對治
【是為一切正定方便,眾多契經及《莊嚴經論》、《辨中邊論》、無著菩薩《瑜伽師
地論》、中觀宗《三篇修次第》等,開示修靜慮之方便中一切皆同。若能先住正定資糧,
以此方便勵力修習,決定能得妙三摩地。現在傳說修靜慮之甚深教授中,全不見此方便之
名,若不具足正定資糧及無此方便,雖長時修定終不成。」】
【此語是於諸大教典修定方法,得清淨解。又總三乘修道次第,無著菩薩於五分中極
廣決擇,故彼為最廣開示修行之論,】至於上述所說的九住心,四種作意,斷五種的過失
,八種的對治等,在下述會說到。【然於一處廣說之事,餘則從略。】
(349頁)止觀二法,攝決擇說於聲聞地應當了知,故聲聞地最為廣者。慈尊則於莊
嚴經論、辨中邊論說九住心及八斷行,獅子賢論師、蓮華戒論師、寂靜論師等,印度智者
隨前諸論,亦多著有修定次第。
宗大師在此就是引用了,許多大論師所著作的大論文,來說到禪定的這種觀修方式。
怎麼觀修呢?像是四作意、九住心、還有斷五過、八對治等,這些種種的內涵。
金剛乘也就是密乘,還有顯教的修定的方式,除了所緣境的解說上,有少許的不同以
外,像是緣佛像,或者是緣明點,或者緣種子字等,這些所緣境上的詮釋有不同以外,以
禪定大體的解說,其定大體解說來講,顯教還有密教所說的內涵是一樣的,非常的隨順的
,是很相似的,沒有什麼不同的。
尤於定五過失,及除過方便等經反較詳,尤其是說到禪定的五種過失,還有如何對治
的方法等,反而在顯教的經典裡面更為詳細。
然能依彼大論修者,幾同晝星。但是能夠真正的如同大論典所講的內涵,來修學的話
,是少之又少,如同白天的星星一樣。
將自心垢,責為論過,謂彼唯能開闢外解,但是多數的人,都把自己的問題,沒有看
得很清楚,認為大論典仍是開闢外解,只是增長知識用的,妄執開示心要義理別有教授。
真正要修行的話,我們要從其他的地方去尋找口訣,於彼所說修定次第,正修定時,竟為
何似,全無疑惑。
然此教授一切修行,前後皆取大論所出,故於此處修定方法,亦取大論而為宣說。但
是宗大師在此,所說的一切,都是可以拿來修行用的,所修的一切,也必須依據大論典所
說的,而來作修行。
所以我們雖然自稱是宗大師的弟子,可是很有可能如同大師所說的,所學的內涵是一
個,所修的內涵又是一個。
像是我們在三大寺的時候,會認為看到了《善顯密義疏》、或《入中論》、或《現觀
莊嚴論》的時候,好像是用來辯論用的。可是當我們講到了《廣論》、《略論》的時候,
好像拿來修行用的,會有這種的差異,會有這種的感覺。
這個就跟現在宗大師所呵斥的對象沒有兩樣了,所以我們要特別的小心。
那在《廣論》的教授裡面,我們又可以分講授(教法)還有覺受(證法),一個好像
是作來講授用的(教法),一個好像是用來修行生起覺受用的(證法),所以我們會有這
種的危險,我們要特別的謹慎注意。(不要把教法、證法分開。)
>>>>>
[1] 生起禪定的方法,修八斷行,斷五過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