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衛賽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1-09-19 16:57:26
西元前624年熱季毘舍佉月(Vesākha)的月圓日,星期五,當天正是月亮與氐宿(Visā
kha)的會合之日,相當於我們華人農曆的四月十五日。
–624年4月15日 菩薩誕生。
–589年 4月15日 後夜時分菩薩成佛。(敬佛節)
–544年 4月15日 佛陀般涅槃。(佛曆元年)
【誕生】
就在菩薩出生的那一刻,有四位諸漏已盡的淨居天梵天神以清淨心手持金網,接住菩薩,
然後把他抱在摩耶王后面前說:「王后,請歡喜吧,您具大威德力的兒子已經出生了 !
」 有兩股純淨泉水從天而降,一熱一冷,灑在菩薩與摩耶王后潔淨無染的身上,使他們
得以調節體溫。
在淨居天的梵天神以金網抱著菩薩時,四大天王以象徵祥瑞的黑羚羊皮從四位大梵天的手
中接過菩薩,然後宮女再以錦緞白布從四大天王手中接過菩薩。
離開宮女的手中後,菩薩穩穩地站在地上,朝東方看過去,數千個輪圍界變成一片不斷延
展的空間。這時,天神和人們以香花等供養說:「大士(mahāpurisa,大人),這裡沒有
與您等同者,更無任何勝您者。」如此菩薩朝著四方、四維、下方和上方這十方看過去,
不見有任何有情可與自己匹敵。於是他面向北方,向前走了七步。
當時,大梵天王為菩薩撐著白色傘蓋,夜摩天王手持犛牛尾製拂塵,其他天神則跟在後面
拿著象徵王權的諸如王冠、寶劍和鞋子。
菩薩在向前走了七步並環視所有方向後,猶如獅子吼般無畏懼地說出三次真實語︰
「我是世間最上者(aggo’hamasmi lokassa),
我是世間最勝者(je ho’hamasmi lokassa),
我是世間殊勝者(se ho’hamasmi lokassa),
這是我的最後一生(ayamantimā jāti),
我再無後有(natthidāni punabbhavo)。」
就如入胎的那時一般,菩薩出生的那一刻也出現了三十二種預兆相。
有人會問說:聽說菩薩是從摩耶夫人的右脇出生,是否真有此事?
回答:在巴利典籍中並沒有這樣的說法。
有明文記載的是摩耶王后夢見白象從自己的右脇入胎。
在《長部‧大本行經》(Mahāpadānasuttaṃ)中,佛陀開示了所有菩薩入母胎至出生
期間的十六個定律(dhammatā= sabhāvo; dhammaniyāmo,法性;自性;定法;必定法
則;常法):
1.菩薩從兜率天正念、正知地入母胎;
2.菩薩入母胎時,世間出現無量光明,一萬個世界大震動;
3.菩薩入母胎後,四名天子前來守護四方,保護菩薩和他的母親;
4.菩薩入母胎後,菩薩的母親自然地持守五戒;
5.菩薩入母胎後,菩薩的母親不會對男子生起貪欲之心;
6.菩薩入母胎後,菩薩的母親具備五種妙欲;
7.菩薩入母胎後,菩薩的母親不會生病;
8.菩薩出生七天,菩薩的母親去世,投生兜率天;
9.其他婦女懷胎九個月或十個月生子,而菩薩的母親並不如此,只會在懷胎整整十個月生
菩薩;
10.其他婦女坐著或躺著生子,而菩薩的母親並不如 此,只會站著生菩薩;
11.菩薩出母胎時,先由天神接住菩薩,然後才由人類抱住;
12.菩薩出生在還未到達地面時,四名天子抱著菩薩,站在菩薩母親的面前說:「王后,
請歡喜吧 !妳生了大威神力的兒子。」
13.菩薩出生時,不被胎水、黏液等不淨物染污,而是潔淨出生;
14.菩薩出生時,有兩股泉水從天而降,一熱一冷,灑在菩薩與摩耶王后身上,使他們調
節體溫;
15.菩薩出生後,兩腳平穩地站在地上,面向北方,向前走了七步,在白色傘蓋下,環視
所有方向,無畏地說出:「我是世間最上者,我是世間最勝者, 我是世間殊勝者,這是
我的最後一生,我再無後有。」
16.菩薩出母胎時,世間出現無量光明,一萬個世界大震動。
【成佛】
初夜時分,菩薩生起宿住隨念智,他回憶起自己的很多生,從那裡死了投生到這裡,這裡
死了又投生到那裡。
中夜時分,菩薩生起天眼智〔有情死生智〕,他看到一切有情都依於業,由於身的善行、
語的善行、意的善行而投生到善趣天界;由於身的不善行、語的不善行、意的不善行而投
生到惡趣、苦道、墮處、地獄。他明白了業果法則,明白了緣起。
後夜時分,菩薩證得了漏盡智。他如實地了知:「此是苦,此是導至苦之因,此是苦之滅
,此是導至苦滅之道。」他了知:「這是煩惱,這是煩惱的原因,這是煩惱的完全止息,
這是導至煩惱止息之道。」於是菩薩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已辦,再無後有〔
不會再有如此輪迴的狀態〕。從那一刻起,我們的菩薩就稱為正自覺者(Sammāsambuddh
a)55。
西元前589年毘舍佉月(Vesākha)的月圓日56,我們的菩薩成就一切知智的佛果。
佛陀成佛後,省察到自己已經解脫生死輪迴之苦,於是欣喜地默誦出這兩首偈:
「經多生輪廻,流轉中尋找, 未見造屋者,再再受生苦。
見你了造屋者,你將不再造屋, 你一切棟樑壞,屋頂已經摧毀; 我心已達無為,已證滅
盡諸愛57。58」
【度化最後弟子──善賢】
佛陀般涅槃前,有位善賢(Subhadda,須跋陀羅)遍行者聽到佛陀將在今晚後夜時分般涅
槃的消息,想要拜見佛陀,以解心中的疑惑。
阿難尊者不讓善賢過去打擾佛陀;佛陀聽到他們的講話聲,預知善賢的因緣,於是吩咐阿
難尊者讓他過來見佛陀。
善賢問佛陀六師外道是否已經證得聖道聖果,佛陀向善賢說:「善賢,在任何的法與律中
,如果沒有八聖道支,那裡就不會有第一沙門、第二沙門、第三沙門和第四沙門;如果有
八聖道支,就會有這些沙門。其它宗教沒有真正沙門。如果比丘們能依八聖道支來修行,
世間就不會缺少阿羅漢。」
在聆聽佛陀的開示後,善賢沙門非常地歡喜,向佛陀請求出家。原本外道來到佛教出家要
先觀察四個月才能出家,但佛陀特別允許善賢可以馬上出家並受具足戒成為比丘。出家後
,善賢尊者精勤地禪修,不久之後就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囑咐阿難尊者幾件事 】
世尊告訴阿難尊者說:「阿難,你們可能會如此認為:『導師的言教已成過去,我們沒有
導師了。』阿難,你們不應如此認為。阿難,凡我為你們所開示的法與所制定的律,在我
滅後即是你們的導師。
阿難,就如現在比丘們以『賢友(āvuso)』互相稱呼,但在我滅後不應再如此稱呼。阿
難,上座比丘可以用名、姓或賢友的語詞來稱呼下座比丘;下座比丘則應以『尊者(bhan
te)』或『具壽(āyasmā)』來稱呼上座比丘。
阿難,假如僧團想要的話,在我滅後可以捨棄微細又微細的學處(khuddānukhuddakāni
sikkhāpadāni,小、隨小學處)。
阿難,在我滅後,應對車匿(Channa,闡那)比 丘施以梵罰(brahmada a)。」
阿難尊者問佛陀說:「尊者,什麼是梵罰?」
佛陀回答說:「阿難,如果車匿想要說話,比丘們既不應與車匿比丘說話,也不應教誡、
教導他。」
【佛陀最後遺教】
當時世尊告訴比丘們:「諸比丘,我現在告訴你們:諸行是滅法,當不放逸地努力!」這
是如來最後的話。
【佛陀般涅槃】
佛陀般涅槃的過程是這樣的:佛陀進入初禪;從初禪出定,再進入第二禪……第三禪……
第四禪……非想非非想處定……進入滅受想定。
然後佛陀從滅受想定出定,再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進入初禪;再從初禪逐漸地進入第
四禪;從第四禪出定後,佛陀就般了涅槃。
文:佛陀略傳 / Bhaddanta Santagavesaka 覓寂尊者 編著
敬請點燈、誦經、持咒、念佛、誦戒、持齋戒、放生功德殊勝行。
邀請您 並將這殊勝功德虔誠與親友們一起分享並迴向證得道智、果智、直至涅槃。
#衛塞節 #vesakday #vesak #Vesāk #Vesākha
#衛塞
#佈達設計 #BUDDHADESIGN #BUDDHABLESSYOU #BUDDHA #DESIGN #BUDDHABLESSESYOU #佛
教視覺 #視覺設計 #佛教視覺設計 #正念生活 #覺察觀照 #慈心 #智慧禪
#正向防疫 #戴口罩 #多洗手 #少出門 #不傳假訊息
防疫期間,避免人群聚集
注意個人衛生,用肥皂勤洗手
做好防疫動作,健康更有保障
籲請大眾配合防疫措施,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和不必要的群聚,將目前的疫情交給防疫相關
單位,正念觀照,時時心安平安,共度難關。
佈達設計IG Follow @bduses
https://i.imgur.com/ZTZUZUV.jp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