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179(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20-07-22 20:03:03
一、我們每個人晝夜都在佛光之中
  第十四願,「觸光安樂願」。請看經文:
  【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
取正覺。】
  「第十四願,顯佛光所具利生之妙德」。「見我光明,照觸其身,凡見佛光者及蒙佛
光照及之人,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佛光無處不照,無時不照,我們的心不
清淨,所以感受不到。我們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妄想雜念,障礙;要是把障礙放下,
佛光的照觸就感覺到了。感覺到什麼?安樂,慈心作善,求生淨土。
「本經《光明遍照品》曰: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
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終皆得解脫。是即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之意」。這段話顯示佛光照
觸所得的功德利益。我們每個人晝夜都在佛光之中,垢滅善生,垢是煩惱習氣,我們的垢
沒滅。為什麼?迷得太深,有概念,實際上沒做到,妄想、分別、執著很嚴重,不肯放下
,這是自己做主的。如果不放下,來生後世依然是六道輪迴,這樁事情很可怕!所以煩惱
輕,佛光的照益,利益就能感受到。見到佛像,佛像是佛光的代表,讀到《無量壽經》,
阿彌陀佛光在照我,展開經卷法喜充滿,這個充滿就是安樂、慈善。
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專」字要記住,不能夾雜
  「《禮讚》云: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光明名號攝受、教
化眾生。「又如《觀經》云: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遇此光者,皆
得往生,故云來生我國」。我們在彌陀佛光注照之中,從來沒有間斷過,我們迷得多深,
我們沒有感觸到佛光注照。我們學海賢老和尚念佛不間斷,口裡間斷沒關係,心裡不能間
斷,大勢至菩薩說「憶佛念佛」,憶是心裡有佛,心裡想佛。要心念,口不念沒有關係,
心裡常常念著想著,不定什麼時候你就見到佛光。見到佛光,你往生的願心堅定了。
念佛最怕雜修,不能專一。經教想學,參禪喜歡,持戒也想。好不好?好。能不能往
生?不能往生。蕅益大師說,真正往生要信願持名。功夫要專一;不能專一不能往生。什
麼法門,甚至外道、世俗都想學,沒有想到「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八萬四千法門統統
要放下。淨土怎麼修?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專」字要記住,不能夾雜。
  海賢老和尚的口頭禪,「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專」,我們的問題全在不能專心,一
心太多用途,精神、意念不能集中,妄想雜念太多,所以功夫不得力。很多人知道,可是
回不了頭。古人說「生死心不切」!沒有把生死看清楚,臨命終時還是隨業流轉,把往生
極樂世界忘掉了。日常生活當中,念念都要求生淨土,把它養成習慣,不養成習慣不行。
三、名字是在學佛,到底學到什麼?
  印光大師的關房佛像後面,老人家自己寫的「死」字。生死事大,他一抬眼看到佛像
,後面就是很大的「死」字。警惕自己,死了怎麼辦?要不是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就到三
途去了。我們冷靜想想自己,名字是在學佛,到底學到什麼?自私自利沒放下,口業、身
業、意業沒放下。十善業道不夠格。我們身造業、口造業,口最容易造業,意,貪瞋痴慢
疑。自己造業自己不知道,養成習氣了,認為理所當然,我就是這個樣子,不肯認真改過
自新。最後自己吃虧。
所以,灌頂法師說念佛人一百種果報,第一條就是無間地獄,最後是極樂世界上上品
往生,當中這些都是沒有得到專心,妄想雜念太多,從早到晚口念彌陀心散亂。散亂心造
業,造業自己不知道。習氣不改怎麼行!要怎樣才如法?一切時一切處這句佛號沒有丟掉
,這就對了。念頭一起就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雜念,有事辦事,完了,佛號
就起來,未曾丟失一句,真念佛人。不是這樣念佛人,哪能沒有過失?沒有能力降伏煩惱
習氣,佛號常常斷掉、忘掉,那些雜念還常常想起,這個事情麻煩,這是不能不警惕的。
  所以,我們見佛像如同見真佛,聽到佛號也聽到了真佛,真誠心、恭敬心、清淨心能
生得起來,常常保持,從早到晚。晚上睡覺作夢就是丟失了。夢境對修行人是很大的警惕
,阿賴耶習氣種子起現行。能夠念到作夢時也念佛,證明你的心專一了,這樣的人決定得
生,這真念佛人。世間這些事情隨緣,隨它去吧,不要去管它。
四、要用這個身,上求佛法,下化眾生
  「由上可見,光明無量是佛身德」,好!「而此光明實為利生」,實為利生所以才有
光明,起心動念是利益眾生。光明從哪來的?法身來的。光明是如來的智慧德相,是我們
自己報身裡本來有的。具足光明德相,為利益眾生,不是為利益自己。賢公和尚為我們表
法,住世一百一十二年,為利益眾生,念念關懷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就
是利益,我們有沒有這個心?阿彌陀佛這個心願從來沒有間斷過,他關懷遍法界虛空界一
切眾生,無處不現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全是度化眾生,沒有一定的身相,
沒有定法可說,所說的法無非幫助他覺悟,幫助他回頭。
  「故云:四十八願,全顯法身,又云:一一誓願,為眾生故」。不要為自己,沒有自
己,要用這個身,上求佛法,下化眾生。身雖是個假的,借假修真。
五、諸佛菩薩沒有離開過我們,我們背離諸佛菩薩
  第十五願「壽命無量願」。這一願是善導大師彌陀五種真實願,第三個。請看經文:
  【我作佛時。壽命無量。】
  「此章含第十五願壽命無量願,及第十六願聲聞無數願。至於壽命無量願中,既指佛
之壽命無量,兼明國中無數聲聞天人壽命亦皆無量。今此一願,在《魏譯》分為兩願,可
見今此會本之四十八願,所攝彌陀願德,廣於任一古譯」。這個本子講得最周全最圓滿。
  「第十五壽命無量願中,首為彼土教主壽命無量」,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如《法
華》說山海慧如來:壽命無有量,以愍眾生故」。唯有無量壽才能度無量眾生,不是自己
要的。法身沒有壽量,此地講壽命無量是說報身、應化身,應化身亦無量,化身也沒有生
滅,眾生緣成熟了他就現,緣盡了就沒有了。眾生真想他,他就現前;眾生把他忘掉了,
他就不見了,隨時在。《楞嚴經》說「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我們有心求他,他為什麼不現前?我們心不清淨,要清淨心求他,馬上就現前。海賢
老和尚勸人: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都是假的。這是真言,誠實語,我們要記住。
到達極樂世界,花開見佛,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在遍法界虛空界上求下化,禮佛
、供佛、聞法,應機教化,幫助一切有緣眾生,有能力現報身、現應身、現化身。我們一
定要曉得,諸佛菩薩沒有離開過我們,我們背離諸佛菩薩。我們用妄心,背離了;我們用
真心,就見佛了。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是真心。
==
古人說「生死心不切」!沒有把生死看清楚,臨命終時還是隨業流轉,把往生極樂世界忘
掉了。日常生活當中,念念都要求生淨土,把它養成習慣,不養成習慣不行。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7-22 21:46:00
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0-07-23 02:00:00
南無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20-07-26 13:56: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