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凡是無常的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7-13 04:11:02
凡是無常的,我們都要放下
淨空法師:
古人有所謂人生如戲,像一齣戲一樣,人生如一局棋一樣的。凡是無常的,佛都教我們放
下,包括身體,這身體是無常的,它有生老病死。所以人要明白這個道理,人才懂得自愛
。自愛,自在哪裡?身不是自己,性是自己,靈性是自己。靈性要迷了,俗話叫靈魂,實
際上它不靈,它迷了,是迷魂,迷魂才到處投胎,到處搞這些把戲。如果它真靈,它就出
六道輪迴。什麼人靈?阿羅漢以上,阿羅漢就超越輪迴。超越輪迴之後,一下就明白了,
佛經上講的淨土、穢土,回頭一看六道輪迴,穢土,嚴重染污。他一覺醒來的時候,他到
四聖法界,那是淨土,那個地方清淨,一點染污都沒有。這是十法界裡上面的四法界,聲
聞、緣覺、菩薩、佛,淨土。六道是染土,染污。六道裡面有善惡,善是三善道,惡是三
惡道,淨土裡頭沒有善惡。換句話說,淨土裡面的眾生不造業了,都醒悟過來,不再造業
。而且淨土裡面的人接受佛菩薩教誨,為什麼?佛菩薩幫助他再向上提升。他才提升到第
一個階級,好像讀書,學士學位拿到,再往上,碩士學位,再向上,博士學位,佛菩薩能
幫助他拿到最高的學位。迷惑顛倒只有六道眾生。這是學佛第一步,你看把這些道理搞清
楚、搞明白,這叫看破。無住、無執著,這就是放下。無住、無執著,你自在了,你才真
正享受到什麼叫幸福。你只要有住、有執著,你不自在,為什麼?你起心動念是貪瞋痴慢
。他起這個念頭。如果把這個東西放下,欲望放下,起心動念是生智慧。我們用最簡單一
句話來說,起心動念是仁義禮智信,他動這個念頭。言語行為不離開這個準則,這是性德

恭祿自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七五集) 2011/7/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
-0475
作者: koalaq (忘了)   2019-07-13 10:13: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Panasonic (ideas for life)   2019-07-13 17:3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7-13 21:45:00
阿彌陀佛!
作者: luciful3 (阿源)   2019-07-13 23:04: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xdx58 (^^)   2019-07-14 01:1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19-07-14 10:57:00
這裡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淨土?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07-15 20:44:00
阿彌陀佛!這裡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穢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