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35(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06-08 17:41:42
一、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
  「前明本經廣收萬類,普被三根。今當更明,萬類之內,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誰是
當機」。前面「方便力用」說過,《佛說大乘無量壽經》確確實實是廣收萬類。不但是人
類,還包括了十法界,上自聲聞、緣覺、菩薩,下面到地獄眾生,人人都有分。三根,上
根是菩薩,中根是聲聞、緣覺,下根是六道眾生,三根當中,什麼人最當機。
  「根器有是器與非器之別,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把佛法比喻作甘露,這些人
是非器。《疏鈔》,蓮池大師的,「前三非器」,哪三種?不相信的人,不願意往生極樂
世界,不肯念佛,這三種是非器;反過來那都是器。器與非器是比喻,譬如茶碗,茶碗沒
有損壞,很好用,這是個器具;如果茶碗漏洞、破碎,盛上茶水就漏掉了,這叫非器。這
個法門適合於什麼樣的人。不相信的,對他不起作用,阿彌陀佛再慈悲,也沒有辦法接引
他到極樂世界去,他不相信。另外一種,他雖然相信有極樂世界,不想去,這個世界挺好
,值得他留戀,他不願意去,這也不能得利益。第三種,他也信,他也想去,但是他不能
念佛,懈怠懶散,這也不行。反過來,具足有信、有願、又肯念佛,那這是淨宗的根器。
  念老給我們註解。「信」,信什麼?要「信生佛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蕅益
大師講六種信,第一個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什麼?相信自己本來是佛,這個很重要。中國
人從小,母親培養兒女的信心,相信什麼?相信人性本善,《三字經》頭一句,「人之初
,性本善」。性本善就是聖人。性本善就是佛陀,所以佛法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要相
信,你相信你才能成佛,學佛能成佛,學儒能成聖,學道能成神仙,你沒有信心怎麼行?
念老在此地也說,要相信生佛不二,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我們同一個本性,本性本善,
那就是佛。我們今天本性本善不見了,迷了,變成習性,習性不善,就是眾生。要知道,
習性跟本性是一個性,只是一個是悟一個是迷,自性覺悟了就是佛,自性迷惑了就是眾生
。並不是兩個性,是一個性。
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淨土法門理論的依據,就是這兩句話,《觀經》上「是心是佛」,這個心是真心,不
是妄心,真心是佛;「是心作佛」,真心本來是佛,現在想作佛,跟是心是佛相應,當然
能成就。我們現前是心是佛沒錯,但是我們是心沒有作佛。在人法界,那就是是心是佛,
是心作人。在中國,古聖先賢跟我們講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是人,現在所說的
有道德的人。
  古人講的,從出生到三歲這一千天,這叫紮根教育。母親要把孩子看好,他一出生就
在學習,他在看,專心看、注意看,他在聽,他所接觸到的慢慢就都學會了。小孩睜著眼
睛,夫妻要彬彬有禮,要互相尊重,讓孩子看這個。夫妻互相擁抱,決定不能讓小孩看到
。父母孝順他的父母,讓孩子看到,他將來就學會孝順父母。父母跟他伯叔在一起的時候
,讓他學到悌道,他將來懂得如何跟兄弟姐妹相處,要把長幼有序表演出來。《弟子規》
、《感應篇》、《十善業》,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做到了,表演給孩子看。孩子他全看會
了,全看懂了,記在心裡。不但他懂得,他學會了,表現在生活,表現在遊戲,表現在處
事待人接物,那怎麼不好教?太好教了。
  所以今天講到信心,真難,誰都沒法子,只好說佛度有緣人,真正肯信,有緣,沒有
緣的不能度,他不相信。學佛真難,真不容易,我自己是個過來人,很清楚。一般人都把
佛教看成宗教,我們心目當中不是宗教,它是什麼?釋迦牟尼佛的教育。釋迦牟尼佛真的
是教育家,不是假的,三十歲開悟,所謂開悟就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自見就是開悟,
不是老師講給他聽的,自己明白了。為什麼自己會明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如來是什麼?是自性。中國人說人之初性本善,本善裡面包括智慧、德能、相好,全是
自己心性裡頭有的。所以,佛不叫我們到外面去找,外面沒有東西,一切要向內心去求。
  所以佛法,佛學稱為內學,佛經稱為內典,它向內,它不向外。怎麼求?它有三個層
次,方法三個層次,叫戒定慧,持戒、得定、開智慧。慧從哪裡來的?慧從清淨心來的。
心清淨生智慧,心染污生煩惱;心平等生智慧,心雜亂生煩惱。持戒幫助我們得定,就是
幫助我們回歸清淨心、平等心,清淨平等是真心,染污雜亂是妄心,這個一定要知道。妄
心生煩惱造罪業,真心生智慧積功德,不一樣,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所以,因戒得定
、因定開慧,所以戒定慧稱為三學。
三、信願行是淨土宗修學必須具備的條件
  信願行是淨土宗修學必須具備的條件。一定要相信要肯定是心是佛,信、願、持名就
是是心作佛。「眾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所以信為道元功德母,是大道的根源
,這信心。下面講第二個條件,「願」,什麼叫願?「厭離娑婆,欣慕極樂」。娑婆世界
,住在這個地方時間無量劫了,生死輪迴,苦不堪言,現在覺悟了不想住,希望早一天離
開。認識了極樂世界,對極樂世界生起歡喜、仰慕的心,心心念念想著極樂世界,想親近
阿彌陀佛、諸上善人,所謂大成就者。在極樂世界大成就的人太多太多了,他們會幫助我
們,在極樂世界修行,很容易就成功了。下面比喻,「如子憶母,必欲往生」。對待阿彌
陀佛就像小孩想母親一樣,常常想念。必欲往生,必定要到極樂世界去。「行謂:從願起
行」,著重在「一向專念,無有間斷」。念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叫一向專念。
  「以上三事,號為資糧」,像旅行,一定要帶一點錢,還要帶糧食。以上三事號為資
糧,「資糧欠缺,便難前進」。信願行,「缺一不可,如鼎三足,缺一便傾」,就倒下來
了,「缺足之鼎」,這個鼎站不住,這叫「非器」。
四、雖有諸過,於彼佛土,有信行願,亦名為器
  「《疏鈔》復云」,蓮池大師的《疏鈔》,「又復世人,雖行眾善,於彼佛土,無信
行願,亦名非器」。這個行眾善特別是指佛弟子,修學其他的宗派,對淨宗沒有信願行,
都不能成就。末後這一條說得好,「雖有諸過,於彼佛土,有信行願,亦名為器」,哪怕
是五逆十惡,是無間地獄的罪業,他對於淨宗法門,他肯信、他想去、他能念這一句佛號
,往生條件統統具足,決定得生。《往生傳》裡頭宋朝瑩珂法師,他給我們表法。他是個
出家人,破戒、犯齋,知道自己死了以後一定是無間地獄,想到地獄他就害怕。同學送他
《往生傳》,他看了,每看一個人念佛往生,他都深受感動,流淚、慚愧,就下定決心,
念佛求生淨土,你看看,他有信、有願、有行。
  念了三天三夜。他真誠,這三天三夜是用真心,不是用妄心,真誠、清淨、恭敬心,
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這樁事情寫在《往生傳》、《淨土聖賢錄》裡面,度多少人!大家看
到,對念佛往生能不生起信心嗎?造作罪業不怕,只要肯懺悔、肯回頭,佛大慈大悲,一
樣接引你。我們讀了蓮池大師《疏鈔》這段開示,知道,雖有諸過,有了過失、造了罪業
不怕,只要我們有信、有願、有行,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雖有諸過,於彼佛土,有信行願,亦名為器。
造作罪業不怕,只要肯懺悔、肯回頭,佛大慈大悲,一樣接引你。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6-08 19:13: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6-08 21:56:00
阿彌陀佛!
作者: terrytina19 (翼)   2019-06-08 22:49:00
人身難得今已得~看破放下~念阿彌陀佛~發願往生淨土~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9-06-09 19:28:00
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9-06-09 19:2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9-06-09 22:1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9-06-10 13:44: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terrytina19 (翼)   2019-06-10 21:59:00
南無阿彌陀佛人身難得今已得~看破放下~念阿彌陀佛~發願往生淨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