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14(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01-13 00:19:24
(續:「次辨經用,用者力用也,生善滅惡,為經力用。」)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八十一面的疏文,倒數第五行。「滅惡故言力」,因為經的作用
能幫我們斷一切惡,從這個意思,我們說它有力量,說它作力。「生善故言用」,它能夠
把本性性德顯發出來,這有用處。「滅惡故言功」,功德兩個字的定義,在此地也很明顯
的顯示出來。什麼是功?功是滅惡。什麼是德?德是生善。現在有很多人把功德兩個字搞
錯了,認為做功德是什麼?到寺廟裡面去捐一點錢,這我們做了很多功德。你錢捐的再多
,好事做得再多,你的惡念有沒有斷掉?性德有沒有現前?如果做了很多好事,我惡念沒
有斷掉,性德沒有現前,這是一點功德也沒有。
  達摩祖師剛到中國來的時候,正是梁武帝在位的時候,梁武帝是佛門的大護法,在中
國歷史上有名的。他以帝王之尊、以國家的財力建了四百八十座寺院,度了幾十萬人出家
,他供養。達摩祖師來,梁武帝見到之後,他向達摩祖師請教: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
師說了老實話,並無功德。從功德這個定義講,他沒有功德。梁武帝一生氣就不護持他,
所以他跑到少林寺去面壁九年,才等到一個慧可。實在講,梁武帝做的是什麼?是福德。
如果他要說我福德大不大?那福德是真大,功德沒有,功德是斷煩惱顯本性,這個是功德

  所以諸位要曉得,持戒是不是功德?持戒要得定,那個戒是功德;持戒若不能得定,
持戒是福德。實在講,我這個講話還有毛病,定要開慧,定是功德,定要不開慧,定還是
福德,定既然是福德,戒當然是福德。所以,因戒生定,因定開慧,一定要開慧,前面的
戒、定是功德;如果慧不開,戒、定都是福德。定生色界天、無色界天,不能出三界,不
能出三界不算是功德。這個名詞裡面的含義,我們要搞清楚。所以持戒,怎麼樣才能得定
?持戒要不管別人就會得定。自己戒很清淨,看到這個人破戒,那個人犯戒,心裡就不高
興。你想想看,他怎麼會得定?他這個戒律自己很清淨,常常生煩惱。看別人破戒他心裡
不舒服,他要罵人、要批評人,心裡面生貢高我慢,「我戒律精嚴,你不如我」,他搞這
一套。
  這個毛病自古以來就有,祖師大德都免不了。我們看傳記裡面,你看中國律宗始祖唐
朝終南山的道宣律師,他就有毛病,律宗始祖。窺基大師去訪問的時候,窺基是大乘法師
,窺基法師對小節不重視,很隨便、很馬虎,好像看起來戒律不莊嚴。他是戒律精嚴,感
動到天人送供。戒律精嚴天人佩服,每天中午,他是日中一食,那一餐飯天人來送供養,
每天給他送供養。窺基法師來的時候,他瞧不起窺基法師,認為窺基法師學問是很好,講
經也講得不錯,不守戒律,所以瞧不起。窺基法師到山上來,他也是覺得今天可以做給窺
基法師看看,「天人送供養給我,你沒有,我的戒律比你高」。結果那一天天人沒送供來
,他就餓了一天。到第二天,窺基大師走了。第二天天人送供養來,他就問他,昨天你為
什麼沒有送供養來?這天人就告訴他,昨天有大乘菩薩在山上,全山護法神保護,我進不
來。道宣法師聽了,身上流冷汗,慚愧!才曉得自己貢高我慢,真正求懺悔。
  所以,大小乘不一樣,小乘重在事相上,大乘重在清淨心上。他雖然表面上好像不守
戒律,心地比你清淨,你戒律很端嚴,心地沒有人家清淨。所以大乘法、大乘戒律論心不
論事,大乘戒戒在心上,事相上不講求。小乘戒律,論事不論心,小乘戒律注重外表,心
地清淨不清淨,不論這個。所以結罪也是如此,比如說殺生,在小乘戒,殺害眾生身命這
是破戒;心裡想殺並沒有殺,這個不破戒。他論事不論心,跟我們現在法律斷案一樣,完
全要有事實證據,心裡怎麼想法那個沒關係,那個不犯法的。大乘戒律不一樣,大乘戒律
是論心不論事,心裡面動了這個念頭,我要殺他,就破戒了。事實上有沒有殺?沒殺,沒
殺已經破戒了。假如說大乘菩薩殺了一個人,心裡沒動一個念,並沒有想殺他,這個不犯
法,不破戒。他是論心不論事,小乘戒是論事不論心,不一樣。所以,大乘斷惡生善完全
從心性上來說,不像小乘,小乘從事相上來講的。
  所以,功德跟福德我們也要把它辨別清楚。福德要不要修?要修,不能沒有福,沒有
福做什麼事情都有困難,有福做事情方便。像我們就是,我是沒有修福,過去生中是修慧
不修福,所以這一生很苦,生活過得很苦,幫助眾生緣也不足。確實要福慧雙修。
  我們把這個文再看下去。「此皆偏舉,具論必備也。」這個地方講力、講用、講功、
講德,一個字一個字分開來說,這是偏舉,可是在作用上,力、用、功、德都是圓滿的。
「苦是惡果,貪恚痴是惡因,惡因不除,果不得謝」,苦就是六道輪迴,這是真苦。苦的
因是什麼?就是貪瞋痴,恚就是瞋恚,貪瞋痴這是把苦因,苦因很多,這三個是最重要的
。要細說,貪瞋痴底下有傲慢,有對於聖教的懷疑,對於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的教訓不能
夠信受,這叫疑。再有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那叫惡見,這就多了,這都是苦因。苦
因要不拔除,你想離苦得樂是決定做不到的。「是故此經能令五逆罪滅,往生淨土,即是
此經之大力用也。」這部經能夠叫五逆,五逆是最苦的,苦到極處了,都能夠離苦得樂,
可見得這個經的功德、力用實在是殊勝無比。這些殊勝究竟是什麼?就是本經裡面所講的
理論、所說的方法。理論如果我們不清楚,我們的懷疑就不會斷;方法要不明瞭,我們就
不曉得怎麼修法。這個經擺在面前,雖然第一殊勝,對我們還是起不了作用。因此,必須
要真正明白它的道理,要曉得它修行方法。
  我們的講席實在因為時間短,要真正說這個本子是略本,不是完全的本子,完全的本
子就是送給諸位精裝那麼厚的,那一大本。那一大本才是完全的本子,這個本子是從那個
本子上節錄下來的。但是那個本子諸位看看那麼多,如果我們要好好的把它細細講一遍,
每天講一次,像通常我們講經講一個半小時,至少要講一年,沒有一年講不下來。我們現
在講《彌陀經疏鈔演義》,你們看看那個本子,這一本從頭到尾講一遍要講四百多次,一
次一個半小時要講四百多次,講一年多,天天講。像我這緣不足,要常常到外面去跑,一
年只能在台灣住上四個月,所以這部經要講很多年才能講圓滿。希望大家真正能發心,好
好的學,學個兩、三年學成了,國外你們代我去講。我不要出去,坐在這個地方,那這樣
的大經一年講一部還可以講幾部,對於同修有真正的利益,有真實的利益。
  實在講,學講經不需要辦佛學院,中國自古以來沒聽說過辦佛學院的,我們在中國歷
史上沒查到,在各宗語錄、山誌裡頭也沒有看到。人才是怎麼訓練出來的?是講小座訓練
出來,就是複講。譬如我晚上講經,真正學講經的人,我晚上講你們好好聽,到第二天白
天,你們複講一遍,是這樣學成的。我過去在台中跟李老師學,也是講小座,就是複講。
李老師那時候講《楞嚴經》,他講一遍,我也從頭到尾講一遍。他講的時候是講堂裡講給
大家聽,我講的時候是六個同學聽。我一個班只有七個人,包括我在內,我講,他們六個
人聽。但是六個都是學講經的,都是內行的,所以我講了之後,他們六個人要批評,要給
我指教。這樣互相切磋琢磨才能夠學成功。所以不是佛學院。
  真正學講經,一定要覆小座,覆小座就是學講。老一輩的法師都是這個方法出來的。
演培法師是觀宗寺覆小座出身,他老人家自己告訴我的。他也是很小出家,跟著諦閑老法
師,他的基礎是諦老給他奠的,也就是講小座,叫他複講。以後,諦閑法師圓寂之後,他
跟太虛法師。跟太虛法師,你看太虛法師講很多東西,《太虛法師全書》有不少演培法師
記錄的,替他整理紀錄的筆記。是這樣出身,這個出身才真正踏實、堅固。這一段註子裡
面也註得不少,我們把它念一遍好了。諸位看八十二面,從第一行最後一句念起。
  「須知滅惡,極於阿鼻」,阿鼻是阿鼻地獄,這個講惡,惡到了極處。什麼樣的罪業
墮阿鼻地獄?造五逆罪業。五逆是殺父親、殺母親。父母對自己生育、養育之恩太大了,
一生報答不盡,殺父母這個罪非常之大,這是墮阿鼻地獄。阿鼻是梵語音譯過來的,翻成
中國的意思叫無間地獄,就是他受苦沒有間斷的,這樣的地獄。「生善,至於妙覺」,生
善,最善是成佛,妙覺是成佛,比等覺還高。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換句話說
,他的善還沒有到頂點。成佛,無明煩惱統統斷乾淨了,生善到了極處。「方是圓經力用
功德」,大乘圓教的經典力用功德這才是到了究竟圓滿。這是講大乘經,像《華嚴》、《
法華》、《圓覺》、《楞嚴》都是屬於這一類的,淨土三經也是大乘圓教,都有這樣大的
力用。
  底下告訴我們,滅惡要滅惡因,惡的果,從果上沒有用處,果除不了,要在因上下手
。因是什麼?因講到總綱領,就是妄想執著;要講得粗淺一點,就是錯誤的思想、見解,
跟貪瞋痴慢的煩惱。諸位要是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讀書不能隨便讀,聽人講東西也不
能隨便聽,為什麼原因?這個書是不是一本好書?這個書是幫助我們斷煩惱的,還是增長
我們煩惱的?這個要知道!假如這個書它可以幫助我們心地清淨的,這是好書;這個書是
幫助我們生起妄想的,這個書就不是好書。從前帝王時代,現在有很多人反對帝制,說帝
王時代帝王專制怎麼怎麼的不好。實在講,我認為帝王時代好。我在新加坡講經,演培法
師有一天跟我聊天,他說法師,你是贊成皇帝,還是贊成民主?我說我贊成皇帝。民主固
然有民主的好處,但是兩下一比較,民主不好的地方多,好的地方少,帝王制度好處多,
不好的地方少。
  譬如講這個思想上的染污,從前帝王專制時代,言論不自由、出版不自由,這是真的
。你出版一本東西要經過國家審查,你這裡面言論、思想對於國民沒有妨害的,不至於引
導他邪思邪見,才可以讓你流通、讓你出版。現在好了,一切都自由都開放,這一自由開
放,什麼樣邪知邪見、奇奇怪怪東西統統都出籠。我們沒有定功、沒有智慧,一接觸都以
為那是真的。所以,現在這個世界思想、見解的染污,比地球的染污還要嚴重。帝王時代
不自由,我們還能過太平的日子,現在自由了,太平日子都過不到。你們想想哪個好?所
以,我還是贊成出皇帝好。好,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持戒要不管別人就會得定。自己戒很清淨,看到這個人破戒,那個人犯戒,心裡就不高興
。你想想看,他怎麼會得定?他這個戒律自己很清淨,常常生煩惱。看別人破戒他心裡不
舒服,他要罵人、要批評人,心裡面生貢高我慢,「我戒律精嚴,你不如我」,他搞這一
套。
說實話,我們多數人都是如此。我自己也是。
看到不好的,立刻覺得自己比別人好,生出貢高我慢。
乃至於認真反省,一切的比較、不平、不能接受,都是一種隱形的貢高我慢。
一切的要求、強調自主、強調自由,也是另一種貢高我慢心。
根源就是堅固的我相。有我相就一定難逃對我的執著和堅持和愛惜。
所以才會覺得不公平、覺得要尊重「我」、覺得「我」要作主.....
把自己看得很高、很重要、很對,就是我慢。
而且這種煩惱的嚴重度是和貪嗔癡並列的,與生俱來的習氣。
我們真正應該嚴格檢視、批評的,是這樣的自己,這樣的起心動念。
真正學佛、修行,就不會去管別人,只會管自己。
所以印光大師說,只管自家,不管人家。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9-01-13 04:29:00
阿彌陀佛,感恩,我慢真的很常出現,「視一切人是菩薩,唯我一人是凡夫」,這一句對末學很有用。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1-13 21:46:00
梁武帝護佛,有些皇帝不護佛,皇帝是不靠譜的啊.........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1-13 21:49:00
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9-01-16 23:24: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