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虛雲法師開示(下):用功的難與易

作者: makeitsimple (當勤懺悔,常起希望)   2018-08-25 18:27:46
參禪這一法,本來無可分別,但做起功夫來,初參有初參的難易,老參有老
參的難易。初參的難處在什麼地方呢?身心不純熟,門路找不清,功夫用不
上,不是心中著急,就是打盹度日,結果成為「頭年初參,二年老參,三年
不參」;易的地方是什麼呢?只要具足一個信心、長永心和無心。所謂信心
者,第一信我此心,本來是佛,與十方三世諸佛,眾生無異;第二信釋迦牟
尼佛說的法,法法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所謂長永心者,就是選定一法,
終生行之,乃至來生又來生,都如此行持。參禪的總是如此參去,念佛的總
是如此念去,持咒的總是如此持去,學教的總是從聞思修行去,任修何種法
門,總以戒為根本,果能如是做去,將來沒有不成的。溈山老人說:「若有
人能行此法,三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又永嘉老人說:「若將妄語
誑眾生,永墮拔舌塵沙劫。」所謂無心者,就是放下一切,如死人一般,終
日隨眾起倒,不再起一點分別執著,成為一個無心道人。初發心人具足了這
三心,若是參禪看話頭,就看「念佛是誰」,你自己默念幾聲「阿彌陀佛」,
看這念佛的是誰,這一念從何處起的。當知這一念不是從我口中起的,也不
是從我肉身起的。若是從我身或口起的,我若死了,我的身口猶在,何以不
能念了呢?當知此一念是從我心起的,即從心念起處,一覷覷定,驀直看去,
如貓捕鼠,全副精神集中於此,沒有二念,但要緩急適度,不可操之太急,
發生病障。行住坐臥,都是如此,日久功深,瓜熟蒂落,因緣至時,觸著碰
著,忽然大悟,此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直至無疑之地,十字街頭見親爺
,得大安樂。
老參的難易如何呢?所謂老參,是指親近過善知識,用功多年,經過了一番
鍛煉,身心純熟,理路清楚,自在用功,不感辛苦。老參上座的難處,就是
在此自在明白當中停住了。中止化城,不到寶所,能靜不能動,不能得真實
受用,甚至能觸景生情,取捨如故,欣厭宛然,粗細妄想,依然牢固,所用
功夫,如冷水泡石頭,不起作用,久之也就疲懈下去,終不能得果起用。老
參上座,知道了這個困難,立即提起本參話頭,抖擻精神,於百尺竿頭,再
行邁進,直到高高峰頂立,深深海底行,撒手縱橫去,與佛祖睹體相見,困
難安在,不亦易乎!
話頭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間內外,亦在中間內外,如虛空的不
動而遍一切處。所以話頭不要向上提,也不要向下壓。提上則引起掉舉,壓
下則落於昏沉,違本心性,皆非中道。大家怕妄想,以降伏妄想為極難。我
告訴諸位,不要怕妄想,亦不要費力去降伏它,你只要認得妄想,不執著它
,不隨逐它,也不要排遣它,只不相續,妄想自離。所謂「妄起即覺,覺即
妄離」。若能利用妄想做工夫,看此妄想從何處起,妄想無性,當體立空,
即復我本無的心性,自性清淨法身佛,即此現前。究實言之,真妄一體,生
佛不二,生死涅槃,菩提煩惱,都是本心本性,不必分別,不必欣厭,不必
取捨,此心清淨,本來是佛,不需一法,哪裡有許多囉嗦。參!
作者: yaqqq (^^)   2018-08-25 18:42:00
板主公告:可詳看精進區板規二,請自行補上心得或刪一篇文,感謝! ~南無阿彌陀佛~是刪掉只剩一篇文章,沒有心得一天只能轉貼一篇喔!=================文章很棒,感謝你的分享,只是規定如此,請見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