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虛雲法師開示(中):看話頭

作者: makeitsimple (當勤懺悔,常起希望)   2018-08-25 18:21:15
宗門主參禪,參禪在「明心見性」。就是要參透自己的本來面目,所謂「明
悟自心,徹見本性」。這個法門,自佛拈花起,至達摩祖師傳來東土後,下
手功夫屢有變遷。在唐宋以前的禪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師徒間
的傳授,不過以心印心,並沒有什麼實法。平日參問酬答,也不過隨方解縛
,因病與藥而已。宋代以後,人們的根器陋劣了,講了做不到,譬如說「放
下一切」、「善惡莫思」,但總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惡,到了這個
時候,祖師們不得已,采取以毒攻毒的辦法,教學人參公案。初是看話頭,
甚至於要咬定一個死話頭,教你咬得緊緊的,剎那不要放鬆,如老鼠啃棺材
相似,咬定一處,不通不止。目的在以一念抵制萬念,這實在是不得已的辦
法,如惡毒在身,非開刀療治,難以生效。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後來專講看
話頭,有的看「拖死屍的是誰」,有的看「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來面
目」,晚近諸方多用看「念佛是誰」這一話頭。其實都是一樣,都很平常,
並無奇特。如果你要說,看念經的是誰,看持咒的是誰,看拜佛的是誰,看
吃飯的是誰,看穿衣的是誰,看走路的是誰,看睡覺的是誰,都是一個樣子
。誰字下的答案,就是話從心起,心是話之頭,念從心起,心是念之頭,萬
法皆從心生,心是萬法之頭。其實話頭,即是念頭。念之前頭就是心,直言
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話頭。由此你我知道,看話頭就是觀心,父母未生以
前的本來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觀心。性即是心,
「反聞聞自性」,即是反觀觀自心;「圓照清淨覺相」,清淨覺相即是心。
照即觀也,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觀佛,觀佛即是觀心,所以說:「看話頭」
,或者是說看「念佛是誰」,就是觀心,即是觀照自心清淨覺體,即是觀照
自性佛。心即性,即覺,即佛,無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清淨本然,周遍
法界,不出不入,無往無來,就是本來現成的清淨法身佛。行人都攝六根,
從一念始生之處看去,照顧此一話頭,看到離念的清淨自心,再綿綿密密,
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蘊皆空,身心俱寂,了無一事。從此晝夜六時
,行住坐臥,如如不動,日久功深,見性成佛,苦厄度盡。昔高峰祖師雲:
「學者能看個話頭,如投一片瓦塊在萬丈深潭,直下落底,若七日不得開悟
,當截取老僧頭去。」同參們,這是過來人的話,是真語實語,不是騙人的
誑語啊!
然而為什麼現代的人,看話頭的多,而悟道的人沒有幾個呢?這是由於現代
的人,根器不及古人,亦由學者對參禪看話頭的理路多是沒有摸清,有的人
東參西訪南奔北走,結果闖到老,對一個話頭還沒有弄明白,不知什麼是話
頭,如何才算看話頭,一生總是執著言句名相,在話尾上用心。「看念佛是
誰呀」,「照顧話頭呀」,看來看去,參來參去,與話頭東西背馳,那裡會
放大光明啊?可憐啊可憐啊!好好的兒女,離家學道,志願非凡,結果空勞
一場,殊可悲憫。古人云雲:「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錯路。」修行悟道,
易亦難,難亦易,如開電燈一樣,會則彈指之間,大放光明,萬年之黑暗頓
除;不會則機壞燈毀,煩惱轉增。有些參禪看話頭的人,著魔發狂,吐血罹
病,無明火大,人我見深,不是很顯著的例子嗎?所以用功的人又要善於調
和身心,務須心平氣和,無掛無礙,無人無我。行住坐臥,妙合玄機。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08-25 23:08:00
念佛是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