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往生論講記5(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8-04-09 10:29:25
(2) 觀安樂國諸大菩薩四種莊嚴功德成就
請掀開講義第十一面,倒數第二行,從四十八這裡看起,「次,觀安樂國諸大菩薩四
種莊嚴功德成就」。這是「願生偈」末後的一段,教給我們觀察西方極樂世界的諸大菩薩
,這些人都是我們的同參道友,都是我們的同學,因此我們對他們也要認識清楚。前面給
諸位說過,西方世界第一殊勝之處就是人事環境。因為這些菩薩都是從十方世界往生到極
樂淨土去的,而到淨土的條件就是信願行,這個信裡面包含了阿彌陀佛當初發心修行,以
及觀察十方諸佛世界,發四十八願建立極樂淨土,以種種方便接引教化一切眾生,使他們
在一生當中圓滿成佛,我們對這些深信不疑。換句話說,就是對世尊為我們所說的淨土三
經,三經裡面的道理、裡面的事實真相,字字句句都是真實功德,我們深信,我們發願求
生西方淨土。到達西方淨土,最殊勝的就是這個地方人事環境好,是十方諸佛世界都不能
夠相比的。
我們生在娑婆世界,生在這個時代,經上常常看到所謂的五濁惡世,的確濁惡達到了
極處了,使我們在現前這個世間修行就感到非常的困難。你想認真修行,就有人障礙你,
就有人破壞你。這個事情是起於眾生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嫉妒障礙。不但現在如此,世
尊當年在世的時候,我們在經論裡面,在《釋迦譜》、《釋迦方志》裡面都見到,對於釋
迦牟尼佛嫉妒的人很多,像提婆達多這一類的,想盡方法來陷害。在這個三千年當中,我
們看歷代這些祖師大德們,他們修行幾乎沒有一個不經過非常的艱難,遭遇過許許多多的
障礙,能夠成就的,還是業障消除,菩提道上才能夠一帆風順。
像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黃梅得法之後,被人家嫉妒、陷害,跑到獵人隊裡面躲避了十
五年,一直到業障消除,這才能夠順利的從事於弘法利生的工作。固然是一些人嫉妒他,
自己也有業障,自己要沒有業障,為什麼別人會嫉妒?這自己有業障,別人也在造作罪業
。他躲藏起來了,讓其他的人不再造罪業了,自己身心懺悔,懺除業障。所以他在獵人隊
裡十五年,他修什麼?修懺悔行,把自己業障懺除了,這才沒有人再障礙他,從前障礙他
的人也佩服他,也尊敬他,業障消除,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因此障緣太多,修行就很
困難。
前面也曾經跟諸位報告過,這個法門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
所以世尊讚歎阿彌陀佛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彌陀是佛中之王,淨土三經就是一切
佛經之王,這同樣一個道理。所以讚歎這一部經,宣揚這一部經,一定得諸佛護念,龍天
擁護。宣揚這一部經典還有障礙,還有災難,那就可見這個業障是真正深重。當然,阻擾
的人,嫉妒障礙的人,他造的罪業是無比的深重。從這個事實我們能夠明瞭,自己的願不
能夠實現,即使諸佛護念,龍天擁護,自己的願還是不能實現,就知道自己業障是多重,
不能不認真的懺悔。
因此十方一切菩薩無不嚮往淨土法門,他們不知道有這個法門,他嚮往就是希望修行
自行化他,一帆風順,沒有業障、沒有障礙。這樣的情形在十方世界裡頭只有西方淨土,
西方淨土裡面修行,沒有人障礙你,人家看到你修行,沒有一個不歡喜讚歎,沒有一個不
幫助你的,沒有人障礙。所以西方淨土修行成佛時間很短,我們從經典裡面細細的去觀察
,頂多只要三、四劫的時間。你看佛在經論上常說,我們這個世界修行證果要三個阿僧祇
劫,西方世界只要二劫、三劫、四劫就成功了,為什麼原因?就是因為那邊沒有障礙。我
們這邊為什麼要這麼長?障礙太多了,這個嫉妒障礙太多了。諸位要知道,我們要希望自
己修行將來沒有障礙,你一定要記住普賢菩薩的隨喜功德。你不要去障礙別人,將來人家
就不會障礙你;你要嫉妒別人、障礙別人,必定有很多人嫉妒你、障礙你,這因緣果報自
然之理。
我們看底下這一段,四十九段,「經言,阿彌陀佛國,有無量無邊諸大菩薩,如觀世
音、大勢至等,皆當一生於他方次補佛處」,我們先說這一小段。觀世音、大勢至都是後
補佛,這個一生於他方次補佛處,全是後補佛,也就是等覺菩薩,實際上成佛了,不過沒
有在佛位而已,實際上這個等覺就是成佛了。我們在此地特別注意的,就是那個人數有多
少?無量無邊。經上告訴我們,那個數目字太多了,沒有法子計算,「但可以無量無邊阿
僧祇說」,這是經文上講的。我們這個世間等覺菩薩只有幾個,還見不到;西方世界等覺
菩薩無量無邊阿僧祇說,太多太多了。《彌陀經》上講的「諸上善人」,這個上善之人就
是指等覺位的菩薩,才稱為上善。這些後補佛,諸位要記住,都是阿彌陀佛成佛十劫當中
修成的,十劫,跟那個阿僧祇劫不能比,十劫修成的。所以可見得西方世界修行沒有障緣
,只有幫助的,沒有找麻煩的,這是他成就這樣的快速。
所以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十方世界許許多多的菩薩想求這個法門而不可得,沒有機緣
聽到。凡是聽到這個法門的沒有不一心歸命的,就是在《華嚴經》上,我們看到文殊、普
賢都不例外,聽到這個法門都一心歸命求生淨土。那你要問這為什麼原因?原因很簡單,
十方世界當中,唯有淨土修行最快,成功最快。他方世界修行,這個位次愈高愈艱難。像
佛在經上給我們說的,菩薩修行這三個阿僧祇劫,第一個阿僧祇劫他可以證三十個位次,
十住、十行、十迴向,證三十個位次,第一個阿僧祇劫。第二個阿僧祇劫只能證七個位次
,你就曉得,就難得多,從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祇劫只證三個位次,八地、九地、十
地。所以愈往上去愈難。十地,再從等覺成佛,最後這一關必定是更難、更難了。到西方
極樂世界,我們在經上看到了,一見阿彌陀佛,這無上菩提就得到了,到西方極樂世界不
要一天。所以這些他方世界的等覺菩薩都急著要到極樂世界去。我們看到這個事實真相,
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一切放下;你要不放下,那就傻,那就苦了。
「若人稱名憶念者、歸依者、觀察者,如法華經普門品說,無願不滿」。這是說西方
世界這些大菩薩們,他們都是後補佛,我們現在可以說名字最熟悉的,是觀音菩薩、大勢
至菩薩、文殊、普賢、彌勒菩薩,我們知道他們都在西方極樂世界,連彌勒菩薩也在,《
無量壽經》後半部彌勒菩薩當機,彌勒菩薩也在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你要能夠憶念、能夠
歸依、能夠觀察,就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事事都如願。
「菩薩愛樂功德」,菩薩歡喜積功累德。「如海吞流」,這個流就是河流,所有河流
都流向大海,好像這個大海把所有河流裡面的水它都吸進去了,如海吞流。「無止足情」
,它沒有止足的。「如釋迦牟尼如來」,這底下舉一個例子,這個例子是真的事情,經上
有記載的。釋迦牟尼佛,「聞一目闇比丘」,這個就是眼睛不好,大概眼睛失明了。縱然
不是失明,大概也是很嚴重的白內障之類的。為什麼?他要穿針他穿不進去,總是這一類
的,那個時候也沒有眼鏡。所以他就那裡叫了,他說,「誰愛功德,為我維鍼」,維鍼就
是穿針,你們哪個要想做功德,替我穿個針?穿個針也是功德。這佛聽到了,「爾時如來
從禪定起」,佛在那裡打坐,聽到這個比丘說這個話,他就起來了,起來到他面前,跟他
說,「我愛福德」,於是就給他穿針了。這個時候,這個失明的比丘聽到是佛的聲音,「
驚喜交集,白佛言,世尊,世尊功德猶未滿耶」,你的功德還沒滿嗎?你還喜歡功德,還
要修功德嗎?「佛報言,我功德圓滿,無所復須,但我此身從功德生,知功德恩分故,是
故言愛」。
這一點意思太好了,這是我們世間人常講的知恩報本。佛怎麼成佛的?是累積一切功
德而成的。今天聽說人有修功德,那怎麼不歡喜?雖然自己功德圓滿了,不需要再修了,
感念功德,圓成佛道,這是感恩,這叫不忘本,這釋迦牟尼佛示現給我們看。
a.法輪常轉,如實修行
我們看下面這一首頌:
【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
我們先把這個偈的意思說一說。西方極樂世界,無論是依報、正報,也就是我們現在
所說的物質環境與人事環境,沒有一樣不清淨,所以『清淨』是它的總相。這個地方的確
是法輪常轉,佛說法、菩薩說法,不但佛菩薩說法,六塵都說法。所說之法是無比的清淨
,『垢』是污染,決定沒有污染,沒有污染就是清淨,六根所接觸的都是無比的清淨。因
此我們無始劫以來的染污、煩惱、妄想、習氣,在西方極樂世界是很容易斷除的。我們這
個世間為什麼不容易斷除?我們想斷,但是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境界是不斷增長污染,那哪
裡能斷得了?所以那邊的環境清淨,清淨才能夠斷除這個染污。
『化佛菩薩日』,西方世界阿彌陀佛的化身無量無邊,可以說西方世界有多少人就有
多少尊阿彌陀佛的化身。彌陀化身跟他的真身無二無別,所以我們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每
一個人都會自己感到我很榮幸,我天天跟到阿彌陀佛,天天不離開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
能分無量身。菩薩亦復如此,所以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些大菩薩也是天天圍繞在我
們身邊。這是化佛、化菩薩。「日」是代表光明的意思。『如須彌』,「須彌」在此地表
真實,真實不虛,住持無量的功德。
「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佛土,但是小菩薩,不能於十方世界廣作佛事,所利狹小
」。此地這個佛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因地,就是法藏菩薩的時候,見到十方世界許許
多多諸佛的國土,這個裡面有很多的小菩薩,小菩薩是指沒有見性的菩薩,我們都稱他為
小菩薩,也稱之為權教菩薩,沒見性的。這些菩薩智慧小、能力小,所以不能於十方世界
承事諸佛,度化眾生。不但他的智慧德能不大,他的心願也不大,心量不大,「菩薩先治
一切諸佛及眾生應供養、應教化,種種事業」,菩薩是泛指修學無上菩提的人,這都稱之
為菩薩。菩薩先做什麼?先要做一切諸佛及眾生應供養的、應教化的這一些事業。實在上
說,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裡面所講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除業障」,就
是這些事業,這是我們首先要做的。
像天親菩薩在此地教導我們,念佛用五念法,五念是一念,一而五,五而一,一念當
中含著有五門。我們念佛,句句佛號裡面都具足五念門,這個功夫就得力了。第一要緊的
就是要有真誠恭敬心。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想到,我念佛,我很誠心、我很恭敬,哪一個人
發現到我的心不恭敬?沒有,每一個人都覺得我的心很真誠、很恭敬。其實都是假的。所
以,什麼叫做誠?這個誠的定義我們就沒搞清楚。從前曾國藩在讀書筆記裡面,將這個誠
簡單的下了一個定義,他說得很好,跟佛法這個意思很相應,他說「一念不生是謂誠」。
我們這個心很誠,我的心很誠,你看你起了個念頭了,這個念頭就不誠了。果然是誠心,
這個念頭沒有;有這個妄念,哪來的誠心?可見得這個誠不容易。所以菩薩在此地教給我
們一心,一心是誠,是真誠、是恭敬,就是講的禮拜門,二心就不誠了,所以教你一心稱
名。
我們是不是一心稱名?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裡還在打妄想,還想別的事情,這就
不誠。不但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沒有一個雜念,不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也沒有一個雜念,那才
叫一心歸命,這個要緊。妄念來了怎麼辦?趕緊念阿彌陀佛,把妄念念掉;煩惱來了怎麼
辦?趕緊念阿彌陀佛,把煩惱念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起來的時候,用一句阿彌陀佛都把
它念掉,這才叫一心歸命,這個是真的恭敬供養。我們自己用這個方法,也勸導別人用這
個方法。
「及入三昧」,這個三昧是功夫成就了,妄想執著不生了,心地得清淨了,三昧就是
清淨心。我們用念佛的方法得到的就叫做念佛三昧。「身心不動」,身心不動不是一個人
變成木頭,身沒有妄動,身之一舉一動都如律儀,都跟戒律威儀裡面講的自自然然是一樣
的,不會違背,不會亂動;心地清淨,不會為世出世間一切法所動搖,心不動了。心裡面
只有阿彌陀佛,只有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除這個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個就是你心不動。
「如實修行」,這才是真的修行。「常作佛事」,這個佛事是什麼?就是教化眾生,把我
們自己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成就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幫助別人修學,這叫常作佛事

「如實修行者,雖常修行,實無所修行也」。為什麼說修無所修?修是真的認真修,
一點也沒有鬆懈;無修是指他心地清淨,他不著相,自己修行沒有著修行的相,教化眾生
沒有著教化眾生的相,般若法門裡面所講的「三輪體空」,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他的心,
這個身心,常在清淨不動之中。這個就是「如須彌住持」的意思。
b.一念一時,普照群生
【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
「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如來眷屬,欲供養他方無量諸佛,或欲教化無量眾生,此
沒彼出,先南後北,不能以一念一時,放光普照,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這是法藏
菩薩在因地時候見到這個狀況。如來眷屬就是佛的學生。我們都有這個願望,希望自己能
夠供養他方無量諸佛。你要不信,你看我們在台灣,每年過年,每一個寺廟道場都拜萬佛
,拜萬佛懺,什麼意思?就是想親近一切諸佛如來。拜萬佛懺沒錯,諸佛如來還是一尊都
沒見到,這個就是法藏菩薩所看到的,這是很苦惱的一樁事情。
還有一個現象,此沒彼出,先南後北,好辛苦,我們現在在此地就這麼辛苦。今天大
概我們全世界佛教裡面最辛苦的人,星雲法師,我在溫哥華,有人告訴我,星雲法師現在
一年三百六十天,他有兩百天在飛機上。這都沒有神通!此地沒了,那裡就出去了。你看
前幾天不是在我們此地,此地沒了,不曉得又到哪裡出去了?聽說到溫哥華那邊去了。此
沒彼出、先南後北,好苦!這是事實。所以不能以一念一時,這個一念一時那就得有神通
了。一念一時,分身、應化身,像釋迦牟尼佛說的一樣,千百億化身,那就方便了。一念
一時,哪個地方有感,這個分身、應身馬上就應化了,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
所以法藏菩薩發了這個願,「願我佛土諸大菩薩,於一念時頃,遍至十方,作種種佛
事」,這個願兌現了。所以我們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一個願力加持我們,使
我們立刻就有能力分身到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我們分身去的、化身去的。阿彌陀佛面
前,我們還在那裡,沒有離開,沒有離開阿彌陀佛,分身千百億。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就有
這個能力。如果我們把這個事實看清楚了,再想一想,你要不要去?你要不去,從美國到
台灣要飛十幾個小時,好辛苦!到達西方世界就沒有這個辛苦的現象,哪個地方有感,哪
個地方就有應,感應道交,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毫無辛苦。
「若不一時,則是往來,若有往來,則非不動」。所以西方世界,你這個分身、化身
,盡虛空遍法界哪裡都能去,他同時的,同時達到的。所以《彌陀經》上講,「供養他方
十萬億佛」,是一時達到的,同時達到的,沒有往來。的確像《楞嚴經》上講的,「隨眾
生心,應所知量」、「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沒有往來的現象。所以說身心不動,不動
才能遍十方,動就不能遍十方了,動就很辛苦了。
這是這首偈子講的,『無垢莊嚴光』,「無垢」是清淨,「莊嚴」是美好,「光」是
表的智慧。『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這個「諸佛」就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法會。
上供諸佛,下度眾生,只要與你有緣的人沒有一個不得度。所以唯有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我
們才有這樣殊勝的能力。
c.十方供佛,無分別心
再看第三首:
【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讚諸佛功德。無有分別心。】
這是說明菩薩到他方世界去見佛,見佛一定要有供養。用什麼供養?天樂、天華、天
衣。這個『衣』,前面跟諸位說過了,大家要記住,不是像我們這種衣服,我們這種衣服
佛菩薩不要的,就像我們現在講的幡幢、寶蓋、旗幟一類的,這個東西都是屬於衣的這一
類的,屬於這一類的。『妙香』,用這些東西來供養,這叫供養具。供養具無量無邊,舉
幾個例子而已。上供諸佛,下面也供養一切眾生。我們現在對佛說供養,對眾生是講布施
,為什麼?因為有分別心。這些大菩薩沒有分別心,所以說廣修供養,他們看佛跟眾生一
律平等,以最真誠恭敬的心平等對待諸佛與眾生。所以他們修的是普賢行,不是普通菩薩
,超過一般的菩薩。『讚諸佛功德』,讚歎諸佛自己修行成就,以及佛大慈大悲教化一切
眾生。末後這一句是講用的是清淨平等心。
「佛見有佛土,菩薩人天志趣不廣,不能遍至十方無窮世界,供養諸佛如來大眾」,
這是法藏在因地時候見到的。其實這種境界就在我們眼前,我們看得清清楚楚,我們自己
本人也是如此,沒有這個廣大的心願。「故願我成佛時,國土一切菩薩聲聞天人大眾」,
這裡就解釋得非常清楚了,往生到西方世界的那些以前早去的,這個新去的,新去的就是
天人大眾,剛剛到達那邊,這一見阿彌陀佛就有這個能力。就能「遍至十方一切諸佛大會
處所,雨天樂天華天衣天香」,這是供養具,帶著禮物供養具。「以巧妙辯辭,供養讚歎
諸佛功德。雖歎穢土如來大慈謙忍」,當然譬如說他到我們娑婆世界來了,讚歎釋迦牟尼
佛在這個穢土,五濁惡世,教化眾生,這是真正大慈悲,佛謙虛忍辱。「不見佛土有雜穢
相」。為什麼?他心清淨。心清淨,見的這個境界是清淨相,境隨心轉。「雖歎淨土如來
無量莊嚴,不見佛土有清淨相。以諸法等故,諸如來等」。這個兩句就是解釋無分別心,
他無分別心。
「若於佛土起優劣心,假使供養如來,非法供養也」。《普賢行願》裡面告訴我們,
「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法供養是第一。什麼叫法供養?要以無分別心清淨供養,
這才是法供養。如果有分別心,那法都破壞了,都變成事供養了,就不是法了。這一句很
要緊,我們往往把這個法供養、事供養搞錯了,這觀念弄錯了。所以真正是無分別、清淨
心,這才叫法供養,事供養都變成法供養了。如果心不清淨,有分別、有執著,法也變成
事了,這個很要緊。
==
身心不動不是一個人變成木頭,身沒有妄動,身之一舉一動都如律儀,都跟戒律威儀裡面
講的自自然然是一樣的,不會違背,不會亂動;心地清淨,不會為世出世間一切法所動搖
,心不動了。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只有西方世界依正莊嚴
身之一舉一動都如律儀,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謂之身心不動。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4-09 17:20:00
阿彌陀佛!
作者: eudamonia4u (賊寇)   2018-04-09 22:16: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xdx58 (^^)   2018-04-09 23:21: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gg889g8 (凰)   2018-04-10 03:43: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04-10 19:4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8-04-10 22:0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8-04-15 14:41: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