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法會供養紅包的意義

作者: future261 (咪嗚貓抱著起司條)   2018-03-02 22:25:25
佛教的財富觀和供養觀
索達吉堪布
現在許多學佛的人都有這種毛病,雖然明白一些佛教的道理,但往往只是停留在瞭解的層
面,從來不去實踐,導致聞思和修行成了背道而馳。以供養三寶而言,許多人也知道這有
很大的功德,可是從來不見他們有什麼實際行動,以至於錯過了許多積累資糧的好機會,
這非常可惜。當然,很大的供養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得到,但每個人都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
圍內作一些供養。希望道友們今後遇到殊勝的對境時,應當盡己所能地作供養。作為凡夫
人,要完全做到經論中的要求是很困難的,但聞思經論以後,無論如何也要根據自己的情
況,或多或少地行持其中的道理。
在擁有財富時,如果沒有上供下施,則財富對自他都沒有利益。
有些人雖然擁有一些錢財,但因為相續被吝嗇所縛,自己捨不得用,也不願意給親戚朋友
用,更不願意作上供下施。現在許多人把錢存在銀行裏,密碼不讓任何人知道,甚至妻子
的存款不讓丈夫知道,丈夫的存款不讓妻子知道,這些人死後,所有的存款都沉澱在銀行
裏,一輩子的辛勤積累成了給銀行作貢獻。
有些人雖然擁有許多財產,但這些財產不得不和怨敵盜賊共同享用,或者成為引發爭論之
因。
佛經中說:“須知世上有為財,水火盜賊俱可奪。”錢財是眾矢之的,強者會強行掠奪,
卑者會悄悄偷走,損耗鬼等鬼神會伺機損壞。
有錢人的生活並不快樂,而沒錢人的生活卻常常充滿歡笑。律藏中說:“倘若一鳥銜肉塊
,餘鳥見後隨圍繞,如是了知欲妙過,當如犀角獨自行。”當一個人發財以後,與他有
關係、沒關係的許多人都會集聚在他身邊,會倍加“關心”他。
此外,財產還有最初積累的痛苦,中間守護的痛苦,最後無常毀滅的痛苦。寂天菩薩曾經
說:“積護耗盡苦,應知財多禍。”
《別解脫經》中說:“財富如流水。”有漏的錢財都是動搖性的,沒有什麼實質性可言,
《親友書》中也說:“知財動搖無實質。”所以暫時擁有財產時,不要認為自己會永遠富
裕,也許今天你是眾人羡慕的富翁,明天就會淪為沿街乞討的乞丐。
過多的財富還會障礙修行。
我們反復宣說了上供下施的道理,如果有些人還是不能舍財作上供下施,以後必定會感受
貧窮的果報,這就是無欺的因果。
以藏地而言,雖然佛法非常興盛,人人都信仰三寶,但經濟確實比較落後。為什麼藏地這
樣貧窮呢?一方面是因為時值福報日趨衰減的濁世,但主要的原因就是藏人的吝嗇心重,
沒有以上供下施來積累福德。
以前阿底峽尊者來到藏地的時候說:“在你們藏地,甚至沒有一個享受供施一把青稞果報
的人,簡直成了餓鬼世界。”尊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按照因果的規律,在殊勝的對境
前作小小的供養,也必定會成熟巨大的果報,如果藏地的人們曾經作過一把青稞以上的供
施,一定會比現在富裕得多,既然藏人現在非常貧窮,這說明他們沒有作過一把青稞以上
的供施。阿底峽尊者經常說藏地非常貧窮,甚至將藏地比成餓鬼世界,也許是當時印度比
較富裕。
透過阿底峽尊者“甚至沒有一個享受供施一把青稞果報的人”的語言,大家要明白,因和
果之間有放大效應,這就像“微小的種子能生大果實、少量的種子能產眾多果實”一樣。
這方面的公案非常多,我們看三個例子。
《雜譬喻經》中記載:往昔舍衛城郊外有一個婦女,一次佛陀到她家門前乞食,婦女供養
了一缽飯。佛說:“種一生十,種十生百,種百生千,種千生萬,種萬生億,而能現見真
諦之道。”婦女的丈夫聽了佛陀的咒願不相信,他說:“佈施一缽飯能獲得這樣大的福德
,還能現見真諦之道,瞿曇沙門說話為什麼這樣誇張呢?”
佛陀問他:“你從哪里來?”他回答說:“從城裏來。”佛說:“城裏的尼拘陀樹有多高
?”他說:“高達四十裏,每年結數萬斛的果實。”佛又問:“樹的種子有多大?”他回
答:“只有芥子那樣大。”佛說:“你說的話太誇張,一粒芥子大的種子怎麼能長成四十
裏高的大樹,而且每年結數萬斛的果實?”他回答說:“這是我現量所見。”佛說:“無
情法的大地尚且能成熟這麼大的果報,何況人以歡喜心供養佛一缽飯,福報一定會不可稱
量。”夫婦二人聽後心開意解,當時就證了初果。
看了這個故事,大家應該明白,對殊勝的對境作微小供養,福德也是不可思議的,而且以
供養的功德,最終能斷除煩惱障垢,獲得聖者的果位。《華嚴經》中也說:“供養諸佛少
功德,必斷煩惱至涅槃。”
此外,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曾經轉生為我乳轉輪王,當時他統治了整個四大部洲,並與三十
七代帝釋天王在三十三天的寶座上平起平坐。我乳轉輪王之所以有如此廣大的福報,這是
因為他前世成為窮人時,見到德護如來後生起歡喜心,供養了七粒豌豆的果報。
想想我乳轉輪王的公案,確實任何人都不能輕視作供養。在作供養時,錢多錢少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心要清淨。如果自己的心清淨,供養多少錢都有功德;而如果心不清淨,供養
時摻雜了煩惱,那即使供養的錢再多,也沒有很大的功德。
大家應該採取適當的措施,如為了避免產生吝嗇心,就不一定要拿很多錢作供養(當然,
若沒有吝嗇心,還是供養的錢越多,所獲的功德越大);為了避免產生傲慢心,就不要當
著大眾作大供養,可以悄悄地作供養。
《佛說諸德福田經》中說:“毀形守志節,割愛無所親,出家弘聖道,願度一切人。五德
超世務,名曰最福田,供養獲永安,其福第一尊。”出家僧眾因為具有五種功德而成為最
殊勝的福田:一、毀形,在家人化妝打扮,追求華麗的服飾,而出家人剃除鬚髮,身著壞
色衣。二、守志節,出家人遠離一切非法的行為,一心一意行持善法。三、割愛無所親,
出家人捨棄了親朋好友,這種看破放下的精神非常可嘉。世間人在這方面是很困難的,總
是放不下自己的親人,有些放不下父母,有些放不下妻兒。四、出家弘聖道,出家人一心
弘揚佛法,雖然有些在家人也能弘揚佛法,但跟出家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五、願度一切
人,大乘的出家人都是發了菩提心的,他們都發願要度化一切眾生。因此,出家僧眾具有
如此功德。
實許多人對財富的追求是很盲目的。在非洲大草原上,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幕:當一隻野獸在前面奔跑時,成百上千的野獸會毫無理由地跟著跑。許多人就像這些沒頭腦的旁生一樣,看到別人追求財富,立刻不加思考地盲目跟風。這些人應該想一想:我一定要跟著別 人去做嗎?別人買一棟豪宅,是不是我也要買?別人買一部轎車,是不是我也要買?通過思考,有智慧的人會明白,其實一個人並不需要太多的財物,如果自己的欲望超出了經濟承受能力,很可能會以造惡業的方式聚斂錢財,而且在追求錢財的過程中也充滿種種痛苦,這樣自討苦吃有什麼必要呢?
許多人說:
“我是為了擺脫貧窮,過上富裕的生活,才不斷地追求錢財的。”其實貧窮和富裕是在心
上安立的,在外境上尋求錢財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寶積經》中說:“積財雖千億,貪著心不舍,智者說此人,在世恒貧苦
。”意思是說,有的人雖然積累了許多錢財,可是他一直處於貪著的狀態,智者說這種人
恒時處於貧窮中。現在有些人已經有好幾億元資產了,但他們還是不滿足,實際上這種人
就是標準的窮人。此經中緊接著說:“彼雖無一物,安住舍離心,智者說斯人,世間最富
貴。”意思是說,有些人雖然沒有任何財產,但內心很知足,經常處於清淨的舍心中,智
者說這種人是最富貴的人。
思維上述的道理後,我們要捨棄對財富的吝嗇和過分貪求,應當合理使用自己的財富,儘
量將財富用在對今生來世有意義的上供下施方面。
當然,在作上供下施時,要根據自己的條件合理為之。為什麼這樣說呢?有些人本來沒有
多少錢,連自己的生活都成問題,這樣的人作上供下施時就要適度。如果是犛牛,它隨便
吃點草、喝點水就可以活下去,但我們畢竟是人,沒有一點錢是無法生存的。因此,如果
自己的條件比較差,首先應當保證自己的生活,然後再將餘下的錢財作上供下施。可是現
在有的人太“大方”了,有些剛來學院的人本來沒多少錢,但還要供養這個、供養那個,
最後連自己的生活都維持不下去,又不好意思天天到道友家吃飯,最後不得不離開學院。
為了作供養而放棄聞思修行的機會,我覺得這種做法不妥當。
如果現在能積累福德,以後無需辛勤也會財源滾滾。古德有“辛勤如山王,不如積星福”
的教言。
此外,如果精進積福,不僅本人直接受益,後世子孫也會蒙受蔭庇。
積福享樂、造惡受苦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因此,為了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安樂,大家應當精
進積累乃至火星以上的福德。
-分隔-
總而言之佈施的人要量力佈施,當下一定要有清淨的心
沒錢佈施的人,平常的生活也要做到少欲知足
人類就是貪,永遠都認為別人付出的不夠多,所以內心才會過得那麼痛苦
最後重複轉述這句話:
積財雖千億,貪著心不捨,智者說此人,在世恒貧苦。
彼雖無一物,安住捨離心,智者說斯人,世間最富貴。
智者離諸惡,一切皆端嚴,愚夫由作罪,舉身皆醜陋。
智者勸修善,愚夫恒為惡,寧受智毀罵,不用愚稱讚。
共勉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8-03-02 23:27:00
阿彌陀佛!
作者: goldak (金牌臥底阿干)   2018-03-03 00:35:00
阿彌陀佛
作者: denhardt007 (藍色的天空很美)   2018-03-03 02:42:00
隨喜讚嘆!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18-03-03 07:05:00
布施跟供養都不一定要用錢,當然也可以用錢,印象裡的法供養跟法布施,能自己達成佛道是最好的宮養跟布施吧?就能隨喜布施供養都是好事...-.-
作者: fred7620 (文殊師利勇猛智)   2018-03-03 07:11:00
隨喜讚嘆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niravaabhas (挨滴貨)   2018-03-03 14:19:00
很棒的見解,阿彌陀佛
作者: koalaq (忘了)   2018-03-05 14:59:00
隨喜開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