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淨土大經科註第五回-1(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8-03-02 18:35:42
本次大經科註是2018年一月於台南極樂寺開講。
講經文稿轉貼自
http://new.jingzong.org/masterspeech/show/10667.html
科目悉依淨空法師所判之科註。
=================================
  經本一百三十七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科註》,我們從第一段看起

  「講述因緣:一、蓮社授經,慈光聞法。二、華嚴啟信,決擇行門。三、專修專弘,
念佛三要: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四、流通疏註,廣結勝緣。五、遵師教誨,海外傳
燈,化解劫難,唯獨此經。六、感得經解,願海同證,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大家新年好!《無量壽經》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我們學了
不少年了。在這個之前,我們沒有看到念公的註解,我們得到的本子,是李老居士,李炳
南老居士,在台中宣講的本子。這個本子老師給我了,我看到非常歡喜,當時我就向老師
報告,我來學講這部經。老師告訴我,現在不行,緣不成熟。
  隔了二、三年之後,我才明瞭什麼叫緣不成就。是有一些人反對會集本,對會集本造
成很大的障礙。我們要講這部經,必須要跟這些人辯論,那就錯了。所以,老師教我等緣
成熟。這個緣成熟是李老師往生了。那個時候我在美國,這個消息傳到美國之後,我從美
國趕回來,參加這個活動。同時,我在美國開講蓮公這個會集本,我記得前後一共講了十
遍。李老師註得很簡單,完全是用毛筆寫在經本上,這個本子在我手上,我現在是交給胡
小林居士保管。
  到以後,在美國遇到了黃念祖老居士,無量的歡喜。在那個時候,海外,我一個人講
這部經,在國內,他老人家也講這部經,所以我們碰頭格外的歡喜。註解出來了,那個時
候非常艱難,註解的原稿是油印的,這個現在已經看不到了,那是很落後的。字還算是清
楚,我從頭到尾讀了一遍。我問念老,我說你這個書有沒有版權?他說你問這個為什麼?
我說我想翻印,你有版權,我尊重你,你沒有版權,我送到台灣去翻印。他笑起來,沒有
版權。所以我們第一版在台灣印的,印了一萬本,精裝一冊,也送了一些給念老,大家看
到無量歡喜。這是這部經最早的本子。
  現在我們用的本子,是念老的修訂本,他又花了不少時間修訂。經會集得盡善盡美,
註解也是會集的,他用了一百九十多種經論、註疏,來做註解。所以,經是會集本,註解
也是會集本,難能可貴!本子的好處在哪裡?就是每一句、每個字都有出處,都不是隨便
寫的。這樣集註來註經,大概他也是首創起始,過去我們沒有看見過。這種做法,對於現
前、對於後代,可以說是非常負責的態度。讓大家遇到了之後,深深感到親切,如同面對
面談話一樣。讓我們增長了信心,沒有懷疑。
  這以後,我講這部經,就用念老的註解,先後講過四遍。今天這一遍是第五遍,前面
我叫第四回,這是第五回。我發願,在這一生當中專修專弘,修學依靠這部經、註子,弘
揚也是這部經。講經教學五十九年,這麼長的年歲當中,自己不知不覺老了,今年九十二
歲。體力,外表看起來好像不錯,裡面可能有問題,我自己還沒有嚴重感到,但是氣力不
足,這是諸位能夠很明顯看出來。所以講經,我試試看每次講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後面
中氣不足,接不上來。這給我警告,警告什麼?要趕快培養能講《無量壽經》註解的同學
,出家、在家都好。希望大家發心,為什麼?這部經太難得了。
  我在因緣,寫了六條,「蓮社授經」是台中佛教蓮社,李老師這眉註的本子,在那裡
給我的。「慈光聞法」,台中慈光圖書館,老師沒有講這部經,這個聞法是大小乘一切的
經論。我在台中住了十年,也就是跟李老師學講經,還算有一點成就,我非常感恩。學經
教,我可能是台灣第一個,有明顯的成就。有人學成,有人沒學成。
  我在台中的時候,我還邀來兩個同學,介紹給李老師,希望我們有三個人跟他學。可
這兩個人學了不到一年,就離開了。他們說,老師講經的進度太慢了,一個星期只講一次
,浪費了我們很多光陰。這個話講得沒錯,但是,我們如果把這個因緣放棄了,誰肯教我
們講經?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所以,同學們離開了,我一個人留在台中,堅持到十年。也
是我跟老師見面的時候約定的事情,我說我至少希望能跟老師十年,十年才離開。
  十年當中也講了不少經,我記得我是在臨濟寺出家的,台北圓山。第二天還是第三天
,白聖法師就來找我,他辦了個佛學院,叫三藏學院,在十普寺,要我到他這個三藏學院
去教學。所以我可以說是出家第二天就上講台。講經教學五十九年,明年就是一甲子,我
也想到,我的講經應當在一甲子就圓滿了。以後,我希望我們的同學一個個都能夠上台,
講得比我更好,講得比我更圓滿、更契機。這是我的願望,講經教學不能中斷。
  我學佛的緣分,是跟方東美教授有關係,我認識他老人家,他是台大知名的哲學教授
。在那個年代,我愛好哲學,所以拜他做老師。我的課是在他家裡講的,學生是我一個人
,老師一個,學生一個,在他家小客廳。一個禮拜上一堂課,星期天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
半,兩個小時,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講佛經哲學,我感到很驚訝,
我向老師請教,我說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它怎麼會有哲學?方老師告訴我,他說你還年
輕,你不知道,「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從來沒聽說過,第一次,在他
家裡聽到老師是這麼說的,「大乘經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大乘經典裡面,他老人
家第一部介紹給我的,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經我也講過,沒講完,大概講了前
面五分之一。
  從哲學入門,所以我的一生,常常在國內外都說,談到佛法,我都是講佛陀教育。有
些老朋友聽到我這個講法,同意,不懷疑,很認真的接受。佛教確實是教育,而且跟中國
古聖先賢的教學,同一個目標、同一個方向、同樣的成就,那就是教學目的是開悟,不是
念死書。佛教教我們開悟,儒、道也是教我們開悟的,這就是東方的教學跟西方不一樣。
  釋迦牟尼佛如果生在中國,中國人稱他聖人,孔子一樣的。孔子如果生在印度,印度
人一定稱他作佛陀。那由此我們知道,佛陀跟聖人原來是同等地位,是一樣有大成就的人
。這個大成就,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孔子有沒有明心見性?有,你好好的念四書,
你就明白了,他大徹大悟。他們用的方法,獲得的成就,跟佛陀沒有兩樣,完全相同。所
以我們肯定,這些聖人,一家人,非常親切,用的方法也完全相同。
  從哪裡入門?章嘉大師告訴我,我第二個老師是他,緣很殊勝。方老師把佛法介紹我
之後大概兩個月,我認識章嘉大師,這是佛學家,著作等身。可惜,他的著作非常豐富,
用西藏文寫的,而且到台灣來的時候,當時局勢很緊促,他沒有能帶出來。在台灣所寫的
,晚年,少分,分量不多。我第一次跟他見面,向他老人家請教:方老師告訴我,佛教是
教育,經典是教科書,我能接受,但是不知道從哪裡入門,大師能不能告訴我,從哪裡入
門?我這個問提出來了,他老人家看著我,我也看著他,我們對看了半個小時,一句話不
說,好像入定了。其實他所要求的就是入定,你心浮氣躁,他不跟你講話。他就是看你,
讓你也看他,完全定下來了,他才給你講。頭一天,我是見面頭一天提這個問題,他老人
家用這個方法來教我。
  我等了半個小時,老人開口說話了,說了兩句話,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這
兩句話看起來好像不難懂,意思也很明確,可是我們都把它看淺了,都把它看輕了,這是
聖賢教育、佛菩薩教學最重要的方法。為什麼?為的是要我們開悟。為什麼不開悟?你沒
看破,你沒放下。看破、放下不容易,你能做到,你確實很快就有成就。
  以後,我們再念儒書,念四書,《大學》裡頭有,古時候這些大聖大賢是怎麼成就的
?我們這一對看,原來跟佛一樣的,看破,放下。但是他沒有用這四個字,他用的是格物
、致知。格物是什麼意思?放下,你能把物欲放得下,格物。致知是智慧,你能把事實的
真相看破,這個人就是菩薩,就是佛。那下面給我們講的是什麼?怎麼樣你才能看破、才
能放下,《大學》上講誠意、正心,從看破、放下起,到真心現出來。所以,我們看孔子
用的方法,跟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完全相同。我們只承認孔子是教育,那為什麼不承認釋迦
牟尼佛是教育?
  真學問不是從外面來的,外面沒有,是你自性裡頭本自具足。你要智慧、你要德行,
從你心裡面去把它挖出來,這是真的;外面學來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法叫內學,
向內求的,不向外求,這不能不知道。向外求的是知識,向內開發的是智慧,智慧是自性
本有的,自性起用,就是智慧。
==
剛好我們學完普賢行願品,可以跟上繼續學。真的是菩薩保佑。
老法師在普賢行願品最後勸告我們,經要多聽,一遍一遍聽,原本沒注意到的會注意到,
原本理解錯誤的,會恍然大悟。
以我自己讀書學習的經驗,確實如此。
更何況這幾年老法師所講的,都是六十年講經、七十年學佛的總心得,不是尋常講經。
我們比較剛讀完的普賢行願品就知道,那個味道完全不一樣,那個磁場完全不一樣。
就像佛法五味,老法師此時所說是最圓熟的醍醐味。
我們能學到夏蓮老的善本、黃念老的經註,又能聽到老法師晚年講經精華,
誰能說這不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天」?
希望大家莫要錯過,一起來學習!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pedros0605 (pedros)   2018-03-02 19:36: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3-03 05:5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8-03-03 07:3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8-03-03 21:40: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3-03 22:05: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