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無法開脫

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7-12-07 15:43:02
推 soulism: 數息是修止,止修成了才能止觀雙運.可是把觀腹部起伏,稱為12/06 09:54
→ soulism: 修觀,我不太懂,沒定力的觀,是屬於慧學的那一階段.12/06 09:55
→ soulism: 因為觀,心一定會漸漸散掉不再有心一境性,這時還要再回去12/06 09:56
→ soulism: 修止,然後再觀,這樣是止觀雙運.可是這教的方法,一上手就12/06 09:57
→ soulism: 說是觀12/06 09:57
禪修就是將心的注意力集中在固定範圍內,
如果心胡思亂想就將心拉回固定範圍內。
禪修久了心的注意力就會習慣待在固定範圍內不會胡思亂想這就是入定,
入定的時候心不會胡思亂想(例如性幻想),任何煩惱都不會生起。
修奢摩他入定時可以暫時克服煩惱(例如欲求不滿),
不過只有修四念處可以徹底斷除所有煩惱。
所有禪修方法可以分成兩大類,這兩大類就是奢摩他和四念處。
奢摩他的禪修所緣是固定不變的概念法,
四念處的禪修所緣是當下不斷剎那生滅的五蘊具有無常、苦、無我的特性。
舉例來說,當一個男人幻想美女時,
美女的外型、身高、體重、三圍、胸部的罩杯是概念法,
這些概念法沒有剎那生滅、無常、苦、無我的特性所以不是修四念處的禪修所緣,
幻想美女的貪心剎那間生起又滅去,具有無常、苦、無我的特性是修四念處的禪修所緣。
根據南傳阿毗達摩心無法覺知自己,但心可以覺知過去前幾剎那的心,
因此所謂的修四念處覺知貪心其實是修四念處的智相應善心覺知過去前幾剎那的貪心。
修四念處必須依照"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之次第。
以馬哈希四念處禪修方法為例,
馬哈希四念處禪法的主要禪修所緣是覺知腹部的起伏,五蘊的其它部分是次要禪修所緣。
修馬哈希四念處禪法時一開始只會覺知到腹部一直不斷起伏,
一開始無法清楚覺知腹部起和伏的過程中有什麼變化,
在這個階段還無法清楚什麼是諸行無常。
正念增加後會更清楚腹部起伏過程中移動的感覺不斷變化,
但會誤以為這些感覺是連續變化,
這個階段已經比較清楚什麼是諸行無常。
但無法覺知各種感覺的剎那生滅,
這個階段無法了解什麼是生滅法。
修四念處正念增強後會破除連續性的概念,
體驗到腹部起伏移動的感覺變化不連續分成很多小段,
一個移動的感覺剎那間生起又剎那間滅去,
之後下一個移動的感覺又剎那間生起剎那間滅去。
所有的感覺變化都是不連續的,不斷在剎那生滅具有無常、苦、無我的特性,
因此在這個階段會體驗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不斷覺知移動感覺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後,最後心不再覺知感覺的剎那生滅,
轉而覺知不生不滅的涅槃,體驗到涅槃的寂滅之樂。
據說這種快樂超過所有其他快樂,
因此佛經描述這個階段是"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至於修入出息念覺知氣息的入和出這是覺知人為定義的概念法,
自己必須定義入和出兩個方向,
然後不斷注意氣息的方向是入還是出。
氣息的入和出是人為定義的概念法,
沒有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的特性,
所以不是四念處的禪修所緣。
所以修入出息念是藉著專注氣息的入和出然後發展出穩定的禪相,
禪相穩定後就專注禪相進入初禪(安止定)。
在修入出息念證初禪後可以捨棄概念法出安止定,
修四念處覺知當下五蘊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
或是在證得更高的安止定後出安止定,
然後修四念處覺知當下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
如果不出安止定然後如實覺知當下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
這樣最多只能證得四禪八定,
無法證得內觀智慧和道、果、涅槃,
只有修四念處如實覺知當下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
才能證得內觀智慧和道、果、涅槃。
→ VanDeLord: 四念處依大念處經就好啦, 毀他非善, 請止12/06 13:20
你的觀念錯誤。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41
雜阿含經(一一二五)
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對佛弟子來說要想了解佛法重要的必要條件是親近善男子、聽正法,
如果只是自修佛教經典卻不親近善男子、聽正法這是錯誤的修行方法,
佛弟子修四念處必須親近善男子、聽正法、依善男子的親口教導修四念處。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6-12-06 09:54:00
數息是修止,止修成了才能止觀雙運.可是把觀腹部起伏,稱為修觀,我不太懂,沒定力的觀,是屬於慧學的那一階段.因為觀,心一定會漸漸散掉不再有心一境性,這時還要再回去修止,然後再觀,這樣是止觀雙運.可是這教的方法,一上手就說是觀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6-12-06 13:20:00
四念處依大念處經就好啦, 毀他非善, 請止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2-07 17:32:00
H大,這樣有一個問題,初學者一開始就以腹部起伏,做四念處的內觀,這樣效果會好嗎,一念是腹部起伏,下一念換成是無常這樣子會不會兩頭空,止也沒,觀也沒.傳統是專注修止成定,後再轉觀,兩個是分開修的,雖然比較麻煩,但至少會有進展.這種內觀因為沒有定力,只能算是對四念處的"思考",還稱不上是觀.曾聽過妙境長老,修止N分鐘,就轉觀N分鐘的方式,也是方便.
作者: homerungod   2017-12-07 18:30:00
達到剎那定或是近行定?
作者: tmac012004 (寂滅寂滅就好)   2017-12-07 19:35:00
馬哈希觀腹部起伏是屬於剎那定,很多人批評馬哈希的禪法 因為不是佛陀的出入息念。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 我們禪修中心學員很少不過我猜有比丘尼證得阿羅漢果 我的觀察和感覺。
作者: homerungod   2017-12-07 20:31:00
t大你好,請問能說是在哪一家禪修中心學習的嗎?
作者: tmac012004 (寂滅寂滅就好)   2017-12-07 20:46:00
MBSC的大樹禪修中心。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2-07 21:07:00
錯誤?! 我只是說四念處依大念處經就好啦,這句話有錯?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7 21:08:00
其實要證入空性(或所謂的剎那生滅) 如同禪宗講的當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2-07 21:08:00
h大引用的經文和我那一句的文字表達所錯何在??況且我若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2-07 21:09:00
b大,空性不是用說的啦 XD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7 21:10:00
就有了種種方便的法門 念佛是一種 南傳的觀呼吸也是一種 都是藉由觀察身體、或集中心念 就有可能去除各種覆蓋而開悟證空性 問題就是南傳講都講的很高 什麼剎那生滅 然後別的法門就是執一個自性在 那你觀腹部是執一個腹部在還是腸道在? 空性我當然知道不是用講的 自性光明是證入心的清淨光明 心的放大光明心的當下即是 無一法可得卻遍照虛空 我這樣講南傳又會說你執著有一個心 然後呢 持續的執著他的腹部起伏
作者: Xras (想不出來)   2017-12-07 21:19:00
v某引經典是自修來的,不是善知識教的,所以錯;h某引經典是善知識教的,所以對。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2-07 21:29:00
我知道啊~ 但是我是說" 四念處依大念處經就好啦" 這句依理依行何處有錯?我並沒有說不親近善男子? 何錯之有?希望能夠得到正面的回答,感謝指點~如果我沒有錯,卻被添油加醋說有錯,那這樣算不算毀他??你的回復引出我更多的疑問..XD"四念處依大念處經就好啦" 我有指出不親近善男子?再者,h大是暗示只修四念處就是修須陀洹道分?這樣對嗎?四種須陀洹道分如 世尊所宣說"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7 22:46:00
我是建議,你要修止就修止,要修觀就修觀,一個靜坐程序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2-07 22:46:00
注意! 世尊所宣說四種道分,我並沒有持相反意見!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2-07 22:47:00
i大,止觀本應該雙修的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7 22:47:00
這樣子效果會很差的。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7 22:48:00
你真的要修觀的話,要嘛就在入定前修觀,不然就出定後修觀。你入定時,只會觀到心一境性而已。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2-07 22:48:00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修習佛法的過程中,止與觀是必修ok, i大, 小弟無意在此與你討論這個部分~我先解決我和h大意見分歧之處 ~ :)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7 22:50:00
集中觀照一個所緣,我個人認為那還是偏向止禪的作用。另外,奢摩他成就,不是只有入定時才因喜、樂禪支而不生煩惱,而是出定後的一段時間後仍然不生煩惱,短則兩三天,長到三個月的也聽過。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2-07 23:02:00
耶~ 歪樓啊, 我先前"修四念處依大念處經就好啦" 何錯?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7 23:03:00
我個人認為沒錯啊!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2-07 23:03:00
PS:我的雙修回應是針對i大描述內容,這樣應該比較清楚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2-07 23:04:00
我沒有說心念修止的時候同時也要修觀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7 23:05:00
止與觀,我個人認為是自然就會發起的本能。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2-07 23:05:00
雙修:兩個都要修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7 23:06:00
嚴格來說,我修的道家無為法用止觀來評價的話,是不止不觀。所以,事實上還是有不止不觀的方法,但這不是佛教的教法就是了。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7 23:10:00
大念處經的重要性千百年來緬甸佛教界都知道。但是為什麼到了馬哈希尊者剛受具足戒那個年代,要找一個證果比丘會如此困難,而令他不得不四處打探名師?找很多自以為是的人的想法,肯定是馬哈希尊者不認真讀大念處經或是慧根不足沒讀懂才修不成吧。科科。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7 23:10:00
自己看經修也有問題,我真是笑了。就我用一句話歸納觀禪的核心:時時對身心變化清楚了知。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2-07 23:12:00
自己看經修不宜自解自證,要多多參訪善知識交流自修就是自修,那些什麼證啊果的,都是別人的話題而已生死自會驗證,現在講證啊果的,都還不是時候啊回h大,我看你解釋這麼多,仍是強行冠上我未言的描述啊XD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7 23:18:00
馬哈希年輕時就是自己讀經照修。修得成的話他不需要跋山涉水去尋求禪師指導。如果連馬哈希都尚且這麼做,我是不知道很多人哪來的自信心可以不依善知識就自己讀經自己修啦。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7 23:24:00
我修觀音法門入三摩地,真的就是看書修的,我沒有接受過人師傳授觀音法門。觀音法門的重點就是專心聆聽這麼簡單罷了。不過在短時間會有成效,是因為我入定的氣脈基礎早就打好了,這種方法加上契合我的根器罷了。但以前我也try過一些止禪的方法,因為沒有契合自己的根器,所以效果很差。並不是說照經修不行,而是你自己的程度問題。好的老師根據你的根器、環境及程度,依據其經驗來指點你修行的方向,會比較快很多。如果自己try就會花很多時間,甚至亂try有可能會try出問題來。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7 23:27:00
止禪自己修比較沒問題。但是要修觀禪=四念處,不依止善知識學習,還真是沒可能修得成。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7 23:28:00
止禪亂修才會有問題咧。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7 23:28:00
btw觀音法門雖然有個觀字,但是傳統的觀音法門並不屬觀禪。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7 23:29:00
我個人是對這類原理都蠻了解的,有些危險的連try都不try。觀音法門是止禪沒錯,觀音其實就是聆聽聲音的意思罷了。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7 23:30:00
沒有說要亂修啊。你怎麼會把「自己修」和「亂修」胡亂連上等號呢?自己修,一樣可以認真照經典修啊。還是你也認為那種自己照經典修四念處的人是在亂修?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7 23:31:00
照經典修,但要了解經典上有些東西是不能亂修的。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7 23:31:00
要自己讀經修四念處,當然不能說這必然是亂修,不過就是也修不成罷了。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7 23:32:00
楞嚴經有搞男女雙修的法門,你也要去try嗎?至於觀禪頂多是修不成而已,我個人認為不會有什麼後遺症的。但把止禪當作觀禪修的話,我就不確定了。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7 23:36:00
這我倒是不知道 原來楞嚴經還談男女雙修喔?鄉民都要來拜師了 科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7 23:41:00
我不知道有沒有記錯?可能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吧?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8 10:36:00
原PO不用這麼激動 我沒有說清楚 我指的是某些南傳的擁護者 沒有實修的證量卻到處批評別人的法門 至於我並不是佛經看幾部就胡扯 我講的都是自己的照見 南傳跟其它宗派沒有不同 就是從五蘊的覆蓋中找到方法進入「清淨光明心」,即自性光明。 借由觀察腹部起伏也不失是一個由觀入覺的方式 至於不能開悟的「無明」就是我說的各種物質的覆蓋 將此清淨光明心的本質蓋住了 看來你不懂無明的本質 就是把各種客觀物質當成自己才有無明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8 11:12:00
以南傳所謂的無明,其實只不過是對身心五蘊等諸法無常 苦 非我 非我所等性質無法了知。南傳不談什麼自性清淨光明的心。"心"也不過就是五蘊諸法的其中一種法。一樣有生有滅,一樣是無常 苦 非我。這一點在觀照腹部起伏來說,首先行者會透過觀照腹部起伏覺察到有一個能觀的心以及所觀的色法。然後隨著覺性的提升,察覺到腹部起伏明顯時,能觀的心也明顯,腹部起伏微弱甚至消失時,相應的觀照心也微弱或是不生,於是確定了名色互為因果。然後覺性再更加敏銳時,發現色法是片刻生滅的,觀照的心也是片刻生滅的,於是清楚了知名色都是無常苦非我。在這個持續觀照覺知諸法的當下,行者的心不被無明覆蓋。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8 11:22:00
不對 如果所謂的「了知」只是一種頭腦概念 那稍微有量子力學觀念的不就都開悟了? 他們也明白一切時空現象都是各種聚合呀? 所以這種了知只是頭腦觀念上的那麼就如同我說的 開悟不只是頭腦觀念上的了知 而是真實的突破各種聚合因素的限制 清淨光明心是巴利文不是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8 11:25:00
稍微有量子力學觀念的人,平常生活中還是一樣不了知自己身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8 11:25:00
北傳的術語喔 南傳我相信東南亞的一些行者的確是有實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8 11:26:00
修出來的 比方說阿姜查就有提過自已(丹田氣爆)而意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8 11:26:00
驗過 了知過五蘊的無常苦非我的人,就不會說出那種世間法層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8 11:27:00
照你這樣說 我如果拿刀割你 你不會痛苦囉?即使是開悟的聖者在遇到痛苦時一樣會暫時受到束縛好嗎很抱歉 以前跟我討論的水準來看 就真的只是X覺啊 根本談不上「覺性」的顯發 從頭到尾都在談頭腦的認知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8 11:28:00
一個在深觀中的禪修者,確實可以做到身苦生起時只如實知身苦而心不隨之生起心苦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8 11:28:00
你的什麼了悟 覺性增強 都還只是一種頭腦的觀察而以到底有什麼「出世」的程度在? 說是X覺也剛剛好而以不要跟我打高空 這麼厲害那你南傳的行者每天躲起來靜坐幹嘛? 就是要離開外界的干擾啊如果可以不受這些所苦 幹嘛躲起來禪修 可以去實驗嘛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8 11:31:00
真的滿可笑的,沒有觀照到身心生滅 無常苦無我的人,只能用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8 11:31:00
看是拿刀來割或者是注射毒品會有什麼反應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8 11:32:00
首先我當然認同南傳觀照的方式 再一次強調 這是對的而且像馬哈希或阿姜查這種大師是真的有開悟見性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8 11:33:00
那種如刀在割肉的身苦,是很多四念處禪修者的共同經驗,單純覺知身苦而心不苦,也是許許多多禪修者在禪修過程中親身體驗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8 11:34:00
如果是這樣那可以不用出家了 回來世俗中結婚生子看看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8 11:34:00
過的進展。沒有親自體驗過的人 只能如同外道質疑無尋無伺定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8 11:36:00
觀照中能夠堪忍身苦 能夠徹見無常苦非我 能夠不起無明,不表示離開深觀的狀態也能保持。所以說隨眠煩惱如此難拔除 只能不斷觀照 直到道智生起,徹底拔除這些隨眠煩惱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8 11:38:00
你講的很好呀 因為一離開觀察 馬上肉身的覺受又蓋住覺性的清淨狀態 所以修行才要讓自己處在清淨的環境中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8 11:39:00
至於連五蘊的無常苦非我都不曾觀照到的話,就不要拿世俗觀念來繼續做不倫不類的類比了八 科科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8 11:39:00
這種升起的道智就是覺性的顯發 雖然說覺性沒有實體但不能因此否定覺性的作用 這就是現在南傳在台灣的毛病什麼叫「觀照」到五蘊的無我呢? 就是要有亮度才能照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8 11:40:00
連無常苦非我都沒有親身觀照經驗的人 就能侃侃而談道智如何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8 11:40:00
啊 最基本你識蘊最深處的清淨光明心要能展現啊!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8 11:41:00
你可以隨便論定別人有沒有觀照到喔? 你有開佛眼嗎?在我看來你不是醉了 是毫無證量所以你這種人說的再多 也只是讓人對反感啊不是對南傳反感 而是對南傳有這種擁護者而反感道智如何有很難嗎? 最基本的清淨心而以 講的自以為高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8 12:33:00
我只是覺得吼,沒有實修經驗的話,面對實修的東西惦惦就好,扯一堆打高空自己沒有體驗到的東西來批判實修操作與經驗,這樣真的很那個。科。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2-08 12:36:00
樓上Y大說的好,可否分享一些你自己的實修經驗讓大家參考一下呢? 如果可以的話就太好了~:)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8 12:39:00
我前面都講了 你往上翻。身苦心不苦這是可以達到的,如實觀照到三法印在觀照腹部起伏是怎麼樣的經驗,也都寫了,你可以動個手指往上穴穴尼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2-08 12:41:00
"身苦心不苦"不太懂..XD 方便詳細解釋一下嗎? 感恩~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8 12:41:00
十個四念處禪修者至少七八個會在禪修過程中面臨劇烈如同刀割鑽刨的身苦。心如果苦,就會想要變換姿勢。如果能克服這關,只是覺知苦受,終將會見到苦受片刻生滅的現象。在這個時候,行者只是知道身苦,心不會被身苦牽引。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經驗當代流行的內觀禪修方法,幾乎都是以與風大相關的所緣作為業處,這類業處就是只要開始觀照 風大就會開始在身體中流竄 造成劇烈身苦。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孫倫禪法,在此時要觀照劇烈的苦受,以此為主要業處在克服苦受以後,五禪支中的喜 樂禪支會依次出現,身體的樂受出現以後,心中的樂受也會產生,除非是高階觀智行者,否則心中的樂受難以避免。但是禪修者也應該在此時如實觀照樂受,然後也會發現喜與樂一樣是有生滅相的。於是就不會沈溺於樂受的享受中。苦受與樂受都能夠如實觀照生滅以後,行者會首次進入到心的平衡狀態--中捨心生起。捨受是很微細的所緣,但一樣地付出努力去觀照後,能夠見到捨受一樣是片刻生滅的。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2-08 13:28:00
感覺好像是在論述一種道理, 不過還是感謝y大分享~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8 13:33:00
除了最後一句話還沒體驗到以外,其他都是親身體驗。苦受 喜禪支 樂禪支 捨受 生起時也不過就是那樣如人飲水自知的體驗罷惹。不過這些體驗除了苦受外也不是很容易用日常生活的經驗來形容。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2-08 14:20:00
H大,我想請問剎那定是什麼,找了網路,還是不了解.定應該是相續的心一境性,剎那生滅,怎能說是定.不太懂.在止觀修行,當修止成定,轉觀時已經是第二心,但心力仍很專注集中,就是用這個專注的力量來,做無常等觀照.這才是觀因為心力集中因此無法做"思考",所以觀的時候只能是很概念的觀,所以論上才說,要有思慧的基礎才能做修慧,不然在觀時根本觀不了.這方法的內觀,還是有用的,能常以無常去思考人生,對慧的養成是有幫助的.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8 14:53:00
南傳沒有這種"要有思慧的基礎才能做修慧"的說法,不然周利槃陀不可能證果。正念的特相是不忘失所緣,近因是相續的正念。所以當正念足夠強的時候,帶著正念的觀照心可以相續不斷地在片刻生滅所緣目標上轉起。因為所緣是剎那生滅的,所以無法發展為安止定,但是因為觀照心固定在相續生滅的所緣境上也相續轉起,而每一個剎那的觀照心都具足相應的禪支,同時因為固守所緣不忘失,而令剎那定連成一片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8 17:05:00
所謂的剎那定就是脫離「時間延續」的「當下」一切的痛苦流轉都是因為時間的延續現象所形成的意識流如果真的進入這個當下就是開悟 所以不在於理論多強而是有沒有真的證入 現在是流行先攻擊人沒有實修不然就是沒有觀照就贏了? 從頭到尾我都在跟你談「觀照」觀照不是用你的頭腦在那裡分一堆層次 而是實際的脫離五蘊的表相 最基本你的清淨光明心要先展現 才能「照見」法界的實相。 人家東南亞的行者是老老實實在入定境所以講話都是簡單直接 那裡像你理論分析一堆 但連最基本的清淨光明心都沒有證入 到底是誰在打高空?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8 17:25:00
所有禪修者所能專注所能感知都不離五蘊的範疇。不從腳踏實地的如實觀照五蘊做起,直接打高空談脫離五蘊的表相?甚至用這種打高空的概念法層次解讀去批判實修經驗是用大腦分別/分析,(不分析判斷-這可是所有內觀法門第一課就會談到的原則噢)這樣在理論與實踐上都半桶水的批判,是不是哪裡搞丑邋?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8 17:41:00
不一定喔 禪宗的當下即是就是一種瞬間脫離五蘊表相你去看歷史上的開悟者的經驗 開悟通常發生在一個放鬆的狀態中 沒有觀者存在 突然就開悟了 當然在這之前通常都經歷了很長久的實際練習 你也不必過於激動 我批評的不是南傳的實修方法 南傳的實修方法是好的 漸次的我說的是少部份攻擊其它法門執一個自性的南傳擁護者就我了解南傳有一部份人 很喜歡否定自性 用一大堆理論去分析 結果實際的修行 還不是在「覺知」自己的身體還不是藉這個覺知之性來觀照 當然我說的不是你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8 19:07:00
yogi,基本上你的那些體驗,光止禪修得好的人就能體驗到了。另外,剎那定的問題很久很久以前就討論過了,這在南傳佛教都有不認同的聲音了。止禪的效果是可以增進觀照力,有入定的經驗的人知道那個「能觀之心」的能耐。只是如果入定時觀照的話,通常就是只能觀到心一境性,頂多加上樂受,我是通常連心一境性的方法都捨掉,就只剩「能觀之心」,而所觀就沒了。所以說,修觀禪是快入定之前或出定之後修會比較好。止禪其實是最容易有所小成的法門,重點是選擇的方法要契合你自己本身的根器。止禪有所成就之後所打下的基礎,對你要修其他的法門是會有幫助的。在宗教上我本來就是雜食動物,所以看的角度才會不一樣。止禪本來就不是佛教所不共的法門,這你該承認吧?忘了「法門無量誓願學」會被歸類於大乘佛教。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2-08 22:19:00
h大,你應該很愛幫人加註解厚? 哈哈~ 反正我沒說過的不用要我解釋,這只是滿足你的說法,而不是我的表達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8 22:55:00
反正你也不必了解,因為你只需要剎那定就夠了。就請修止禪還有一點點成就的人,會認可剎那定這種東西嗎?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8 23:31:00
首先 我不管你什麼體系不體系 我先引用南傳阿姜查說的「修行的重點在使心光明,增長智慧」 就是這麼簡單不要繞一堆名相給我聽 佛教所有派系的目標都一樣 就是就是證入心的空明無染狀態 你跟我繞一堆 只是花拳繡腿剎那定就是瞬間脫離五蘊的表相 你真的進入過就知道 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你不能脫離五蘊的表相 如何「剎那」?五蘊就是整個客觀時空的運作 而覺性本身是不動的如果覺性顯發 光明顯發 自然照見五蘊皆空 當五蘊暫時被跳脫了 自然沒有時間的延續現象 就叫「剎那」從頭到尾我講的都不是理論 反而是你一直在吊書袋如果你在整個南傳體系裡只學到一堆名詞 要嘛就是你有問題 要嘛就是你的道場有問題連最簡單的「無明」就是「五蘊的覆蓋」都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你的修習體系在幹嘛 你還可以講話這麼嗆好像自己見多識廣一樣 如果南傳都像你這樣 倒了也剛好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9 09:41:00
連剎那定的內容都沒體驗過就敢大放厥詞說是脫離五蘊表相?難怪也敢打高空妄談清淨光明心囉。剎那定不過就是在每個剎那的當下於五蘊所緣如實知其特相、生滅相、共相。哪來的脫離五蘊?真的教理不熟悉 實修也沒經驗的話不要這樣用半桶水的打法惹人笑話啦乖。還好意思對整體南傳攻擊勒科科。這篇文章通篇只談觀禪的方法與教理,就是不知道怎麼會有人嘴巴吐不出象牙只好一直攻擊南傳吼/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9 10:46:00
喔,所以剎那定沒有脫離五蘊囉? 這就是你的結論?所有教派的開悟定義都是突破五蓋 照見五蘊皆空就你的剎那定講了神功十八層 結果還是五蘊纏繞?哈哈哈哈哈 那南傳根本不用戰阿 被你們自己就毀了不拍神一樣的對手 就怕南傳一樣的隊友阿哈哈哈哈哈你如果沒有脫離五蘊 怎么在當下覺知到這些?那不就變成 我用頭腦來知道頭腦的運作? 何來覺知?等於生出一個五蘊來覺知五蘊? 那又是誰在覺知呢?剎那就是觀者和被觀者的對立解除了 才叫剎那這麼簡單都不明白 看來南傳的諸隊友堪慮喔 哈哈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9 14:11:00
三學的次第是戒定慧。我以為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在定力的基礎上才有可能開展慧學。一切的世間定,不論是四禪八定、近行定、剎那定,都不離五蘊。依靠在這些定學清除五蓋的基礎上才可能如實觀照五蘊的生滅、無常、哭、非我,並一路引領至離於一切五蘊的涅槃,至此才是慧學的完成。這是佛法基礎課程,用違背三學次第的觀點來大放厥辭只會讓人看笑話的。 btw,@宜蘭人,修止禪的人一樣會有喜有樂有捨禪支,但是不會依禪支為業處,更不用說見到禪支的生滅無常苦非我等相,如果依禪支為業處,那其實就是脫離止禪業處轉修觀禪了,這就是從止禪入門的行者的修法。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9 19:47:00
如果真體會「能觀」及「所觀」的話,事實上這兩者都是第六意識。在靜坐時體會這個其實不難,如果要我舉個更極端的例子的話,就是清明之夢(lucid dream),一個是知道自己正在作夢的意識,另一個是製作夢境的意識。 另外,觀禪還是有可能入三摩地的,只是禪支缺少了心一境性,嚴格說來跟佛教說的定是不太一樣的。方法就是讓念頭自然寂滅(或是所謂的用觀力讓念頭寂滅),只是這比止禪起碼會難上10倍、100倍……當然了,又會有人說觀禪只需剎那定……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9 21:35:00
其實我從頭到尾都在談「剎那」的定義 就是所謂「當下的力量」 這個當下就是覺性的展現 才能不受五蘊干擾當然我可能一下跳太多級了會讓你覺得在打高空從頭到尾我在談的都是自己的體會 如果你懂得謙卑的話就不會用什麼「乖」、「笑話」這類的詞句來掩示自己程度不到的事實 南傳的行者通常頭腦邏輯都好 也很務實但台灣南傳一些人的毛病就是 講證量你沒有 講德性又不好 對自己體認悟不到的不夠謙卑 只是企圖用一堆名詞理論來掩示內心的固執 南傳的教導是好的 但你們要把這個招牌扛住、擦亮 關鍵不在邏輯辯証 而在內觀的深度密宗已經快不行了 就是因為年輕人都在搞邏輯辯証南傳至少還有一些很好的 內觀的方法 要長久花時間好好去深入 真正的證入清淨光明心
作者: yogi (Yogi)   2017-12-09 22:05:00
@宜蘭人,剎那定一樣具有心一境禪支。這些禪支出現時都是自知的。我是不太知道怎麼可以有人對剎那定的教理與實踐都不懂就可以信口雌黃說觀禪中的定力沒有一境性禪支啦。現在的板風都是這樣亂扯在先,都不管教理與實修佐證的嗎?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09 22:32:00
我當然懂某些南傳佛教信仰者的說法是認為只要有剎那的定力就足夠支撐觀禪所需的定力,問題是觀禪有這麼簡單就能修成嗎?如果論者認為既然只要剎那定的定力的話,那觀禪成就者照理說應該很多很多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9 23:45:00
剎那定是覺知從五蘊延伸到虛空的初步 常進入定中久而久之自然可以「照見」虛空的實相 這種照見就是智慧的展現 因為擺脫了時空的限制 等於心與虛空同等性這種空性本來就圓俱十方世界 故如果身心能夠常在定中寂靜湛然的話 自然能夠發起滲透十方的智慧
作者: yogi (Yogi)   2017-12-10 09:12:00
@宜蘭人 確實不少啊。我親近過完成十六觀智修行次第,至少證預流道智果智以上的國內外出家眾就兩隻手才夠數了。不過觀禪的困難不在於定力這一段。而在於觀禪修學一路上很多誘惑與看似挫折的經驗(假設此人精進勇猛而且能投入很多時間與力氣去禪修),這些經驗沒有老師指點是很難前行的。這還是指能真的每年去密集禪修幾十天的人。像我這樣一年只能抽個10天20天去禪修的在家人來說,問題在於回到日常生活中定根念根退失,到了下次回去至少要3-5天恢復,剩下真正能進入深觀的時間不多,能否在觀智上向前突破就是很難說的了。 老話一句,不要拿你外道定的修學經驗來揣測佛教的觀禪修學次第,這完全是懶覺比雞腿。至於一些其它漫無邊際打高空 違背教理與經驗 自己都不知道在說什麼的「超譯剎那定」,就懶得多解釋了。科科。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10 09:58:00
喔 又來了喔? 現在只要講不出個所以然 就先說人是外道跟懶覺就好了? 小乘的大絕就是這樣 先想辦法塗糞啊管你是大乘還是什麼 先一律說你是懶覺或外道 我就是正道 什麼意思呢? 一個乞丐先把所有人抹黑成乞丐 自己就是有錢人了? 從你看不我在講什麼 就表示你的判斷有問題 所以我合理的認為你所謂兩隻手可以數的那些人全部都有問題 不是他們有問題 是你的認定有問題 說不定被你認定修行有成的全部都是外道XDDDD如果你真的見過這麼多修行有成的人 結果還是這種程度這表示什麼? 第一他們修得不怎樣 第二你朽木不可雕也小乘好像常常有這種人 也許是因為他們覺得懶覺很珍貴自己也想要有 但是又太傲嬌了不想承認 只好拿來加諸別人身上? 所以我合理的推論你可能是女人? 或者是不太像男人的男人? 然後被你認定修行有成的人也類似?你連我的話都聽不懂 還可以認定別人的次第? 早早睡吧
作者: yogi (Yogi)   2017-12-10 17:33:00
樓上很有事。稍微有在發摟宜蘭人文章的都知道他是依循道家的修行路線。這對佛教來說當然屬於外道。不區分外道內道,無法開展擇法菩提分,離智慧的開展就很遠很遠惹。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10 18:11:00
你區分的方式很怪 照這理論觀腹部起伏也算外道啊以大乘的教義來看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怎麼會住在腹部?區分是不是外道 應該以「空正見」或「見性」為基準吧或者南傳講的四念處 北傳的三法印 有否違背為主吧?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10 19:39:00
其實以道家角度來看,南傳佛教直接修觀禪的問題很大,因為沒有氣脈基礎,也沒有止禪基礎。比較適合天縱英明那種資質的人修習。這是我的看法。 靜坐的話,我是先修道家的練氣法門,再修我這派不止不觀的道家無為法門,後來有修佛教的止禪(觀音法門)得三摩地之後,最後還是回歸我這派的不止不觀的方法。
作者: yogi (Yogi)   2017-12-10 21:52:00
See?這就是佛教導的定禪觀禪與外道定不同的地方囉。佛教不談氣脈,智慧的開展也與氣脈無關。而觀禪是佛法所不共外道的,道家等諸多外道都不見五蘊的生滅與無常苦無我,卻要去妄自揣測觀禪怎樣修得成怎樣修不成,那與不曾看過大象,以為大象如同柱子、管子、扇子的盲人有什麼不一樣呢?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10 22:02:00
止與觀是心的本能,你別以為一定得非用觀禪修才成。我二十歲左右就有三摩地的經驗了,就脈輪自動開啟。只是後來修止禪的經驗,讓我更確定三摩地是氣脈因素也占了很重要的因素罷了。不止不觀的方法應該是難度更高的方法,當然目標也不同。不談氣脈,一種是因為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歸納;另一種是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印度瑜伽及藏傳佛教基本上是採三脈七輪的氣脈理論。中國道家丹鼎派主要是採奇經八脈的氣脈理論。兩者還是有共同之處。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10 23:38:00
佛教不談氣脈不表示氣脈不存在 佛教也不談物理學啊原始佛教也不談什麼覺知腹部啊 要你直接觀心成道方便法是各種契入空性的有為法 南傳喜歡觀察呼吸漢傳喜歡念佛訓練意志力 藏傳透過氣脈明點淨化心與氣只要合於「三法印」就是與佛心相應 佛法本來也是虛妄是因為各種根性而延生出來的 若見性 何來一法可得?
作者: yogi (Yogi)   2017-12-11 10:09:00
"別以為一定得非用觀禪修才成"-->事實上就是只有佛陀發現毘婆舍那這條通向道果涅槃的道路。這就是佛教不共外道的東西。觀禪的重點在於觀照到五蘊名色的生滅無常 苦 非我 這些在佛陀的教法以外,是沒有其他人發現也沒有人這樣教導的。至於氣脈是否重要呢?五蘊的無常 苦 非我等共相是一直都在那邊的,並不是什麼氣脈開發以後才出現或者才能觀察到。如果是這樣的如你說非得要氣脈開發才能夠修觀禪,那麼無從解釋為什麼周利槃陀為什麼掃個地就可以成就道果,也無從解釋經典中那些在傷病交迫中證果的故事。照佛教戒定慧的修學次第,要作觀的基礎是降伏五蓋的定力。五蓋之所以稱為"蓋",是因為會障蔽心的覺知。所以只要降伏五蓋的定力,就已經能夠如實觀照五蘊了。而五蓋的降伏與氣脈的開發沒有關係。真的不要拿你外道定的經驗來擅自揣測佛教的觀禪R至於另一位,我真的只能說,多讀點書或者多想清楚自己在講什麼再來批吧。從頭到尾觀禪的重點都不再呼吸或腹部上下,而就是在覺知五蘊的無常苦非我R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11 10:54:00
我這些都不是看書或想清楚得來的 而是在「照見五蘊剎那生滅」中體會到的 如果你想明白實相 不是一直讀書或思辯 而是要有足夠的實修證量 所以我建議你如果從書本中或那位你認為的大師中學到的理論 與我有衝突 就把那些垃圾丟掉 否則你永遠不能見到「剎那」的「實相」至於氣脈 我懶得跟你解釋 因為你沒有這個條件…南傳的阿姜查在「靜止的流水」中提到,自己丹田氣爆後意識與物質分離的過程。 那個其實就是氣脈的作用 氣脈與開悟不一定有關 但是氣脈不通 一定不能開悟身心裡的氣脈堵塞一堆 意識就被困住了 可以「照見」剎那? 我建議你學習一些漢傳的行者 對不懂的事情要謙卑雖然你們覺得這樣很迂腐 但是通常他們這種態度最後才會開悟 老實面對自己的程度 還有自己被理論綑綁的事實先學會這一點 再來談修行 否則你此生很難有所成就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11 12:37:00
不要為辯而辯。氣脈主要是跟止禪成就有關,但觀禪成就者如果氣脈完全不通的話,跟枯禪無異。呂洞賓:《敲爻歌》:「……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
作者: yogi (Yogi)   2017-12-11 14:59:00
佛教三藏從來沒有哪一段講到觀禪成就者氣脈不通與枯禪無異。這只是一個道家修行者自以為是的類比,不是佛教的實修教理與經驗。阿含經提到一位病懨懨的比丘,病到快葛屁了,他的同修們就跟他說你要想想佛陀怎麼教你的R不要沒有證悟就葛屁惹R 後來在同修的策勵下,他如實觀照當下五蘊,證入了解脫。在這段經文中根本沒有提到什麼氣脈相關的色蘊變化,只說他如實觀照色受想行識就證悟解脫。一個病懨懨的色身是很難維持安止定的禪那的,那為什麼這個病比丘還可以病中得解脫勒? 代誌當然不是像道家人想的那樣簡單嚕。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11 17:44:00
就道家的角度而言,就是這樣子唄。你說道家守屍鬼,道家還說你陰靈咧。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11 18:04:00
那是不得已的教法好嗎? 理論上來說你就算是吸毒犯吸到死前的那一天也有可能因為遇到明師而開悟。但你覺得從年輕時就重視身心健康的人,開悟的機會比較大還是你講的那種極端案例? 氣脈就只是一種身心健康的方法如果身心健康不重要,你南傳行者幹嘛整天躲起來清修?不是說跟佛扯上關係就表示你那一派很厲害 從道家的角度來看 南傳行者頂多就是鬼仙的程度道家認同的是大乘那種水準 自性光明普照十方的程度有到這種程度 才有資格說氣脈明點不夠層次從現代物理學的角度來看 宇宙萬物本身就是能量的運行如果你沒有辦法提升能量的精純度和維度 就是鬼仙程度的開悟 所以為什麼密宗的無上瑜伽續最後講的是氣脈明點 最基本你自身的能量要能放光 否則只是意識在空轉氣脈明點不等於開悟 但身心不能放光一定不開悟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12-11 18:16:00
南傳佛教那種純觀的論點,是說服不了道家丹鼎派的人。但真厲害的人,氣脈還是會打通的,練不到家的人,當然不通。只是純觀的修法本質上是極難對氣脈修煉這方面有幫助的。所以,我才說有天縱英明那種資質的人,直修純觀的法門,才有可能成就。一般人修純觀,可能修一輩子,連氣機都不會發動的。煉氣的命功有命功的修法及特色,煉心的性功有性功的修法及特色。純觀那種東西,如果按道家一般的次第,大概會擺在最後了。
作者: yogi (Yogi)   2017-12-13 02:22:00
科科,原來另一位也是個外道和稀泥派的,難怪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13 17:27:00
好啦好啦 這樣想讓你開心就好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