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類] 學習《攝類學》的利益 - 修習智慧的資糧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3-24 08:27:37
佛法的修行,以「基、道、果」建立,「基」是對於萬法的認識(對境、有境、二諦
的安立等),「道」是認識後採取的修行(地道的所修、所斷),「果」是修行的成就。
「基→道→果」是修行的次第,需要依靠正確的「聞思修」。
心對於法(萬法)的認識(所知、有、所量、成事、境、法、存在等是同義詞),境
上對於世俗諦的層次認識不清楚,無法進趣勝義諦的層次,世俗諦上的層次認識錯誤,連
帶的也會對勝義諦的層次認識錯誤。
心認識對境(所知、有、所量、成事、境、法、存在),可從不同分類角度趨入:
一、常法與無常法;二、一與異;三、自相與共相;四、勝義諦與世俗諦;五、顯現
法與隱蔽法;六、成立法與遮遣法;七、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學習《攝類學》幫助我們建立與打開理路的深廣度。對於一個法,從其──1.名相、
2.定義、3.事例、4.分類──掌握內涵,並且透過──1.法性之理→2.作用之理→3.觀待
之理→4.證成之理──了解通達,對於佛法有精準的認識與正確的思惟辨析,能幫助心胸
寬廣開闊正住具慧,如此在修行上自己能抉擇正見,才有正確信心,不只是隨人云亦云。
心對境不了解,容易以自己的知見產生非理作意引起煩惱,因此對於境的體性第一步
要先認識。心對境不認識錯誤的部分,就會產生顛倒識,對於境的體性不了解,以非為是
、以是為非,錯誤的想法很容易連貫生起。
不論是持戒、修定、修慧,對境的體性都要很清楚。在基礎上對境不了解,就沒辦法
通達空性的內涵,沒辦法通達空性的內涵,就無法得解脫與成佛的近取因。因此對境的認
識十分重要,如理思惟觀察抉擇,才能增長智慧、長養福德與智慧的地道功德。
增上、解脫乃至佛陀的果位,觀待因緣的成辦。成辦解脫乃至佛陀的果位,近取因是
無我空性慧的智慧資糧,俱有緣是十善業道、四無量心、大悲心、菩提心的福德資糧。
學習任何法類,必須透過聞思修三慧的增長。透過正確的聞思修,有無錯謬之福德分
與智慧分,才能證得增上、解脫乃至佛陀的果位。對於一切法類,不論是菩提心方便分的
法,與空正見智慧分的法,學習攝類學能夠讓行者具有正確的如理抉擇能力,幫助地道功
德增長。透過觀察抉擇慧,如理思惟觀察抉擇,是佛法根本實修之道。
《攝類學》是佛教邏輯的初階訓練和因明的啟蒙教材,其目的在透過因明推理的訓練
,來掌握佛法經論中,重要名相的定義、同義詞、分類、實例、三句四句關係等,是奠定
學習《四部宗義》、《中觀》、《毗缽舍那》等的基礎,也是訓練觀察思惟的最佳工具。
參考網址:台北市藏傳佛典協會(Tibetan Text Society)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