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禪修是為了保護自己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3-01-30 21:14:40
看到一些社會新聞深深覺得禪修還是太棒了。
很多都是受害人無端被傷害的新聞,的確如佛經所說是五濁惡世。
我們有時會被傷害,甚至有時候傷害別人的正是我們。
禪修如果真有修的話據阿含經經文描述會比較受到高等守護神保護。
到菩薩等級更不得了,無法他殺也無法自殺。不過菩薩境界有些描述超過一般人想像,
很難相信就是了。開悟者自古以來就極少,菩薩境界是真的太稀有了。
我常說這社會愈多人修行愈好,好人會愈多,整個社會才會穩定。
常常宣揚善法,勸人向善也很好,但我覺得真有專門修習四聖諦到達阿羅漢的出家尊
者也很重要。至少阿羅漢就活生生出現在眼前,比佛經中的故事實在多了。
重點是哪天我們自己遇到意外或蓄意傷害或重病死亡,也是可以往生好的去處。
壞人就讓他自己往生到三惡道不需要同情。有些人就是要遇到業力懲罰才會悔改
,有些人就是要去坐牢而且要常常坐牢才會悔悟。坐牢出來後一犯再犯的情事也都
有。
看新聞節目有些殺人犯要真的有受害者怨靈糾纏才會有悔改心。有些甚至跟旁人炫耀
自己的惡行。
所以拜託不要跟我說甚麼慈悲心要救度地獄眾生,要下地獄也不是普通人能去的。
很多人都在宣揚世界多美好,是自己的內心汙濁才覺得世間汙濁,活在自己的同溫層
倒也很美好,說實在也不忍心去戳破那種夢幻泡泡。我覺得這種人才是根本不食人間
煙火的人,才是真的會文過飾非的人。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隨喜)   2023-01-30 22:43:00
我稍微能夠理解U大你的心情,作為佛弟子,我並不樂見那些悲傷、沮喪、令人心灰意冷的事情,內心的徬徨、恐懼,想到就徒增煩惱,刺激自己的惡業。有的時候,我也難免自暴自棄,反正我就是逃不出這個五濁惡世,我也犯過錯,但我仍然也會怕惡報、苦果。討厭的自己、不完美的娑婆世界,但是,如果還能讓佛菩薩的光輝、善念與慈悲心照耀眾生,「只要再來一次就好,喚醒奇蹟吧」,有時難免不切實際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3-01-30 22:59:00
菩薩有52個位階,初信菩薩不難吧!越往上則是等比級數困難度上昇。這個社會凡夫位菩薩很多,但要到登地菩薩才算聖人。而初果聖人相當於三地菩薩。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隨喜)   2023-01-30 23:00:00
地幻想著諸佛菩薩的美好。https://youtu.be/_5FNx1ngA38?t=36不過,我也覺得這個五濁惡世讓人生病許多殘酷、不慈悲的事情,讓人感到痛苦https://youtu.be/KpRQFNO8I_E?t=14402
作者: bc030021 (daily)   2023-01-31 00:14:00
苦(苦),集(苦的因),滅(苦因的消失),道(滅苦因的道路)某些東西看起來很值得抱緊珍惜,例如美醜優劣高下產生的想法與看法執著,是苦因,我認為會讓你連初禪都難以到達
作者: thugf (cute)   2023-01-31 00:50:00
從頭著相到尾
作者: bc030021 (daily)   2023-01-31 00:54:00
那些犯了重罪的人都是因為邪見執著難拔,無法拔出,有些現世報,有些後世三惡道報,離初禪天甚遠,可能連人都無法做。我們自己有時也會有惡行不正念我們自己也要懺悔,修正自己的觀念,除了避免被那些惡人傷害身體,也要不受那些惡人影響自己心靈的平靜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顧錢多離家近)   2023-01-31 07:47:00
我已經認清台灣客觀環境,不太想跟大眾勸說了只有碰到有救的才會說台灣的文化,集體思考,大環境不佳多數人價值觀扭曲其實真正邪惡的人少,多數人盲從社會氛圍,把邪見當作基本觀念....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3-01-31 09:45:00
難易度排序應該是,初地(大聖人)>初果(聖者)>初住(賢者)>初禪(禪修有成的凡夫)>初信(剛入門的凡夫)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隨喜)   2023-01-31 15:46:00
我也有罪業,也會怕遭受惡報、苦果。承蒙阿彌陀佛悲憫,極樂淨土也是我等末法時代佛弟子心裡寄託希望的所在。在《遊戲王》的〈王之記憶篇〉,琪莎拉也由衷向賽特勸解:"塞特大人,不要被內心的黑暗所束縛。",解救塞特。《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釋迦世尊、阿彌陀佛 大慈大悲文章代碼(AID): #1YPiL2xv (Buddha) [ptt.cc]該篇文章標題為「[討論] 修行可以到天界或解脫 」板友FHShih在底下的留言區推文,建議Uguar要慎思其實我也要懺悔,我有時也難免貪求福報,可是,佛菩薩的功德和智慧,才能真正將我們從「無明」、「痛苦」解救、、讓「心」得以沉澱,乃至於讓我們的人格昇華、成長。https://youtu.be/uLSZZS3NnL0第一段歌詞的最後一句「世界的眼淚 將會沉睡」《雜阿含經》第983經 人們流淚甚多,過於恆河及四大海《法師不設限》SP-01 佛陀有教你不要愛嗎? Feat. 咪咪《法師不設限》EP.80 新春大吉祥,祝福世界充滿愛~大家知道在佛教中,愛除了有時被拿來敘述一些我們煩惱的根本之外,很多時候也是正向的,這一集就讓我們一起來讓生命充滿正面的愛吧~https://youtu.be/ZcYxdLTcGvA?t=1246小咪送給Sonic手鍊,Sonic一開始不想戴,後來經歷一些事,Sonic竟然自己戴在手腕。聽說,悉達多喬達摩太子聽到耶輸陀羅夫人誕下羅睺羅的時候,悉達多太子說:"羅睺羅誕生了,枷鎖現前了。"「羅睺羅」可以翻譯為「圈套」,意思是,悉達多太子覺得被這份羈絆給圈住、套住了。Sonic被他與小咪的這份情緣給圈套了,悉達多太子也被耶輸陀羅夫人、他們的孩子羅睺羅給圈套了。https://youtu.be/np-YYwm_S_Q?t=48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顧錢多離家近)   2023-02-01 02:03:00
我還是建議你 多跟台灣的人接觸 你就知道我的無奈我已經不要求自己修那麼深 因為環境根本用不到台灣人絕大多數評價你 不是用修養 而是用錢權....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3-02-01 02:09:00
哈,Apttuser也太可愛。覺得各位啊,聽小弟一句勸,從九諸心好好修奢摩他開始吧!當初央掘魔羅也是個十惡不赦的殺人大魔頭,也是在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下證阿羅漢果位了。過去我在讀書的時候也是整天吃喝玩樂,幹一堆狗屁倒灶的事情,但如今回頭一看,竟然能改變向善這麼多。因為我對你們的佛性有信心,所以我對各位非常有信心啊!*更正:九住心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顧錢多離家近)   2023-02-01 02:24:00
會來佛版的修行不會差到哪邊去 問題在於這是一個小板 我們是台灣的絕對少數這幾年積極入世 不要說善 規規矩矩做事對台灣人來說都很困難了ZZ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3-02-01 12:14:00
禪修境界很難比,但難易度感受的出來。菩薩道很難是共識,但是入門檻沒那麼高。民國後佛教開始復興,很多自稱佛教大師講經論典嚇唬人。讓人不敢禪修。還有人說初禪呼吸停止,佛經明寫呼吸停止是四禪境界。還有說初果很難,連往生欲界天也很難都聽過。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隨喜)   2023-02-01 13:53:00
謝謝gogolee 的讚美,然而,我也有可惡的地方,自己有不少軟弱(缺乏勇氣適當地護法)、罪業(對不起)我在YouTube聽過淨界法師分享,他在佛學院,如果能夠包容學生,是理想的狀況,不然學生被寺院、僧團趕走,可能心裡也難過。他也說,不要太過於挑剔善知識的毛病,我們到了末法時代,這些所謂的天下弘揚佛法諸大善知識,本身的資糧可能都有欠缺。這個地方就有問題了,就是說我們在學習佛法,我們本身要多一分的包容!因為我們個人的業力,福德淺薄,目前還沒辦法直接拜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做師父,他們的福德、資糧都很圓滿,我們聽他們說法,就覺得很輕鬆自在(少了幾分障礙)。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3-02-01 16:02:00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喩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總之還是好好的修,把自己點亮,再走入人群照亮別人,將他人的佛種也點上燈,燃燈起來,就會像漣漪一般擴散出去,要改造這個世界成為淨土就會更輕鬆啦~順藤摸瓜,老實的實修證入,自然會找到自己的不動金剛心,外界根本無法撼動你的心。用此不動金剛智,就像拿燈入暗室一樣,黑暗根本無法復存。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隨喜)   2023-02-01 17:36:00
《尊貴能斷的金剛大乘般若波羅蜜多經》印象中,B大曾推薦《當和尚遇到鑽石》這本書,我今天剛好在台北國際書展遇見這本書...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3-02-01 18:49:00
https://i.imgur.com/7V2yAHW.jpg圓覺經中,普覺菩薩問欲修行應要找誰?佛陀說要找善知識。此善知識是有嚴格標準的,最重要的事是要有正知見,心不住相,且不是教聲聞緣覺法的,身陷塵勞中(世界中)但心清淨,示有諸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善知識也會犯世間的錯)但讚嘆梵行,若能求這種人必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若我們認定了善知識,不需要去看他有沒有犯錯,只看他教我們的法。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隨喜)   2023-02-01 19:19:00
謝謝devil0915,也許我們(社會大眾)也對「善知識」好苛刻,我們凡夫常認為「既然是善知識,就應該要用高標準來要求」,但我們卻又常常「軟土深掘」,只敢去麻煩那些好講話的,對於那些不講理(甚至動不動就用暴力來威脅對方)的人,我們卻不敢跟他們正面衝突(因為害怕這些惡緣,可能會讓我們無量劫以來的罪業現前,遭受意料之外痛苦的果報),聖嚴法師也分享過,他也比較習慣去麻煩那些比較好講話的人,指正他們,對方還可能感謝你(願意指教的人);如果是ㄧ些難以接受批評的人,你對他們有所要求,他們可能還會有所反抗,法師他也不方便「硬幹到底」。我們有時對「善知識」以不合情理的嚴苛要求,卻不敢對ㄧ些「惡知識」、「外道」、「魔王」苛責,因為怕情況惡化、衝突愈演愈烈,只好先「讓步」,讓彼此冷靜,大不了就迴避這個惡因緣。就像世尊當初迴避提婆達多,提婆達多挑釁質問佛陀「難道你怕我嗎?」,佛陀回答「不是害怕,我只是不想用無意義的辯論來跟你發生不必要的爭執」,畢竟釋迦文佛有大慈悲心,為眾生著想。https://in.pinterest.com/pin/245586985920164867/這個連結的圖片,出自於《One Piece》電視動畫的時代劇特別篇〈魯夫捕頭傳〉,劇情的設定是「與主線劇情無關的平行時空」,索隆變成和尚化緣,城裡在發放糰子,還有一顆寶物在其中一份糰子裡,索隆來蹭飯吃,吃到一半就咬到硬物,真不巧,其他人都在搶著要寶物,索隆吐出寶物,好像是一顆鑽石(印象中啦),氣得將寶物扔出城外XD我覺得,索隆這個角色的人設,與摩訶迦葉尊者有幾分相似在《One Piece》的主線劇情,有位女孩拿自己做的飯糰給索隆充飢,可是「鎮上掌權的上校-蒙卡」的兒子-貝魯梅伯把飯糰踩在地上(不知道原因的人,可以去查查看XD),女孩很傷心,後來魯夫/路飛(Luffy)和克比來了,索隆請他們幫忙將地上的飯糰塞到索隆嘴裡、吃完飯糰後,再請他們幫忙轉告女孩「他把飯糰都吃完了,很好吃」,女孩聽了很高興,覺得「做這份飯糰的心意」沒有白費。摩訶迦葉尊者也曾向貧窮、生命將終結的老婦人行乞,托缽接受老婦人的洗米水,即便老婦人的洗米水可能不是很衛生,但迦葉尊者也不嫌棄的接納,並且對老婦人說「最重要的就是這份心,擁有施捨之心、有那個幫助別人之心的人,就不是窮人了,有羞恥之心、敢反省自己的人,就已是求道的人,現在的妳,就是信佛的尊貴之人了!」,並且感謝老婦人的布施,讓他飲食、恢復體力,能有「活到明天的力量」。不過,索隆的人設在《One Piece》的第一部跟第二部有點不太一樣,在第一部比較像修行人,相應摩訶迦葉尊者的苦行(頭陀),至於在第二部,被設定成有點像「武癡」了囧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顧錢多離家近)   2023-02-02 07:51:00
對 這個社會太糟糕 但就只是客觀評論而已 處事還是要寬和包容 懂得該硬的時候硬 還是能生存好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3-02-02 21:43:00
圓覺經是沒有梵文本的,譯者是中國人,且譯出過程不詳。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顧錢多離家近)   2023-02-03 10:48:00
本來善人就容易親近善人 但這個時代很多人實際非善而是偽善而不自知 所以有些"善人"相處起來很麻煩這不是善是錯的 而是這個時代真正的善人善知識太少很容易往社會氛圍共識價值觀走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隨喜)   2023-02-03 12:30:00
https://bestzen.pixnet.net/blog/post/67375326然而,在世間法的方面,其實不只佛教團體,有些基督教、天主教的牧師,也有熱心奉獻給社會的人。至於佛教界,不見得是那些有名的大山頭,有些個體戶、小寺院,也有付出一份心力、有他們的功勞、貢獻。海濤法師曾分享文殊師利菩薩的<吹肉往生咒>,雖然我們福報夠的話,最好茹素,可是如果福報不足、外在環境條
作者: wiselylooser (失憶兼失敗)   2023-02-06 14:22:00
禪修就是吃飯工作睡覺,做好自己的本分,不逾越法禮規範,時刻反省,哪裡那麼多的時間抱怨,真的在「禪禪修就是吃飯工作睡覺,做好自己的本分,不逾越法禮規範,時刻反省,哪裡那麼多的時間抱怨,真的在「禪修」?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3-02-07 09:18:00
禪修是止和觀。不是吃飯工作睡覺。那個叫做生活禪,不是禪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