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未曾有因緣經。飲酒念戒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11-13 19:10:29
最近看了佛說未曾有因緣經,提到了酒戒的事,覺的蠻有趣。
說某國太子向佛提及五戒中的酒戒難以受持一事,怕這樣會有什麼大罪過。
佛就問他,喝酒時,有犯什麼大惡嗎?
太子說沒有,因為大家一起喝酒時身心愉悅,不起惡心,且飲酒之時,還念念不忘這是五

之一,也不敢太放逸了……
佛聽了之後就稱讚太子,說他已得智慧。如此行者,終身飲酒,無過也。
@
另一個故事,說一個國王因肚子餓,下令御廚煮好吃的來,御廚一時動作慢了煮不出來,
國王
肚子饑餓,一氣之下就要殺御廚。
王后知道後,馬上辦妥好酒好肉,還帶了一些伎女去唱歌跳舞,陪王飲酒。
王后原本是守五戒的,為了要讓國王開心,也是破例喝酒。還因此救下御廚的命。
佛聽了後,說,如此犯戒,得大功德,無有罪也。
就是說,王后也是有智慧之人。在智慧的思索下權衡輕重得失,雖是犯戒,也是有功無過
……
@
可見重點不在戒,而在慧。
所謂戒定慧,戒定慧,最終目地還是要開慧呀!
禪定的功夫再高,最終目地還是要開慧呀!
@
除了未曾有因緣經,最近還看了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整部經到了最後,再三強調的就是「……當修般若波羅蜜」。
所以……大家都懂了吧!
@
酒的話我本身是十多年沒喝了,但與五戒什麼的無關,單單就是個人不喜歡。
與其喝酒,我還比較喜歡汽水。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11-13 20:22:00
其實是酒戒的性質和另四戒不一樣。它是後來才加上去的,不是性戒。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顧錢多離家近)   2022-11-13 22:19:00
誠心討教 佛有明言酒戒和其他四戒不同?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11-13 22:20:00
前陣子聽某法師講經,他提了一個狀況,發生戰爭,上戰場了。殺戒主要是不可殺人,那敵人殺不殺?酒戒和其它四戒有何區別我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有了智慧後,便知何時該喝,何時不該喝及該如何喝。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隨喜)   2022-11-13 22:34:00
酒戒是因應當代社會文化背景而制定的戒律,屬於遮戒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11-13 22:47:00
個人淺見是這樣,最終目地是開慧。有了智慧後,在什麼狀況下要不要開戒,都交給智慧去決定。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顧錢多離家近)   2022-11-14 13:39:00
所謂的遮戒和其他四戒不同,佛陀有清楚的說過嗎?我個人是贊同 陷入戰爭當然不得不防衛自己 適當的飲酒也非壞事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11-14 15:46:00
那位法師也是說上戰場的情況還是要殺,但他特別提了一下,不要當成殺人,當成殺魔鬼就好。算是一種心理調適吧!性戒、遮戒這個原本我都不知道,昨天看了維基百科才看到,所以佛陀有否清楚解說則不知。之前聽另一位法師講戒律,他是說戒律有開有遮,於是當看到家中被一些小蟲子入侵時,還是可以開戒的,當然會有業,只是罪很小。至於淫戒,相信大家都知道這非單指女色,而是指貪多,貪多就是淫。所謂的貪淫嗜酒,指的應是酒喝太多了,可算是同時犯兩戒。前陣子買三合一咖啡,原本打算買兩包,發現特價後一口氣買六包,第二天又買四包。認真來說,也算犯貪淫……省下來100多塊錢,想說大雄寶殿那的師姐常常給我東西不太好意思,最終決定買巧克力給他們,就差不多用光。XDD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顧錢多離家近)   2022-11-15 10:11:00
戒律我也了解的不多 只知道不是硬板板的死守 也不是隨便亂放逸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11-15 10:39:00
隔壁版kissung大今天的貼文有這些:一切法門,都以戒為先。但戒定慧三法不能偏廢,要三法圓融,才得無礙。持戒若不明開遮,不通大小乘,不識因時制宜、種種妙用,死死守戒,固執不精,成為錯路修行。三學圓明,才得上上戒品。打坐應是修定,我自己坐時,偶而都會想,午飯吃什麼?或冰箱有什麼可吃之類……想到這些時自己也會覺的好笑,怎麼這念頭會跑出來。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11-15 12:26:00
貪吃不犯五戒。不邪淫戒沒有貪吃這項。重點在定沒錯,但戒是基礎。由戒生定,由定發慧。不持戒你定不住;定不住你慧生不出來。除非你走慧解脫的路子。但慧解脫阿羅漢也只是沒修定而已,戒律還是得守的。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11-15 13:55:00
沒記的很清楚,經中貪吃那個是在說,因為一天只吃一餐結果一些阿呆就一餐拚命吃,反而無法消化生病了,也是很好笑。戒不用死死守,但還是要守。慧沒出來前,還是死守為宜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顧錢多離家近)   2022-11-15 17:27:00
慧解脫阿羅漢不用修定?我還以為戒定慧是都要有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11-15 17:45:00
應該還是要啦!假設定慧等持是各50%的話。慧解脫阿羅漢至少也要70%慧+30%定。不然一個人毛毛噪噪的能有慧?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11-15 18:28:00
http://old.ddc.shengyen.org/mobile/text/10-11/312.php聖嚴法師說慧解脫不須經過修定貪吃對身體不好,但和邪淫戒沒半毛錢關係。一日一餐是佛為出家人制定的過午不食的戒。叫非時食戒。居士只有在八關齋戒時才需守這個戒。你找不到任何一部經,律,論有寫貪吃犯淫戒。也沒聽過有法師這麼說。應該是你自己發明的。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11-15 20:40:00
好啦!貪吃不犯淫戒。搞的學佛連多吃一碗飯不行也不好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2-11-15 20:42:00
多吃一碗沒關係啊,沒有起煩惱就好,何來貪呢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11-16 07:57:00
剛好相反,學佛對戒律正解,才能多吃一碗麵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顧錢多離家近)   2022-11-16 22:30:00
雖然我是由法鼓山啟蒙學佛法 但聖嚴師父講的也要有佛經的依據....法師有說過是出於哪部經典嗎?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11-17 01:02:00
超多經論都有的。雜阿含第347經有提到比丘未證初禪,却說我是慧解脫也。你怎麼會有聖嚴法師可能會亂講話的錯誤知見?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11-17 09:20:00
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原來「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是修定。「獨一靜處,專精思惟」就定慧等持,止觀雙運了呀!但未證初禪這樣。雖然在走路散步的情況下也可能突然領悟一些事,但走路散步的情況,就不能是在定中哦!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11-17 09:38:00
你修定沒修成功當然不算修定。你有唸書,但考不及格,自然是要當掉。標準一直在那裡。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11-17 09:39:00
如文中提及的:對「定」的解釋有所不同。聖嚴法師說慧解脫不須經過修定=考前不用讀書?算了,不扯了,你的觀點也非全然無理。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2-11-17 10:18:00
因為已經慧解脫,代表有正知見,定跟戒自然就做到了,而我們本心本來就定,何須再修一個定,頭上安頭呢?我想聖嚴法師應該是這個意思。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顧錢多離家近)   2022-11-17 10:36:00
恩 這各部分若有佛經依據 當然依法....還有 不用太迷信權威 我也很尊重聖嚴法師但他講得不一定全是對的他的成就無庸置疑 對佛學研究也超過在下 但是台灣整體環境還是很差 很多佛法都要經過驗證感謝眾多版友分享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11-17 11:18:00
的確,即便是海雲和上講的內容,有些我也存疑呀!不過我的存疑他也認可就是。他常說的,要帶疑情。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2-11-17 12:46:00
g大我覺得你誤會法師講的意思了耶https://i.imgur.com/Txt1RX2.jpg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11-17 18:00:00
雜阿含347經的慧解脫比丘是未得深定(寂靜解脫),不是連初禪都沒有。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就不會把不邪淫戒胡亂解釋一通。引申淫->貪 是文字革義。戒律範圍向來都是清清楚楚的。勘誤:格義參看六群比丘和佛陀制戒,就知道戒律不會有模糊空間。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11-18 02:33:00
彼須深語比丘言:「尊者!云何?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經文的意思是未證初禪.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11-18 14:32:00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47.htm南傳對應經典是四神通而非四禪。初禪離欲不善法,是見道的基本。這個事實只能自證自知。戒>定>慧 ,定是基本,初禪沒想像的困難。簡單邏輯:若他沒有初禪,呆子才又問有無二禪乃至四禪。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11-18 18:21:00
這點我也比較相信南傳的講法。但聖嚴法師是用北傳的講法,也不能說他錯。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11-18 18:35:00
大毘婆沙論:慧解脫有二種,一是少分,二大全分。少分慧解脫於四靜慮能起一二三;(跟南北傳無關,需多方考察)注意聖嚴說法中慧解脫對應的定解脫是深定而非初禪。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11-18 18:56:00
聖嚴法師的原話是。不須經過修定。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11-18 19:11:00
一句話有前後因緣,你要執著放大那句話我也無礙。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顧錢多離家近)   2022-11-18 21:44:00
不會啊 看大家學術辯論蠻有趣的 也能看到此事情的來龍去脈 誠意溝通,理性討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