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要如何面對祖先??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8 22:24:45
※ 引述《Uguar (零零漆)》之銘言:
: 華人也有祭祖的習慣,原住民也有拜祖靈。
: 不過我要說一個現實問題,世界上幾個一神教希望過世後能升天堂,佛教也是死後
: 最好上天界過好日子,更好就是脫離輪迴不要再造業生死輪迴。基本上都沒有鼓勵
: 我們死後要留在祖墳上接受後代供養。
: 世界幾大宗教,尤其講求升天堂天界的大宗教,教義裡面都沒有祭祖的資料。
(略)
提供一則經文,佛教輪迴的觀念來說,不是只有這一世的父母作過我們父母
從無始劫來生死輪轉來說,可以說一切眾生都曾作過我們的父母。
底下這則經文有人問佛陀布施給亡親,佛陀說若亡親沒收到,其他該處眾生也會收到
退一萬步來說,即使沒有任何眾生收到,佛說布施者自己會因布施的善得福。
>>>>>
《雜阿含1041經》:
有生聞梵志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 白佛言:
  「瞿曇!我有親族,極所愛念,忽然命終,我為彼故,信心布施,云何?世尊!彼得
受不?」
  佛告婆羅門:「非一向得。若汝親族生地獄中者,得彼地獄眾生食以活其命,不得汝
所信施飲食。若生畜生、餓鬼、人中者,得彼人中飲食,不得汝所施者。婆羅門!餓鬼趣
中有一處名為入處餓鬼,若汝親族生彼入處餓鬼中者,得汝施食。」
  婆羅門白佛:「若我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中者,我信施誰應食之?」
  佛告婆羅門:「若汝所可為信施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者,要有餘親族、知識生入處
餓鬼趣中者得食之。」
  婆羅門白佛:「瞿曇!若我所為信施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中,亦更無餘親族、知識
生入處餓鬼趣者,此信施食誰當食之?」
  佛告婆羅門:「設使所為施親族、知識,不生入處餓鬼趣中,復無諸餘知識生餓鬼者
,且信施而自得其福,彼施者所作信施,而彼施者不失達嚫。」
  婆羅門白佛:「云何施者行施,施者得彼達嚫?」
  佛告婆羅門:「有人殺生行惡,手常血腥……乃至十不善業跡,如淳陀修多羅廣說,
而復施諸沙門、婆羅門、……乃至貧窮乞士,悉施錢財、衣被、飲食、燈明、諸莊嚴具。
婆羅門!彼惠施主若復犯戒生象中者,以彼曾施沙門、婆羅門,錢財、衣被、飲食乃
至莊嚴眾具故,雖在象中亦得受彼施報:衣服、飲食…乃至種種莊嚴眾具;若復生牛、馬
、驢、騾等種種畜生趣中,以本施惠功德,悉受其報;隨彼生處,所應受用皆悉得之。
  婆羅門!若復施主持戒不殺、不盜…乃至正見,布施諸沙門、婆羅門…乃至乞士錢財
、衣服、飲食乃至燈明,緣斯功德,生人道中,坐受其報:衣被、飲食乃至燈明眾具。
  復次,婆羅門!若復持戒生天上者,彼諸惠施,天上受報:財寶、衣服、飲食、乃至
莊嚴眾具。
  婆羅門!是名施者行施,施者受達嚫,果報不失時。」
>>>>>
對讀南傳《增支部‧十集‧迦奴梭尼經》
迦奴梭尼婆羅門詢問佛陀:「但是,果答瑪(喬達摩)大師,如果他這位已經去世的血
親,沒有來到鬼界的該處,誰能夠享用該布施?」
佛陀回答:「如果是這樣的話,婆羅門,其他已經去世、來到該處(入處餓鬼)的血親
,將會享用該布施迴向功德的利益。」
「但是,果答瑪(喬達摩)大師,如果他這位和其他已經去世的血親,也沒有來到該處
,又有誰能夠享用該布施?」
佛陀說:「婆羅門,那是不可能的。在這漫長的生死輪迴裡,他不可能在該處沒有已
經去世的血親。無論如何,婆羅門,把布施功德迴向給去世親戚的人,不會沒有得到其果
報(至少行布施的人自己也會得到善果,如佛說至少信施自得其福)。」
作者: restinpeace (二郎)   2022-04-29 00:03:00
sadhu sadhu sadhu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9 09:33:00
一般世俗如儒家說的祭祖,只有自己往上推單一線的父母祖先表示尊敬前人,慎終追遠的孝道。佛教講三世因果,並且一切眾生的生命都是無始劫以來,在這無量劫的流轉當中,一切眾生都曾作過我的父母,如佛陀說:"在這漫長的生死輪迴裡 他不可能在該處沒有已經去世的血親"因為無始劫流轉,在座各位,其實彼此也都做過彼此的父母,佛教講無始劫來一切眾生都做過自己的父母,由此觀之而觀知母,並由此念恩、報恩、想幫助一切眾生,由此發菩提心。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29 17:23:00
增支部10.177經 說明向下輪迴跟禪定無關,跟行為有關。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9 18:30:00
向下輪迴?是說下三惡趣嗎?會到下惡趣本來就跟禪定無關,上二界的禪定屬善業,而會到三惡趣是惡業導致的,不是善業會下到三惡趣,是由十不善業導致,不持十善業的戒而犯戒生惡趣,十善業不是佛陀的制戒,但也說為戒,本文經中說的持戒犯戒,是指持十善業和犯十善業,這是普遍在一切眾生上的例如本文佛陀是對婆羅門說,不是指佛教佛制的五戒比丘戒等所以一般眾生,即使沒有入佛門受三皈五戒,也要持十善業的戒,違犯十善業行持十惡業導致三惡趣,這是一切眾生平等的我po此篇延伸原po的觀點,主要重點是想說佛教講的父母觀比一般世俗講的父母祖先廣大的多,因為佛教有三世因果的觀念佛教有每一位眾生的生命都是從無始劫流轉的觀念,所以佛教的父母觀擴及一切眾生彼此都曾為彼此的父母,所以一切眾生都曾對自己有恩,以大乘的精神來說,對於這樣數量廣大到如同虛空般的如母有情,就像我們會不忍我們此世親生父母受苦一般,對於曾對我們有恩的如母有情也不忍其受輪迴苦,為了幫助一切對我有恩的如母有情脫離三惡趣乃至輪迴的苦,我要怎麼幫助他們?唯有自己成就菩提(即成佛)才有究竟利他的能力,究竟幫助一切眾生暫時的安樂乃至究竟的安樂,所以我要成佛(發菩提心即為了究竟利益一切眾生所以我發願要成佛),以大乘佛教而言,唯有自己成佛成就一切種智,成就一切種智的法報化三身才有究竟利他能力,圓滿想幫助如母有情的大悲願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29 20:06:00
Sorry, 是回覆Uguar。升天人也與禪修無關,與行為有關。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9 20:58:00
欲界的天人要五戒十善,色界的天人除了五戒十善還要加禪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