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請教唯識學的問題

作者: poohkoala ( \^0^/)   2020-10-18 10:50:50
※ 引述《sysp (無極)》之銘言:
: 不好意思 我是原po
: 可能是我第一篇表達得不夠好 所以大家不清楚我的意思
: 其實我的疑問是因為我看了網路上 寬謙法師講的唯識三十頌 才產生的疑問
: 寬謙法師說 人死之後 前六識死亡
: 七八二識再造出新的前六識 也就是下一世新的身體
: 我的想法是 其實七八二識 並不是我的一部分 頂多只是附著在我身上的一種功能而已
: 真正我的感覺其實是第六識 第七識有點像是我的搭當(夥伴)也是創造我的源頭
: 第七意識不是我 但是他會和我一起控制這個身體 有時候會干擾我的行為
: 例如 我睡覺沒作夢的時候 第六意識暫停功能 換第七意識接管這個身體
: 夢遊的時候 就是第七意識在控制
: 或是當人遇到重大事件產生多重人格(第六意識) 這個多重人格也是第七意識所創出

: 的
: 人在手術麻醉時或是植物人 第六意識暫停 但是第七意識依然在控制著我們的呼吸
: 以及身上各部分的運作
: 受精卵成長胎兒的過程(第六意識還沒出現時)由第七八意識控制
: 所以重點是
: 第六意識才是真正的我
: 第六意識才是真正的我
: 第六意識才是真正的我
: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 當今生前六識死亡 其實真正的我也跟著滅了
: 第七意識只是帶著將我今生一切行為做成紀錄(種子) 利用這些紀錄再造出新身體
: 但是這個新身體的第六意識 已經不是上一個第六意識
: 我現在請大家做一個想像實驗
: 假如有一天 人類科技已經非常非常的發達了
: 當人老了 快死亡的時後 科學家(第七識)
: 將這個人的記憶做成檔案(第八識) 提取出來
: 再用這個老人相同的基因 再造出一個新的肉體
: 並將檔案(老人的記憶) 灌入這個新的肉體
: 這個新生的人 他會以為他是老人的延續 因為他有著和老人一樣的記憶
: 假如這個新生的人創出來的時候 老人還沒死
: 我們會說老人和新生的人會是同一人嗎
: 老人就如同上一輩子 新生的人如同這一輩子
: 他們頂多有著相同記憶和相同的基因 但其實並不是同一個人
: 就像電影大隻佬 日本兵(上一輩子)和女警(這一輩子) 並不是同一個人格
: 所以一個好殺 一個善良
: 但是這個善良的人格卻要承受好殺人格的業力
: 某種程度來說是不公平的
: 我們之所以記不起前世的記憶 識因為前世的記憶 記錄在七八識
: 我們第六識 頂多記得今生所做的事情
: 就算透過修行 等到某一世 修行有了成果 享受脫離輪迴的快樂也不是現在這個人格
: 有點像是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的感覺
: 除非現在就有辦法控制七八二識 我的感覺才會有延續性
: 問題是當你睡覺或是昏迷時 你還有知覺嗎 因為第七識是恆審思量 永不間斷
那是你後面關於果報種類的定義的部分還沒聽
現在注入這一世的靈還去新的身體且沒消除記憶
可是業力種子裡除了蘊藏這一生的果報業力外
還有無量其他往昔生的業力還沒遇到其他因緣可以出現花報果報
輪迴轉世就像是父精母卵上的基因重新排列組合
有些異卵兄弟姐妹會長得很像,也可能長得不像
也可能同卵個性完全不同
以為沒有輪迴轉世重組,結合出新的因緣.業報就出不來??
大家喜歡福報變現,討厭罪報出現
但若繼續讀後面關於業報種類的部分,認識
等流果,異熟果,增上果,士用果的不同定義之後
就會對果報有不同的認識,
例如殺一頭牛一命抵一命,殺一千頭牛,就要輪迴被殺痛苦一千次
但異熟果報可能變成聚集大苦一次顯現,或是透過修行懺悔重罪輕報
因此前面講的那些識和色身都不再重要
(你太執著在,有沒有輪迴換身體,是否記憶延續)
重要的是,你怎麼利用第五六七八識,轉識成智,
把種子中染污的,轉成清淨的
把極大苦的罪報給消掉,就算變現出來,也還堪忍,啃得下去
這個在玄奘大師所造的唯識學入門<八識規矩頌>裡有講
五八六七果因轉
轉識成智重點就那個[轉],也就是[轉念]的轉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
心與境前世/果報這不用去通靈問事
就20字解決
[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若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八識田裡種子冒出了一個念頭,你要怎麼思維觀察它,
改變自己的命運在一霎那間這就是修行
如果要靠輪迴換身體,現出很慘,很難承受的外境,才想到要解脫
那已經是很低端的生命狀態了
大隻佬那是用電影手法在展現,五六七八識出現念頭從生到死就是一次生死
不是換身體,不用去想催眠看潛意識裡是不是藏了[前世殺一千頭牛]
只要當下觀心,就知道自己的相續行為模式是怎麼來的?
從哪個地雷點被踩到就爆炸抓狂的???
唯識學只是讓你幫助了解自己的[分析工具]
不是分析電影故事啊....當你開始輝分析自己,電影戲劇都不用看了
每天遇到外境光分析自己就分析不完了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0-10-18 15:21:00
師兄舉例盡量不舉他人是非或自曝長短其所自曝的長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