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資訊]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20-03-19 21:44:15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這我有親身體會。
因緣際會親近一位專修念佛的大乘出家比丘,
年紀目視約七十幾,起初只是隨口聊聊,後來熟了以後總覺得他身上有抹香水,
但那味道是我從沒聞過的清香,有點像蘭花但又不像,
有時候他走過去也會有那股香味遺留下來,
起初不敢跟旁人講,怕會被說是胡言亂語,
前幾天另一個志工突然跟我說他有聞到那位法師身上的香味,
我才說其實我老早就聞到了,
我想法師已經證得念佛三昧了,所以才會『如染香人,身有香氣』。
另外,『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增加善根福德就是勤修『三福淨業』,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請注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不是單指西方極樂世界。
十善業道,是於十惡行所依止之處,遠離故而發起之業道:
不殺生:不殺害人類以及畜生下至昆蟲等生命。
不偷盜:不偷取他人財物。
不邪淫:不與他人配偶及他人所監護之人發生性行為。
不妄語:不對他人說謊話、空話,不顛倒是非。
不兩舌:不對他人提是非,不挑撥離間。
不惡口:不用粗言令他人生起煩惱。
不綺語:不花言巧語、阿諛奉承他人。
不貪慾:不貪戀他人財富而欲求自身財富。
不瞋恚:不怨恨或憎惡他人。
正見(不邪見):有施與,有愛樂,有祠祀[35];有妙行、惡行,有妙行、惡行果[36];
有此世,有他世,有化生有情[37];有父,有母[38];世間有阿羅漢,有正至,有正行此
世他世[39],即於現法,知自通達,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
受後有。」
我們知道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那麼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他們修的法門一
定是不一樣,修學的宗派也不一樣,但都成佛了。可是無論修學那一個法門,一定要以三
福作基礎。就好像我們蓋房子一樣,無論你蓋什麼式樣的房子,蓋多麼高的大樓,房屋式
樣太多了,千千萬萬種,但地基是一樣的,一定要做非常堅固的地基,從這個地基上才能
夠建造各種不同的建築物。https://pse.is/PMN9Z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遠離惡口,不剛強,多人樂其所說。」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捨粗惡語,遠離粗惡語。柔和順耳、樂於入心,
優雅為眾人所欲、眾人所好,語如是之語者也。」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
「若人離惡口離麁獷言,語言柔軟眾人愛喜,是名不惡口。」
某人一天到晚說人家謗法,恐嚇人進不去,口業不修什麼法門都沒用的。
南無阿彌陀佛 合十
作者: stockeye (stockeye)   2020-03-19 22:23:00
不惡口:不用粗言令他人生起煩惱。https://i.imgur.com/cP2xr1c.jpghttps://i.imgur.com/jzIuG2X.jpg隨喜s8402019,修別人比較容易,擴張解釋更加簡單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