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資訊]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0-03-19 15:25:22
  「念佛號」能不能得三摩地?要看你對三摩地之定義來判斷。
  如果是佛教對色界初禪的五禪支標準(尋、伺、喜、樂、心一境性),
我認為是沒辦法,因為「念佛號」以「阿」、「彌」、「陀」、「佛」為例
,至少就會有四個以上(含)的念頭了,根本就不會有「心一境性」的現象
,除非你在此時捨掉「念佛號」這個法門不用。
  如果是以印度瑜珈的三摩地,多以狂喜、至樂的現象為標準的話,我認
為應該還是有可能的,因為我自己曾經靜坐持咒有類似身輕安的現象出現(
只是我這方面的經驗極少就是了,畢竟我也不是專攻這個法門的)。
  「念佛號」適合鈍根入門者(但不代表利根不能用),只是有個問題,
以道家來解釋,是以「識神」(後天思慮)、「武火」(指意念重)來起修
,因此不容易入靜,講白一點,只是用「念佛號」的「大妄念」(純作比喻
,在此指的是粗重念頭)而讓你無法覺知其他的妄念罷了,所以念佛者會覺
得念佛時很清靜,感覺不到妄念,但這其實是一種錯覺。
  PS:「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念佛」法門,我認為未必一定就是
完全指「念佛號」就是了,但在此也就不討論了。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0-03-19 18:03:00
"淨念相繼,得三摩地"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0-03-19 18:09:00
楞嚴經的三摩地可能指楞嚴大定 不是(初禪)止禪的意思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0-03-19 18:09:00
"念佛者會覺得很清淨"這是你自己設想的情境,實際上在念佛的前提下,"都攝六根"是前提要件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0-03-19 18:11:00
哥 那是不一樣 小乘定 大乘定 外道定 都不同但都共用三摩地這詞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0-03-19 18:14:00
"覺得自己很清淨"不會出現,因為這樣就沒有"都攝六根"念佛圓通章裡面講了言簡意賅地描述念佛法門,每一字句都有學問、都要功夫。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0-03-19 18:31:00
因為覺得清淨是止禪的標準 覺得清淨還是在五蘊裡面跟自己的某種意識(覺得清淨)綁在一起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0-03-19 21:16:00
觀像念佛才會有心一境性,持名不可能有心一境性.因為所緣太多了.心一境性是定的定義.印度和古代淨土的祖師如慧遠,都是觀像念佛,才可能修成念佛三昧,修成時佛會在定中出現,為自己說法.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0-03-19 21:50:00
http://www.minlun.org.tw/3pt/3pt-1-14/12.htm大乘百法之 心所有法 ─別境。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0-03-20 01:26:00
念佛號跟念雞排唸到後面的效果都一樣,都是進入一種渾屯無念狀態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0-03-20 01:39:00
你對定的定義好像要初禪才能才去 但是四禪八定是外道共法 楞嚴大定是別種路 並不共路佛家知所以成就不一樣 當然有內外道不共法禪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