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有關「唯識」空性的教法

作者: tangchin (tangchin)   2017-12-08 17:32:33
世尊-至尊彌勒菩薩-聖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陳那菩薩-法稱菩薩
依「解深密經」中「勝義生菩薩請問品」所說:
瓶子是「依他起」具「生無自性」特質。
執瓶分別心的耽著境是「遍計執」,執瓶分別心的耽著境是自性成立是所破的「遍計執」
,具「相無自性」特質。
破除「依他起」上「遍計執」是「圓成實」具「勝義無自性」特質。
依此思維可修習「唯識」上空性及斷除法我執的顛倒執著。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12-08 17:57:00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7-12-08 18:58:00
樓下給我翻譯翻譯^^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7-12-08 19:28:00
這個不翻譯真的看不懂 ....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2-08 22:04:00
隨喜~依文字我是這樣理解: 妄念本身並無自性,執妄依緣生貪愛取有, 這樣只會遠離真實空義。 若能破除因妄所生貪愛取求,則能顯現清淨圓滿的真實空性,瞭解空性的本質是無二無別的以上個人強解~
作者: redbalon (紅色男爵)   2017-12-09 14:28:00
所以有些佛經被後人詬病為偽經不是沒有原因的,文字遊戲玩太兇了,完全讓人無法理解,還是雜阿含經好,平舖直敘,就像數學課本一樣,佛法就像數學公式或定理,寫的很明白。
作者: Rosenberg206   2017-12-09 14:41:00
簡單說,瓶子在人的眼中是瓶子樣子,但在其他動物或昆蟲眼中看到的可能是其他模樣,而在佛看來更是圓滿圓融的狀態。所以瓶子在不同的觀察者,它的樣子就會有所不同。因此佛一直勸導大家要拋去我執,超脫人的理性限制,才有辦法領略空的境界。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2-09 17:03:00
唯識不要從三性三無性去學,從種子義去學,可以對業力,受報等等會有更進一步的了解.種子的薰習,現行,說起來就是緣起法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