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阿賴耶識是否與無常的觀念相悖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1:44:00
※ 引述《Uguar (零零漆)》之銘言:
: 不論甚麼寺甚麼法師,道理總是要亙古彌新經得起考驗的。
: 寺再大,不會左右一個道理的對錯是非。
: 因為這間寺夠大,信徒夠多,就完全捨去了客觀的分析,是相當可惜的事情。
※ 編輯: Uguar (36.234.232.60), 11/05/2017 01:39:29
讚嘆Uguar的正確知見。
達賴喇嘛也提醒過佛教徒:「智慧第一、信仰其次」。
我們應當敬重「權威」,但要小心不要盲從權威。
名寺、名法師固然值得敬重,只是名寺與名法師並不是「唯一」的「正確答案」來源。
(若學某人「這招數」,我也「奉陪」提供「其他權威」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1:53:00
談中觀,當然不用立識。 ^ ^"一個走山線一個走海線,重點在於開悟。海線不離山線,山線依於海線,所以龍樹菩薩說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一切法就是唯識",另藏傳重要的 <現觀莊嚴論> 也提過"明言中唯識最勝,在勝義中中觀為尊的觀點。"二法皆是引導眾生入道的智慧劍,如有雙輪能至彼岸。如果懂得善用的話 ~阿彌陀佛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2:00:00
所以你懂得善用嗎?你不承認索達吉堪布上述觀點嗎?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2:02:00
您誤解了,中觀是第一義諦,唯識是世俗諦。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2:02:00
你同樣推崇的玄奘法師同意唯識是世俗諦嗎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2:03:00
你說說看 玄奘法師同意唯識宗觀點是世俗諦嗎?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2:04:00
唯識本來就是要深入解釋第一義諦的方法,是一般人將二法對立才會有爭論~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2:05:00
所以 玄奘法師同不同意你說的唯識觀點是世俗諦?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2:05:00
您知道唯識的另外一個名稱叫 : 破色心論。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2:06:00
你只要回答 玄奘法師同意?或不同意?就好~你回答不出來嗎?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2:07:00
唯識一開始就是要用來破我法二執,最後說明識亦如幻,皆不可得,自然同入中觀之理。當然同意,我講的這些就是唯識論裡面,玄奘大師分析的~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2:08:00
玄奘法師同意不同意"唯識宗觀點是世俗諦"(y/n)?請你選按一下 謝謝啊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2:08:00
已會回答了。有什麼疑問嗎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2:09:00
有出處嗎?因為你讀過很多經論 能否提示大概在哪一篇此外我就好奇了 你拿世俗諦來反對U大 這邏輯不通吧?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2:10:00
<成唯識論> 第一頁就有分析了。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2:11:00
喔分兩部份 1.原來玄奘法師"自認"唯識宗只是世俗諦這我感到有意思 若你有相關文本 尚請指點以供觀摩2.另外邏輯上就奇怪了 U大原先所寫 搞不好反而更趨近勝義 但你舉玄奘例子舉了半天 你用世俗諦去反對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2:14:00
有文字就屬世俗諦了,勝義不可言說,如何得知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2:14:00
U大的觀點幹嘛?是因U大是在家人 "名號"沒玄奘響亮嗎不可言說?那月稱菩薩"入中論"怎麼寫書言說了?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2:15:00
忘了您是反對哥,在下罪過先告辭了。阿彌陀佛另補充,希望您也別落入二諦的對立中。唯識雖事偏俗諦,然理實屬勝義。中觀雖直指勝義,月指不離俗諦。(月指 : 標月指。 如一般的佛經論文字闡述)這就像中國的宗門(禪宗)與教下(天台、賢首等)的感覺。阿彌陀佛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2:51:00
B大上述幫唯識"圓一圓"觀點 又跟索達吉堪布矛盾啦~~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2:59:00
不矛盾,末學會知道莊嚴論,就是堪布開示提到的。理事無礙是佛法,五指有別不礙一體,法門無量,歸源一心~能歸源也能開展,這樣才會學的自在歡喜。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3:05:00
索達吉堪布說唯識非勝義 你說唯識實屬勝義你比索達吉堪布還厲害?你知道的法義 堪布他不知道?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3:10:00
所以單看片面是容易誤解的~唯識最終就是導歸實相勝義,堪布也是如此教。古云,舉一反三,善學也。有時候要懂得破假入空,也要懂得從空出假。如果執著於一面相,容易走不出來。這是一種佛法自我訓練的過程,生活上才能用上。一個人執著事相,就要用中觀洗一洗,蕩滌私情。一個人如果樣樣落空,播無因果,就要用唯識建一建,啟發菩提利眾之心。如果認為法一定要怎樣,或一定不能怎樣,會學得很辛苦~善用而心不染著,明白而心無優劣。其實就是學這個道理~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1-05 13:39:00
解深密經說,阿賴耶識是對"五事不具足"的人說的,若各個是各位是利根,大智慧者,能用般若經學佛,是不用學唯識理論.唯識有一個目的是在,解釋般若經講的"空"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是遍計所執,不能圓成實,明明只是緣起的依他起.唯識走到最後仍是緣起法則,但他把過程講的清清楚楚.這對修行者很有幫助,他把為什麼,是什麼,怎麼做都做了解釋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3:47:00
唯識與中觀各擅勝場~佛學界告訴我們 唯識宗以"唯識"(圓成實自性)取代中觀的"空性"~就唯識宗看自家而言哪來什麼中觀=勝義v.唯識=世俗的兩宗定位? 若有人對唯識宗說三道四 還栽贓說唯識自家也那麼認為~有趣..談世俗/勝義這沒關係 例如索達吉堪布 就堂堂正正明說自己是站在中觀角度發言 但有些人裝得一副折衷將兩宗差異自行"圓融為一"樣子 但實際上以中觀為準來對唯識法義搖頭晃腦說三道四 這種壞習慣最好改改~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4:04:00
雨本一味,所潤各異 ; 川本同源,隨曲而別。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4:11:00
B網友 你認為玄奘法師同意中觀高於唯識嗎?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4:14:00
聖者沒有高下分別,只有應機教法不同。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4:16:00
所以索達吉堪布說中觀高於唯識 是堪布沒比B大明瞭?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4:18:00
師長所說的高,跟您心中優劣的高低,可能有段距離~堪布曾講解過<中觀莊嚴論>,這部就是中觀與唯識融合之作~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4:19:00
堪布原文彩色字體就在上方 勝義比非勝義高 不然咧?你自己要怎麼想是你的事 勿忽視堪布的白紙黑字就好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4:20:00
勝義是什麼 ?您如果真的了解,就沒有這些困惑了。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4:22:00
邏輯是什麼?如果你真的瞭解了 你就不會常常跳針了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4:22:00
能悟道,樹上一顆蘋果都是勝義。不能悟道,桌上十本中觀唯識都是俗諦。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4:23:00
所以索達吉堪布說過中觀高於唯識 你否認這個事實囉?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4:23:00
勝義與否,在仁者心中能否能轉法輪。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4:24:00
索達吉堪布是否說過中觀高於唯識(y/n)?索達吉堪布是否說過唯識非勝義(y/n)?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4:25:00
沒說過。所以說您看不懂。^ ^"唯識平等於中觀,自然不可能高於中觀,而者皆圓滿。後句中觀見高於唯識這段話,堪布是說《入中論》有提到。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4:39:00
B大的作風我又不是不知道~睜眼說X話而已 有趣..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4:39:00
那是其他論師的看法。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05 14:41:00
不然我另外問這個主題前幾篇文有提議過的soulim網友等人看看...是你對堪布是否說過在睜眼說X話或我不懂有其他人公證 比較公允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4:42:00
您引用的那段還有一段《入二諦經》的講解~自己用心讀過吧。別只取自己想說得來貼文~佛怎麼說 ?于勝義中,真勝義諦超出一切言說,無有差別,不生不滅,離于能說、所說、能知、所知。這也是末學前頭告訴您要留意的部分~您如果還有這個是勝義,那個不是勝義,全都是俗諦見。堪布講解過這些,師長會不瞭解平等性的重要嗎 ?要善學阿~仁者。 阿彌陀佛各宗各派確實有不同的主張立場,但那都是一個引導方針,具德的善知識,最終都會導歸平等性去教導,那才是更上一層的真實言教。補充前述談到中觀與唯識互不相違背的教言,是在《中觀莊嚴論》。引述一小段讓您參考 :廣大 : 了知大乘中觀與唯識的經論,字字句句無一遺漏而統統歸攝為一要訣來圓滿一切經論,由此而稱為廣大。米滂仁波切在其他教言中也講 : 真正修持時,中觀派和唯識派在地道功德方面沒有任何差別。你說這是唯識宗,應該把它放棄 ; 這是中觀宗,應該取受。不應該這樣的,對於中觀與唯識,不應該捨棄一者取受另一者,二者都是為了利益所化眾生兒如是解釋的。堪布又提到 :在座的很多人,中觀方面已經學習了,唯識方面也學過一些現在再學習合二為一的靜命論師的中觀,那麼,真正趨入佛法的方法都已經懂得了。但在有些寺院當中,根本不懂月稱菩薩和法稱論師所講的道理,認為唯識宗、中觀宗就像火和水一樣互不相融。這種想法是不合理的。如果真正要瞭解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尤其是大乘顯宗教法,必須要依靠龍猛菩薩、無著菩薩和靜命論師的宗派,這三個宗派已經把所有大乘教義全部融合在一起...,大家可以深刻體會到學習本論的重要性。以上只是簡單引用堪布解釋中小小部份而已。希望還是能深入經教,才不至於受限片面章節而有誤解。這是學習的一種態度。另外堪布在論中,也有談到唯識關於勝義與世俗的見地 :實際上,依他起如果從究竟實相意義這一立足點出發,則可歸屬於勝義的範疇 ; 倘若從現相的角度來衡量,則可攝於世俗諦之中,這是關鍵的意義。這樣圓融的見解,並非只有藏地這些大德講過,漢傳如蕅益大師也曾在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談到過。佛法畢竟不二亦不一,理事無礙且圓融。大德們這麼多的言教,能悟得些許,都是法益。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7-11-05 17:52:00
其實中觀與唯識都是想契入前期大乘一些艱深的經典唯一不同是唯識的假設命題直接挑戰佛陀一開始的無常無我理不理解空義是一回事,將六識改為八識才是比較嚴重的所以我建議還是以阿含經為主最沒爭議般若經也許境界到了自然會知道般若經並沒有立八識,而中觀唯識不過就是想了解空義產生的流派所以以般若經為主的話是沒有阿賴耶識的老大哥都不用阿賴耶識了,去設了一個八識就走更岔了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5 18:05:00
八識在解深密經當中就有了,那是佛講的。學派只是整理歸納佛所講的而已~別譯雜阿含195經 :復次,阿難!若說有我,即墮常見;若說無我,即墮斷見,如來說法,捨離二邊,會於中道,以此諸法壞故不常,續故不斷。常講八識含藏一切業種,這些業不也生住壞滅。哪一天不造業了,就轉八識成四智了。一樣的道理,並沒有違背佛理。因為造業不斷所以 "相續",因為受報不止所以 "壞滅"。所以唯識從來就沒離開根本教義。般若談空,反而一堆人墮入空執斷見,無法解釋"相續"。這部分問題才大 ~南傳不是只有六識,也有部分法義探談過 "有分識"。有分識的觀念,就相當於阿賴耶識的概念。《成唯識論》當中玄奘法師提到,早在大眾部與上座部當時這些觀念就密意其中了。只是到了後來的論師才將此深入詳細闡發弘揚開來。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1-07 22:27:00
阿羅漢之間都會有意見不同的地方,更何況是我們?依我的認知,八識為假名安立,這些也是為了讓無法理解的人有可以理解的基礎,這也只是讓習慣執取為有的學習者有一個可以執取的基礎,但這個執取的基礎是法,在空性的角度,任何的法都是工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