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問37:何謂正念?有正念之時必有正知嗎?

作者: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7-06-27 08:51:53
※ [本文轉錄自 Buddhism 看板 #1PKQmZYs ]
作者: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看板: Buddhism
標題: 問37:何謂正念?有正念之時必有正知嗎?
時間: Tue Jun 27 08:51:44 2017
問37:何謂正念?有正念之時必有正知嗎?
答37:有四種正念,即:
身念處:對身憶持不忘;
受念處:對受憶持不忘;
心念處:對心憶持不忘;
法念處:對法憶持不忘。
因此正念就是將心安住於身、受、心、法這四種目標,對它們明記不忘失。
正念的特相(或相)是沉入目標,
猶如石頭沉入池中一般,
而不會像漂浮在水面上的空心葫蘆一樣。
正念將自己本身與相應的名法沉入禪修的目標。
當你修行安般念時,你的正念必須沉入氣息中。
正念的作用(或味)是不忘記禪修的目標;
它持續不斷地將心保持於目標。
正念的現狀(或現起)是守護著心或守護著禪修目標,使煩惱無隙可入,
因此與正念相應的心理狀態不會受到煩惱壓制。
正念的另一種現狀是使注意力與目標正面相對。
正念的近因(或足處)是對禪修目標強而穩固的想或四念處。
有四種正知,即:
有益正知:瞭解一項行動是否有善法之利益的智慧;
適宜正知:瞭解一項行動是否適合做的智慧;
行處正知:經常專注於修行止禪的智慧;四十種止禪業處都包括在內;
不癡正知:了知究竟名色法、名色法之因緣及它們無常、苦、無我三相的智慧;這包括所有的觀禪。
正念通常與正知同時生起。正知就是智慧或觀智。當禪修者的正念與正知都強而有力時,修行止禪與觀禪就
容易成功。
在禪修的過程中,正念強的時候,定力就會強。當正念與定力強的時候,正知也會強。相反地,正念弱的時
候,定力就會弱。當正念與定力弱的時候,正知就無法生起。這就是為何佛陀在《諦相應.三摩地經》中開
示說:
「諸比丘,你們應當培育定力。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實地了知諸法。」
由此可知,定力是正知(智慧)生起的直接因素。然而,沒有正念的話定力就無法生起。這就是為何當正念
與定力弱的時候正知就無法生起的理由。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06-27 09:41:00
正知+正念=>修止=>正定定學跟慧學是要分開的修的,修止的時候,離開所緣都是妄想等定力出現時,才能依定力,做慧觀進行止觀雙運.正知是對散亂有警覺,就是清楚你正在做的事.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06-27 10:44:00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作者: dxdx58 (^^)   2017-06-27 18:31:00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