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原始)佛陀不提倡持咒解脫生死

作者: cyberleft (cyberleft)   2014-08-06 21:27:08
先說結論:(原始的)佛陀不提倡持咒解脫生死
理由便是:持咒無法解脫生死
有關佛陀是否主張持咒?或是佛教對於咒的看法為何?
相關論文已經很多,有興趣的法友可以自行閱讀。
這裡只針對(原始的)佛陀不提倡持咒解脫生死這個論點稍作說明
1.首先由簡單的推理可知,如果持咒能夠解脫生死(可用滅苦、
煩惱滅盡、涅槃....等名詞替代),《雜阿含經》中便該出現佛陀
不斷地教導、勸說聲聞學人精進持咒。
有人會提到《雜阿含經》中出現咒,確實漢譯《雜阿含經》出現
僅有一篇的「防蛇咒」。
對此,印順法師的研究是:
「將世俗咒術,引入佛法的緣由,不外乎是受到印度習俗的影響...
  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律師們,在防護諦語之下,附入世俗治毒蛇的咒語,
  之後,才又附入於《雜阿含經》中。」(引自<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此外,佛將入涅槃時告誡弟子:「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
又說:「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
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
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是名
不忘念。」 (引自<佛遺教經>)
請注意,這裡所指的念,並非指六念處的念,六念的念事實上是「等級」
比較低的念。這裡所指的念,是指四念處中的正念。因為佛陀接著說: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
所以這裡指的念是指正念,念念分明身心之集與滅,達到見法。
我們可以想像的是,當佛陀即將入滅時,身體的痛苦與時間的寶貴,
這個時候佛陀對弟子的教誨自然是必要而且精華的,而這時佛陀告訴弟子
的是,持戒、正念....,不得咒術。
2.持咒可能有效,但對解脫無直接效果。
不可否認,持咒可能有效,重點在這個效果的範圍有多大,適用於何處?
印順法師說:「佛法以為咒術是無益的;也不許僧眾利用咒術來獲取生活(邪命)
。但咒術的效力,在一般是被公認的。」
深究其中,意思便是咒的效力及於世間法,但對於出世間法(證得涅槃)
是沒有直接幫助的。
附帶一提,個人蠻喜歡<佛遺教經>,若未接觸這本經書的法友可以閱讀看看。
作者: horcetian (提安霍爾斯)   2014-08-07 11:59:00
push~~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4-08-08 18:14:00
其實念 "南無阿彌陀佛" 六字無上咒,因而得解脫者,自古至今,記載甚多甚多。持咒 與 咒術,末學覺得是二者有差異的,而文中 印順導師所提到的指 "咒術",是否與佛法中的持咒有密切相關,可能也要麻煩原po能多幫個忙,分享更詳細資料來幫大家釋疑。感恩,阿彌陀佛佛門公案,周利槃陀伽尊者,更以專心持誦"掃塵除垢"四字最後解脫證得 阿羅漢果。更顯示佛陀的智慧善巧。所以說持咒無法解脫 ? 在邏輯上是否不通呢 ?末學心中是有這一點疑惑,感謝您的拋磚引玉讓我思考問題。所以回到原頭,我贊同原po所說,原始佛教不提倡持咒解脫的但理由,末學倒是認為眾生根性不相同是主因。就如同,叫阿公阿嬤參禪打坐,叫無神論者持大悲咒..等等可能沒有功效,還另眾生造下謗法的行為,佛陀有慈悲智慧,自然能應病與藥。這是末學看完此篇文章的一點心得交流,有錯誤還請見諒。
作者: tmac012004 (寂滅寂滅就好)   2014-08-10 10:13: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