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2018 包裝材料&旅館耗材業心得

作者: marsleon (Leon)   2019-01-14 09:33:05
記得2017年的時候有發過一篇2018年的文章
時隔一年多之後也來到2019了,整理一下2018年的一些心得
包裝材料業:
營業額17與18大抵相同,有部分原因受到工廠回流、中美貿易戰
年中之後的一波出貨 & 外商客戶生存戰要推出大量新品的關係
工廠回流方面,18年有久未交易的鞋廠 & 產線早已移去國外的包包廠
回來整理舊廠房,拉了一百多台針車要回台灣重新製造
好在當年他們老闆都沒賣掉土地,當了十幾年倉庫
有朝一日還能回來,不然現在工業地漲成這樣.....應該就很難回來了
外商自行車客戶雖然18有下不錯的單,但這是好還是壞很難說
因為剛好自己也有涉獵他們的產品,全世界第一的大量持有第三的股份
我的客戶佔第二,等於說有點被第一、三夾殺,看起來很像是養著你
避免反托拉斯法,他們要力行突破因此開發出大量新品上市
當然新品是很有賣點,但會不會只是一時出貨繁華!?
還是要等19第一季結束之後才知道市場反應如何,所以也不能太樂觀
萬一真的19第一季上市賣不好,那大概就是高階消費族群的消費力趨於保守警訊了
旅館用品業:
該項真的就是今年的痛,雖然營業額也是差不多,但是稅前淨利率直線下降
等於今年幾乎是做白工,因為觀光客減少 (跟我們客人的客群有關)
大家幾乎都是價格戰,大概會撐到有些業者受不了退場吧
2018 大概是接了一些標案維持住營業額,但這些標案的毛利實在是很低
大概是一箱牙刷2000支一支賺2毛還要含運的概念
原本一些競爭同行都採用免費幫你開版+囤貨包材之後慢慢出的作法
現在都改成先收開版費+袋子費了,台灣市場小太容易遇到用不完的狀況了
加上目前高價備品有很多B2C業者直接進場競爭 EX:阿原肥皂
或是原廠看代理商做得好就直接收回的 EX:歐舒丹
低價的又是一面倒只看價錢,所以真的沒有很好做
跟中國、緬甸、越南比,台灣的觀光市場真的很難相比
目前最發達的應該就是中國了,從幾年前的瘋國外品牌變成現在
每間都想打自有品牌的大煉蠱中,因為市場大設計、周邊都很敢一直開模
光是瓶子台灣就很難找,因為量太少開一支新射出模沒有廠商願意開發
除非客人自己掏錢開發,但中國這個量很大,所以新的品項一直出現
包裝設計也凌駕於台灣,練功練多了進步已是我們無法追上的程度
台灣大概還停在上山採藥後就沒有新的成功備品品牌
與其燒錢不如引進國外品牌 => 做得好原廠收回去賣 =>做不好再來新的品牌試水溫
一點點2018的感想
作者: Sguang (真心鎮男孩)   2019-01-14 10:16:00
耗材真的越來越難做,有同感
作者: WESTONE (oreztsae。裏)   2019-01-14 11:02:00
認真分享給推~
作者: juicebeach (1518E)   2019-01-14 11:10:00
台灣的量太小,大家又要價格低,賺兩毛還會被說賺太多
作者: bulls (SOL Y SOMBRA)   2019-01-14 17:16:00
推 分享
作者: joee01 (咖啡就是人參)   2019-01-14 18:43:00
作者: zoobe (みかんちゃん)   2019-01-14 22:14:00
最近去住宿都會自備牙刷牙膏了
作者: newoldme (^o6)   2019-01-15 17:27:00
我跟樓上一樣
作者: marsleon (Leon)   2019-01-15 19:34:00
現在越來越多採用給皂機方式,不提供三小瓶不過牙刷牙膏有些還是方便會叫一些預備
作者: grotwpig645 (張智良)   2019-01-17 08:50:00
台灣市場真的小,開發成本高
作者: however1983 (Shane)   2019-01-17 09:5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