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所看到的林高遠 - 一、打法結構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7-10-21 23:29:54
先來看看林高遠打法的結構。
具體的東西和細節的東西之後再來分享。
首先以位台來說,
林高遠轉換位台的能力很差,
但是在位台固定不變的情況下比其他人中國選手更流暢。
把最簡單的東西打到最精煉。
他戰略上設定的套路幾乎都固定位台,
站位大概在球桌右側偏中間貼著桌子。
主要是:
左來左打、右來右打、中間看狀況、前後只微調。
偶而才會設計:
跳開使用正手側身的位台、
去正手短擰球。
除此之外,不會有其他戰略上設定好的位台轉換。
林高遠做位台轉換的頻率和幅度,
相對於既定印象的中國男子打法裡來說算是比較少,
我認為因為打得少、練得少,
所以他做位台轉換的時候就會很明顯看出問題,
比方可能手容易瓢了、腳步的重心有點飄、失誤率大幅提高。
林高遠位台固定,人的方向保持一樣,
而且球、桌子,跟人的相對位置也差不多,
沒什麼麼移位幅度,
腳下的步法都是小碎步地點踏,
然後有些人對林高遠的印象可能是擰球擰得頗多,
這樣林高遠不是也有去正手短擰球的位台轉換嗎?
可是事實上,
林高遠較常會選擇擰球的位置幾乎都在中間,
球到了正手短,要起板幾乎還是以正手挑為主,
真要過去擰球當然有,不過只是小配菜,頻率並不高,
並不像丹羽孝希這麼頻繁跑去正手短擰球。
主菜還是以不動位台的套路為主。
就像發球後的正手側身搶攻,
相較於他平常的站位而言是比較大的位台轉換,
在戰術上也是有,
可是相對來說頻率少、穩定性和殺傷力也比較差,
而且林高遠在位台轉換到側身搶衝的時候,
準備站位會非常明顯的不同,
發完球的站位就會站得不一樣,
是帶有偷跑意味的轉換。
位台轉換夠好的狀況下,準備站位應該要是一樣的,
相同的準備站位,去轉換到最佳的位台。
但他的站位偏中間,
而大幅移動的腳步並不是特別好,
所以當他要大幅側身的時候,
會是設定好了帶有點先跑的方式去轉換位台。
要是在設定之外、沒有先跑的時候,被迫轉換位台,
像是被大幅調動等的狀況下, Bug容易就會跳出來。
林高遠各項技術照顧面積大多不變,
正反手照顧面積各半,
常常,不管怎麼打都依然保持這樣照顧範圍。
可是拿馬龍來對比就不是這樣,
馬龍會隨時移動,
你不知道他現在正手打算照顧多少,
這一板他要全台正手,還是正反五五。
包括中台和近台的轉換,
馬龍、樊振東等會有這樣前後的轉換,
可是林高遠盡量保持貼著桌子,
讓自己前後左右距離和方向的位台固定。
以難易度來說,位台變換得越少越簡單,
林高遠位台轉換少,別人位台轉換多,
自己打得簡單,別人打得困難,
那來回之間林高遠就會打得比較輕鬆,
位台固定好好的時候都非常漂亮,
覺得他速度好,快又穩、落點又刁鑽,
可是他如果側身、或兩角給他打開了、中間球擠他,
讓他位台動搖,
只要有一個步伐讓他位台必須動一定的幅度,
他的缺點就會很明顯跑出來。
他現在打得好的原因是落點都是他先掌握,
牽制你,讓你調動不了他,
那他的缺點就不會跑出來,打起來又簡單,
別人走入林高遠的設定被加大難度,
林高遠的比賽勝率就高。
很難看到有人先調動林高遠的角度或落點,
比較少讓他的缺點跑出來,
主要是林高遠在戰略上最好的地方,
一個是加速,
只要速度夠就讓你很難有時間反應去做其他事情。
一個則是先打你落點,
他從發球接發的落點通常想在對方前面,
特別是第一下的落點就選得好,
這點類似於馬龍,而且算是林高遠最重要的特點和武器。
他很懂得讓你不好發大力,
給的落點又常讓你不好反調他。
比方中間短、或是擠身、或是很難回直線的逼長大腳,
他限制了你能回球的區塊,
這樣你回過來就會在他掌握的落點,他就加速,
一加速你很難思考和反應出要再給什麼落點。
除了左右,有一個很好的特點是,他很懂得長短調動,
長短調動的能力不會比馬龍差,
甚至比馬龍更常用長短變化的方法去控制對手,
女生打近台時,一般想到的都是要左右調居多,
可是林高遠打長短調動特別厲害,
從發球接發球的組合上,你的落點就會先被他掌控,
回過去的落點就有限,連續中也有前後落點調動。
落點一直是他掌控,
他固定的位台就不會動搖,
沒有注意就會不小心掉進他設計好的落點套路。
可是這些東西還是可以破解的,
抓清楚幾個規律,就知道怎麼打可以動搖他。
可以從兩方面,
一方面是你的設計要打出來,而且你要給他有點猜不到的東西,
你先設計他,這個是許昕和馬龍比較會做的。
一方面是當你有機會上手的時候,要把殺傷力打出來,
不能只是穩穩拉過去、穩穩擰過去讓它加速,
這是馬龍做得最好的,乾淨俐落先解決他。
偏偏這兩件事情都是樊振東做得最差,
樊振東打的東西有點太老實,起板上手也太容易趨向於穩定,
樊振東就是
「我就是這樣打,你知道也沒關係,反正我的球比你強」,
這樣的方式在打球。
可是問題是林高遠就喜歡這樣的對手,
他就可以打自己的套路,用讓自己最簡單的方法來打你。
四兩撥千斤。
一個人滿場奔跑、一個人不用動,
難度就有差了,
然後樊振東上手那一板很少狠的,這是很重要的問題。
常常第一板中等力量,速度節奏也都是中等,
轉是轉,可是林高遠就愛這種,
林高遠就要這種來球可以加速回去,
所以幾次樊振東打林高遠沒有很好打,比較吃力一點。
以上總結一下就是,
位台固定、
以最簡單的方法給別人最大的困難、
利用速度和落點。
這是他的主要武器和優點。
再來是薄弱環節,
在他位台轉換能力比較弱的情況下,
當對手給了當下對於他站位較彆扭的點時,
他沒有辦法良好轉換位台去應付這個球,
而他的站位最大的問題在於中間長,
就是要選擇反手還是正手的位置,
用反手會有點彆扭、要跳開轉換位台用正手又能力不佳,
所以中間長會是一個針對林高遠的好選項。
然而因為他位台轉換能力比較差,
而在前後落點上,他貼著桌子只做微調能應付大多的狀況,
那麼左右調動大角度讓他跑出去會是一個可以突破的選項,
然後反手位大角是他比較順手的角度,
畢竟他反手照顧的意識是比較強烈而且夠熟練,
所以調動開的第一下最好是正手大角而不是反手大角,
他在往正手大角移動的時後通常會往左後方跑,
因為貼著桌子的情況下只能往後、沒辦法往左前方跑,
或者僅能平移去手帶一下,
林高遠僅僅帶一下就給自己有機會發力衝林高遠。
當林高遠位台跑開了,回來的能力比較差,後續就會被動。
除了落點之外,
林高遠比較常做的戰術設定是,
1.自己穩定上手之後加速
2.給你穩定上手之後反擊加速
當然之中還有落點變化,
但是講兇穩關係和控制關係是這兩個主要方法,
所以可以去抓他這兩點去打。
1.在他穩定上手的時後直接選擇發力反擊
2.當他給予自己穩定上手時,自己直接不講理搶衝
這樣他就會顯得很有壓力、心理上會產生些許問題。
他打套路時就會不堅定。
當然這樣的難度也不小,自身必須具備一些足夠的能力去做。
作者: hoinoi (光羨慕是沒有用的)   2017-10-21 23:48:00
作者: p123871706 (xuxin)   2017-10-22 00:11:00
作者: magicdio (My Little Angles)   2017-10-22 00:11:00
麻煩把林高遠 換成張繼科三個字一模一樣
作者: brightwish (密碼同帳號)   2017-10-22 00:26:00
差多了吧 張繼科會這麼打但不是他主要球風 只是他夠聰明會看準機會調動 但球風凶狠而多變才是張繼科而且張擰的頻率較高 正手更兇狠 側身快不怕中間球與張比起來 林的長處是反手穩中帶兇 擰球動作小還原快所以能壓在中近台 以反手撐住對方的正手進攻
作者: magicdio (My Little Angles)   2017-10-22 00:57:00
張繼科全盛時期各方面都做得比目前的林高遠更好可以期待林高遠未來會更好,目前在林身上還沒看到什麼突破性的新意,就當做左手張繼科就行了張氏打法就是一步不退看過全勝時期的張繼科就知道了現在的張繼科離全盛時期太遠了
作者: alexhsu0909 (香腸)   2017-10-22 02:47:00
就在剛剛被逆轉了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7-10-22 02:50:00
沒錯 請看文章的倒數第二行和倒數第三行
作者: madaux (形影不離)   2017-10-22 02:59:00
林高遠是左手優勢,要不然漏洞還是算大,不夠讓人放心林高遠打隊內球,由於熟悉落點,他站位比較到位你看他打外國人,如果打法不熟悉被調腳步就被動了至於張繼科不但技術上更全面,心臟大顆不是材高遠可以比的其實樊振東的打法也是偏簡單,但是底子真的很硬樊的打法也就是因為簡單才會被馬龍算得死死的但樊至少打外國人大體上是會比林高遠更穩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7-10-22 03:16:00
林高遠的打法難度不低.........他的打法特別容易受心態影響我不懂你說的腳步 除非你貼影片出來 以前的因為眼見為憑.....影片請貼出來吧 我看腳步哪裡出問題
作者: madaux (形影不離)   2017-10-22 03:25:00
我也覺得林高遠腳步不太好沒錯,有些球失誤真的是腳沒到林高遠如果之後碰上張本智,我相信會陷入苦戰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7-10-22 03:38:00
應該不會 林左對右站有主導權 是他熟悉的模式二 張退台正反手質量 不會比林好 近台更不用說以前吳教練開直播曾說過 林高遠的正手結構因小時候姿勢不正確 導致現在肌肉都習慣了很難去改所以他一開始就要求林高遠不退台把反手體系練出來把速度打起來 因為他一退台 正手硬傷很容易被對方逮住
作者: madaux (形影不離)   2017-10-22 03:42:00
張本和林高遠看誰能先調對手腳步,兩人都是非常近台打法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7-10-22 03:43:00
看馬琳面子收下 但因為正手的漏洞沒怎看好他沒想到給他拚出來了.....
作者: madaux (形影不離)   2017-10-22 03:44:00
張本近台快打很有可能調到林高遠腳步,重點是張本心臟大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7-10-22 03:45:00
張本還早 相信我........
作者: ichieh1 (Eason)   2017-10-22 03:46:00
張本現在世界排名我認為高估了我認為張本的實力世界20~30差不多
作者: madaux (形影不離)   2017-10-22 03:48:00
剛剛回顧波爾那埸,失分球很多歸類在腳步問題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7-10-22 03:49:00
有重播了嗎 要看一下我主要看後來10比4這段
作者: madaux (形影不離)   2017-10-22 03:51:00
除了正手小三角正手和中路側身,最後一局波爾接發撇反手大角也是把林高遠重心破壞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7-10-22 03:58:00
https://youtu.be/ntSU9K_S-20?t=3502https://youtu.be/ntSU9K_S-20?t=3540這兩球看不出來腳步上的問題 反而是判斷和心態的問題https://youtu.be/ntSU9K_S-20?t=3564https://youtu.be/ntSU9K_S-20?t=3598這兩球林想往中間位移動 被波爾立刻挑往反手大角https://youtu.be/ntSU9K_S-20?t=3637這球接發球擰太高也是判斷出問題 被波爾佔據主動https://youtu.be/ntSU9K_S-20?t=3701這球跟上面兩球一樣 也是林往中間未移動 一樣反手大角但林有準備意識了 所以拉進去了https://youtu.be/ntSU9K_S-20?t=3748這球也是手緊心態問題https://youtu.be/ntSU9K_S-20?t=3783這球說老實話林已經站好位置要拉 而且空間和時間夠球的弧線也在下降初期 但可惜正手拉丟https://youtu.be/ntSU9K_S-20?t=3822這球也是接發球過軟 被對方反拉 手緊判斷上都可能有誤所以m大認為的腳步有錯 在我心裡 大概就反手那兩球吧但對我來說 更把它看為是沒有準備意識和心態手緊問題至於偷跑 他發完就要到中間位阿 他就是想用反手阿我不懂你為何認為他偷跑 他就是他的準備套路而已你把它用倒果為因的方式 因為他跑不到位所以偷跑我覺得這樣理解有點怪怪的.....技術不過硬講的是正手喔這是連國家隊教練都普遍公認的喔他那球中台對拉 空間時間都夠的情況下拉丟如果拉進了搞不好就贏了 但也可能是心態問題導致手緊 誰知道呢?我老實說在近台用反手加力反撕的風險絕對高於退台辣那種對於反拉反撕球的上升前期要製造速度旋轉沒想像中簡單辣 打熟悉球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打不熟悉的球 再加上心態問題 一手緊就可能會被逆轉但如果有強大的正手實力做支撐 退台讓對方打過來的球旋轉質量沒上升前期那麼強烈 就有更多的選擇去調整你所謂的"位台" 導入對拉局面 保住勝利我論述 沒有矛盾的問題啊請去看馬龍 許昕 樊鎮東 對波爾 對拉 別在歐洲人好嗎要到頂尖 還在分人種XD我跟你說 馬龍要不是攻防轉換能力和正手的強大優勢早就被韓國佬在近台對死了在奧運對鄭榮植 好幾球接發失誤 都靠退台用正手硬扛回來並沒有喔 看來你不夠理解馬龍狀況好的時候許多被動轉主動 都是由強大的攻防轉換能力和正手完成所以你說馬龍隊鄭榮植視狀況最好的時候囉XD甚麼叫經驗 就是臨場反映跟應變能力馬龍去個廁所換個衣服 氣勢就變回來了但林高遠 顯然 還對於這種狀態的調整 不是很到位退台對拉的難度比你在前面快帶難.............但是林高遠反手反撕最多就擋 有快帶嗎.....反手快帶能夠有這種速度質量 野蠻厲害的XD你該不會認為林高遠的反手都在快帶吧......快帶快撕快拉原來是同一件事情.......受教了....每個人體會不同 我只是把我的體會說出來......原來近台不需要腳步XD要能維持在近台對於速度快的來球做精準的位移和判斷況且 你只是說偷跑....但你沒找出有問題的腳步阿我知道阿 我上篇文不是說了 但你起碼要找出林高遠前後移位不好的證據吧 不能一直聚焦在偷跑然後說偷跑是因為他腳步不好 這邏輯怪怪的ok阿 那就等影片阿 畢竟眼見為憑阿 等待中...哈哈 我只看第一篇文章吼 原來第二篇有不一樣??你的腳步不好 就聚焦在偷跑阿......而且我覺得你說的東西 可以適用於任何人包括你提出的解決方案 都有點太籠統了 以前我也說過你回去看 說平野美宇正手拉下旋不好 我有反對你嗎我記得我是同意你的喔 還是說我也有這想法我忘了 但反對你的不可能是我喔.....
作者: thewindjuei (Confuesd Reveller...)   2017-10-22 06:27:00
感謝分享,期待後面的文章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7-10-22 07:21:00
https://youtu.be/_fNqDegbOR4?t=2978這個就是為何上面到最後一局林高遠要到中間位的原因波爾解球的落點太刁鑽 其實跟腳步真沒甚麼關係因為馬龍在林高遠這種站位 那種落點腳步再好都救不到https://youtu.be/_fNqDegbOR4?t=2691這種大概就是你所謂的"偷跑"吧?其實你認為要在甚麼時候才不算偷跑呢??其實馬龍也會有這種先閃身正手的的套路......但是要先閃身正手的套路 前提就是 第一 你落點要夠刁第二 你質量要夠強讓別人不好去做較短程的攻擊但是林高遠都沒有 他反手沒去加壓 沒打在波爾難受的點就盲目的閃身 這其實不是腳步太差 我反而會覺得他連自己最擅長的反手都沒信心去做衝擊反而想盲目的閃身去用正手去做攻擊但是如果他的站位再後退點 不那麼貼台
作者: red0210 (My Name Is Red)   2017-10-22 08:58:00
作者: a8929621 (MrSomeHow)   2017-10-22 09:59:00
請問作者是甲組球員嗎 怎麼能寫那麼多
作者: BEDTIME (bedtime)   2017-10-22 12:18:00
甲組球員怎麼可能寫這麼多
作者: reworkgg (Re)   2017-10-22 13:09:00
原po還能糾正甲組球員的發文呢...甲組算啥
作者: ichieh1 (Eason)   2017-10-22 13:16:00
原po有糾正甲組球員的發文?
作者: magicdio (My Little Angles)   2017-10-22 13:51:00
bedtime XD
作者: reworkgg (Re)   2017-10-22 14:30:00
八加九跳樑技巧屌打大學教授,沒什麼不行啊。大學教授跳陣頭技巧屌打八加九,你怎麼看。算了,一路看你在桌球版"活躍"也快十年了,當初戰你的甲組選手體保生都已經懶得理你了,我個人就挺敬佩原po野人獻曝精神,貢獻桌球版各種歡樂。真心敬佩。自認做不到原po這這種程度,所以是真心敬佩原po本事。網路言論有高見也有廢文,但一個版沒人氣就沒交流,原po默默付出大家都是眼見為憑的
作者: madaux (形影不離)   2017-10-22 14:52:00
林高遠的腳步比起其他中國四大天王真的沒那麼輕盈雖然他戰術就是死壓前台,但有時反而自己腳步踩死啟動上偏慢一些但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就是為什麼現在才出道的原因他的天賦沒有其他人那麼好,得靠苦練
作者: brightwish (密碼同帳號)   2017-10-22 15:33:00
其實阿 評論頂尖球員還比評論甲組乙組業餘球員之類的容易 因為頂尖球員的影片多 資料豐富 多觀察就能比較出差異 更重要的是 檢視他們的時候拿最高標準去比就好反而要評論其他水準的球員 資料少 而且訂出合理的標準並不容易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7-10-22 16:16:00
https://youtu.be/-WXAAAdGJ7o?t=49https://youtu.be/-WXAAAdGJ7o?t=221https://youtu.be/-WXAAAdGJ7o?t=401https://youtu.be/-WXAAAdGJ7o?t=470https://youtu.be/-WXAAAdGJ7o?t=558既然你看出所謂"偷跑"是因為腳步不好所以先動....那我只好找出你認為全世界腳步最好的馬龍"偷跑"的片段這種先用控制的手段 讓對方不好出手到難度高的落點先行判斷預測在對方還沒擊球前就有閃正手的意識這是馬龍的拿手好戲........有時候當對方擊球後再想去閃 就沒有那麼理想的空間時間差去做準備了 乒乓是快速來回的運動尤其貼近台時 有時腳步先啟動 製造閃大板的機會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如果你在中遠台 你有相對長的反應時間去做準備 你就能在對方擊球後做好充足的準備當然就沒有先閃的需要 而不是因為腳步不好所以要採取"偷跑" 你這種倒果為因的邏輯一直都是我覺得很難溝通的地方
作者: wfjh31734 (王教授)   2017-10-22 23:02:00
林高遠和張繼科打法也差太多了吧...不要同樣愛用擰球你就把他歸類成同一種打法...認真一點好嗎
作者: brightwish (密碼同帳號)   2017-10-22 23:56:00
樓上沒看文章吧...
作者: wfjh31734 (王教授)   2017-10-23 00:03:00
講的是某樓的推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