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打球"手帶腰"-從認識蹬腿開始

作者: h2901911 (h2901911)   2016-03-16 14:37:30
各位前輩的討論很精彩...
雖然想躬逢其盛,但原文已經太長
小弟就不加入推文嘉年華了...
我發文章以前盡力看了2~3遍雙方的立論,
如果還有偏頗誤解,請不吝指教。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6 17:40:00
你對以小帶大的詮釋看法還不錯
作者: HTTRE (TRE)   2016-03-16 18:54:00
嗨我是台灣人。
作者: chopeter2002 (allen)   2016-03-16 19:57:00
好工整啊。你說服我了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03-16 20:02:00
天空手動 身體重心不一定轉動 然後蹬的觀點 沒解釋阿小部位先移動 並不會讓蹬轉之力比較容易 反而容易頓點除非你忽略了蹬的力量 才能夠行得通 由小轉大
作者: andykingex (在球桌堆中養老)   2016-03-16 20:24:00
樓上看過天空本人打球就知道為何他這樣說了
作者: AsllaPiscu (阿斯拉)   2016-03-16 20:52:00
所以是天空打球跟一般人不太一樣的意思嗎XD
作者: Tenging (菜鳥)   2016-03-16 21:05:00
https://youtu.be/06Ofvf14FjM 師傅教球影片加持一下https://youtu.be/nbJ4QRQXNQA 我也經歷過這時期動作標準但是打球的結果奇怪 跟想像中預期有落差那時候我就一直想揪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錯了什麼
作者: andykingex (在球桌堆中養老)   2016-03-16 21:21:00
請天空自錄練球影片或揪他球聚不就知道了?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03-16 21:24:00
都問過他 他根本避之唯恐不及..........如果有人想提供影片 他就說小心個資法..........
作者: Tenging (菜鳥)   2016-03-16 21:51:00
https://youtu.be/IcmhTBcDPLc 這個前半後半對照著看
作者: h2901911 (h2901911)   2016-03-16 22:20:00
可能沒有人在看了,但是我還是要負起責任...我個人認為S大把小帶大的現象解釋得太過侷限所以引來很多正確的批評。那些批評也都是對的>最廣義的來說。那個"先"凸顯的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先從重心的微動、拍型的微調,到指尖的鬆緊...擊球始動的那一瞬間在"意念上"確實會先對末端下指令b大也不必過多的指教愚鈍小弟如我只要你下次打球時自我觀察一次,你完成引拍後,發力擊球以前,意念會先落在身體的哪個部位。如果你自我解析的結果也感覺到意念會先關注在末端而不是等等要發力蹬轉全身的腳底,那我們就算有共識了但,容我在澄清一次:小帶大是很不明確也很看時機的措辭僅僅適用於 1. 基本瞭解發力機制卻打不到球2. 勉強打到卻無法在擊球瞬間發力集中的球友才適合特意提醒她/他 要注意小帶大本來擊球準確度就沒有問題的人,特意強調絕對會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03-16 22:42:00
如果h大指的是意念 而不是移動的話 我就無話可說
作者: h2901911 (h2901911)   2016-03-16 22:42:00
有脫褲子放屁的效果。 我對您很陌生,但從你的反應推斷你不是完全不會打球, 就是球技比一般人好很多
作者: edokawa (一朵小花)   2016-03-16 23:34:00
分析的不錯,但也看看這篇的標題吧!可惜原作者堅持手先動,才有你說的意念的效果,因為腳移位的動作外型在揮拍後這件事支持自己的論點…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7 01:12:00
手帶身體運用在移位時的效果很好意念只是其中一部分
作者: AsllaPiscu (阿斯拉)   2016-03-17 11:57:00
只有我覺得這篇原po跟s大是在說不同的事嗎@"@應該是說整體的概念起點給人的感覺很不一樣
作者: h2901911 (h2901911)   2016-03-17 13:48:00
回樓上,我認為擊球前的調整是小帶大擊球發力的貫通是大帶/推小其實s大的文章裏也沒說那個帶是 帶動、推動、拉動 的意所以我才說抓住精隨以後,細節本來就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其實你空手揮拍時--不必考慮瞄準、只要關心發力的時候,小帶大就不是很必要甚至不會發生了對了,我說的也都只是個人觀點... 如果對大家無益其實也不用太在意區區的看法。
作者: psion (psion)   2016-03-17 14:09:00
打球的時候 心裡關注的絕對不止瞄準這麼簡單 用意念來推論哪個帶哪個....有點牽強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7 14:12:00
手帶身體只是一個方法 何來需要論證或推論只能去講這個方法是什麼、怎麼做 然後看要不要用
作者: guha (哇哈哈哈)   2016-03-17 16:47:00
不能同意更多,尤其是結論!!!點出我這幾年一直以來的心聲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03-17 17:59:00
h的跟s的當然不同 但顯然h的容易讓人理解接受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7 20:04:00
噗哧
作者: h2901911 (h2901911)   2016-03-17 20:57:00
我本來是來幫S解套的,現在我都搞不清楚是在幫還是害了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7 21:04:00
沒什麼幫不幫害不害 我覺得你的理解和敘述還不錯不同的敘述方式可以讓人從更多角度去看一樣東西
作者: AsllaPiscu (阿斯拉)   2016-03-17 21:07:00
直接問s大這篇說的跟他想的是不是完全同一回事吧若有不同也請s大自己說明清楚h大的部分他自己已經描述的讓大多數人都能理解他的思路了也希望s大能把自己想闡述的理論敘述清楚,至少不要有會讓人誤會的模糊地帶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03-17 21:37:00
他光是手先動(身體重心不一定轉=天空強調)再蹬轉拉球就一直處理不清楚.....還自認跟h是同樣的一件事......問他手先動何時重心轉或不轉 又說幹嘛要二分法看待...至少h的意念說完全沒有跟主體的拉球模式有產生相違背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8 11:03:00
H這篇說的 有在我提過的東西裡面像是我之前說的要拿手當準星、用手來引導而手先動再蹬轉 他則是以跳遠的手先擺動再跳來舉例而我講的手帶重心重心帶腳 他也有舉出方向性「小部位先形成慣性,使大部位的充分發力更容易完成」這就是我說用拉弓取代鞭甩 以防止身體動了手拖在後面其實我當初最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特別強調這件事我只不過是在拉球文章裡 有一小部分提到而已但大家對於比較少聽到的說法會放大檢視為什麼我一開始會提這件事在文章裡?因為確實很多人忽略或者不知道這件事在某些情況的練習過程中 注意這個環節有很大的幫助關於乒乓球 我講過的東西何其多手帶身體只不過是一個基礎環節罷了而這個基礎環節做得好、協調性夠接著在移位步法有細節上配合 銜接轉換中也有藉此延伸
作者: AsllaPiscu (阿斯拉)   2016-03-18 11:24:00
h大說"上述的微動微調再先,然後才是蹬腳發力帶動全身。"這跟"手帶重心重心帶腳"似乎不太一樣齁?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8 11:32:00
什麼是手帶重心重心帶腳?你先說說看這是什麼 然後說差異在哪
作者: AsllaPiscu (阿斯拉)   2016-03-18 12:01:00
s大你要不要先定義清楚你的"帶"究竟是什麼帶,同b大所說,你也自己詳細整理一篇你的理論讓大家參考,也能比較有系統的進行分析比較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8 12:02:00
從以前到現在 我講得還不夠多嗎
作者: AsllaPiscu (阿斯拉)   2016-03-18 12:04:00
若你們的帶是同義字,那從字面上就已經是截然不同的意思了"腳蹬轉發力帶動全身"跟"(全身的)重心帶腳"會是一樣的嗎?或是s大的重心不是在說全身的重心?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8 12:05:00
你看過我先前對於手帶重心重心帶腳的解釋嗎手開始輕微擺動的時候 引導重心的方向
作者: AsllaPiscu (阿斯拉)   2016-03-18 12:06:00
重點不是多不多,而是有沒有像這篇一樣先把自己的用詞定義清楚再進行系統性的分析整理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8 12:08:00
腳可以順著身體重心的勢去蹬而非完全靠著腳去把身體踢過去我的「帶」含有多重意思喔 但沒有拉扯這個意思可以說引導、帶領、牽引、開啟、觸發....etc這個帶還包含了動作的"順序"如果我可以用某個單一詞彙來取代 我早就用了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03-18 12:38:00
不用講那麼玄妙 一直避開重點 簡單問一句你的手帶身體 重心會不會轉動?h指的是一種意念 並不會實際真正去帶動重心並不脫離違背重心帶動身體然後收臂的邏輯概念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8 12:43:00
一個合理完整的基本正手拉球 有重心轉移和身體的轉動如果你把帶翻譯成bringbring me home 難道會翻譯成拉著我回家???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03-18 12:44:00
恩 所以你的手帶重心 就是會帶動重心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 以小帶大 就會忽略到蹬轉之力只有轉 沒有蹬(下半身的自主發力)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8 12:49:00
手 bring/guide 重心而不是 手carry重心 不是不是不是不是carry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03-18 12:56:00
用英文蒙混過去 不會比較好 事實上也沒什好辯所有的拉球都用以小帶大的方式去拉 能進但會有局限性爆發力也好 質量也好 中遠台的對拉也好........如果你又用之前的說法手帶身體然後蹬.....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8 13:00:00
也可以用lead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03-18 13:02:00
只會越描越模糊 越讓人難以釐清 ......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8 13:04:00
你看這篇文章只著重在他講的意念可是你沒注意到他講的那句「小部位先形成慣性,使大部位的充分發力更容易完成」我講的手先動 就是要讓他先產生慣性 再去蹬轉發力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03-18 13:06:00
這也是一種意念指引說法......你沒發現他講到一個重點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8 13:06:00
所以說手先動再蹬轉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03-18 13:07:00
只關心發力的時候揮空拍時 就不會有這種意念的產生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8 13:07:00
好啊 那你就從手靜止的時候就開始發力蹬轉吧這是你的選擇 方法很多種 看你怎麼選而已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8 13:09:00
乒乓球這麼小一顆又會動 怎麼可以拿揮空拍來說不必要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03-18 13:09:00
不是選擇的問題....而是h在大方向大架構都跟你不一樣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03-18 13:11:00
所以這又是你不理解他的方法和誤會他與你一樣的地方我想大家都能夠理解............就你無法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8 13:13:00
我沒有誤會他跟我一樣 我從頭到尾都沒說一樣請不要又做這種有成見的翻譯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03-18 13:14:00
讓人從更多角度去看一樣東西.................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8 13:14:00
我只是把我跟他相同的概念對比給你看而已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03-18 13:15:00
原來這種說法不是一樣......看來我的國文理解與你不同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8 13:16:00
一樣東西 是指 一件東西 而不是"一樣的"東西那是一個單位詞還是以後我得打英文 one thing來確保不會誤解?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03-18 13:18:00
......那請你用件或個 不要用"樣"這種模糊用法......不過這種用法 也蠻符合你的講解模式............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8 13:19:00
Fine. I'll try to explain it in ENG.Or Both.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03-18 13:22:00
我希望你用的是完成式 不是未來式..............如果要再講 請自己再看一篇..............開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6-03-18 13:23:00
I'm trying now.I think my explanation is enough temporarily.There's no need to post a new article. thx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