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女乒名將德國轉型:很想拿世乒賽獎牌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2014-07-15 16:14:56
中國女乒名將德國轉型:很想拿一塊世乒賽的獎牌
以下內容來自《乒乓世界[微博]》雜誌2014年第七期內容:
  文/陳偲婧
  東京世乒賽後再見到德國女乒主教練施婕,是在李菊的婚禮上。兩人是20多年的好友
,雖然相隔很遠,但在做出重大決定時她們都會打電話給對方,諮 詢一下對方的看法。
“年初的時候李菊帶她的准老公給我見過。”施婕笑眯眯地講述了和新郎新娘在香港度過
的美好時光。“施婕是我最好的朋友,她要接手德國女 隊時也給我打過電話。在我看來
,施婕比我更熱愛乒乓球這個事業,而且她決定去做的事,都會很認真做到底,所以當時
我就很支持她。”李菊這樣說著這位大她8歲的知己。
  很想拿塊獎牌
  2012年多特蒙德世乒賽時,施婕剛接手德國女乒,在1/4決賽中,德國姑娘們和衛冕
冠軍新加坡隊苦戰五盤惜敗,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施婕已經在德國乒協工作了一
年多,主管青少年訓練。
  兩年後的今天,施婕對德國女乒有了深層次的認識。“我們在歐洲可以說是最好的隊
伍之一,這個位置我們還可以保持,雖然不敢說每次都能拿到歐洲冠 軍,但希望能經常
有機會衝擊冠軍。”在2013年的歐洲錦標賽中,德國隊3比1戰勝羅馬尼亞獲得團體賽冠軍
,這給了施婕很大信心。“當時我看德國的報紙, 上一次德國女乒奪冠還是我在隊內當
隊員的時候。”但施婕並不自滿,她真正想站上的是世乒賽領獎臺,東京世乒賽隊員們的
表現讓她看到了希望。
  在東京世乒賽中,德國隊陣容裡以本土球員為主,世界排名比她們更加靠前的單曉娜
和韓穎都沒有列在其中,而吳佳多這名德國“海外兵團”參賽獨苗, 也只出場一次。面
對這一現象,施婕解釋得相當坦然。“我在德國這兩年,年輕運動員水準提高了很多。吳
佳多已經將近31歲了,這次比賽又有傷病,水準也有所下降,沒有出場也是正常的。單
曉娜和韓穎也已經31歲,不是她們不能打,只是為了德國隊以後的發展,給年輕運動員更
多的機會,我想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我們幾個人私下裡交流比較多,因為有一樣的中
國式生活習慣,但運動要講究公平,要以成績和發展來判斷。”
  在來參加李菊婚禮前,德國乒協剛給施婕看了一份資料,上面顯示著她帶的女乒運動
員在兩年內的世界排名提高程度。“我自己看到都很驚訝,沒想到她 們能進步這麼快。
22歲的溫特兩年前排名120,現在上升到50名;索爾佳今年才20歲,兩年前排90名,現在
39名。德國乒協給我看這個資料,也是對我 工作的肯定。”
  溫特和索爾佳在東京世乒賽中均作為德國隊主力隊員出場多次,由於世乒賽小組排陣
早早公示,在位於杜塞爾多夫德國國家訓練基地和訓練中心的館內, 施婕和她的德國女
乒姑娘們也早早就對對手加以研究。“對烏克蘭隊之前,在戰術和訓練內容上,我們都進
行了充分的準備。比賽開打之前我心裡不是很有數,但比賽一打起來,就覺得非常簡單。
可能正是因為準備充分,我們才能贏得比較輕鬆,三場3比0就贏了。”和德國同組的克羅
埃西亞隊也同樣是塊硬骨頭,沒想又是3比 0獲勝。對捷克和塞爾維亞,德國均已3比1獲
勝,小組賽僅輸給中國香港。
  “我們對香港是1比3輸的,但當時有打成2比2的機會,這讓我看到了希望。賽後我們
總結的時候,我的隊員們也都看到了希望。雖然在1/4決賽中我們由於經驗欠缺以0比3輸
給香港隊,但我和隊員們還是從比賽的表現中得到了鼓勵。賽後隊員們跟我說,也許平時
再對自己的思想方面要求更嚴格一點,我們就有希望衝擊獎牌。”在施婕看來,東京世
乒賽中德國隊用本土球員也依然能闖進前八,成績對比2012年沒有下滑,這已經是一大進
步。“記得2012年世乒賽 上,我們小組賽對西班牙打得很激烈,3比2才獲勝,但這次我
們小組賽贏的隊伍,哪個都不比西班牙隊弱,而我們贏得卻比兩年前更有優勢。到了淘汰
賽,我們又 以3比0戰勝強大的白俄羅斯隊,我覺得我們比兩年前更強了。”看到希望的
施婕說她想拿一次世乒賽獎牌。“非常想。但是不是那麼容易,我們的隊員在技術上和身
體能力上要有很大突破才行,但還是有希望的。”
  付出全部才有快樂
  剛做德國女乒主教練的時候,施婕也遇到過困難,自己的教球方式並不能完全被這些
成年選手接受,一些在國內運動員和教練員看來理所應當的事,外國女孩子們反而不懂。
“比如伊萬燦在兩年前狀態很好,在世乒賽裡對新加坡隊的比賽中拿了分,也參加了奧運
會,應該是倍加努力的時刻,她卻開始自滿。”施婕 說,“我教的很多東西是要通過勤
奮的訓練才能看到成效的,但是當時伊萬燦不理解這一點。這回打完東京世乒賽,她特意
找到我說:施教練,我現在改變最多的就 是知道應該勤奮了。”施婕對運動員有時候會
感到無奈和惋惜,但在德國生活過20多年的她更知道,和國外運動員溝通和交流更要講究
方式方法。“比如鍛煉運動員的心理,這一塊兒在德國還不是很受重視,我就在和隊員們
平時的交往中不知不覺去灌輸,有時候很多要求是她們不自覺就做到了,彼此非常瞭解了
以後,隊員們就更能接受我的想法。”
  22歲的現德國主力溫特和施婕有過一段磨合期,溫特屬於身體素質一流的運動員,但
從小打下的乒乓球基礎不牢,所以一開始,施婕便急於糾正她的很多不標準動作。由於先
天條件出色,在比賽中又有足夠的衝勁兒,溫特一直以來都是德國教練員眼中的香餑餑,
沒人說過她有什麼缺點,一碰到施婕,好像自己身上全都是缺點,這讓溫特一時間完全
無法接受。“開始的時期我們之間有道障礙,她在思想上不能理解我。但這兩年我們一直
在磨合,一直到東京世乒賽之前,我們已 經可以配合得非常好了。東京世乒賽她的成績
不錯,甚至在1/8決賽3比1戰勝了VIK‧帕夫洛維奇,連我都沒有想到。這也讓她看到如果
和教練緊密配合、相 互信任會取得怎樣的結果。”施婕自信地說,“我覺得我和她現在
是個更新的開始,以後的配合將會更加默契。”
  剛滿20歲的索爾佳才打了兩年專業隊,她從小就有比較高的乒乓球天分,加入德國隊
後,隊內一直在努力培養她。“我和索爾佳磨合的時間不長,她比較信任我。”施婕看來
,索爾佳是個骨子裡帶著自信的運動員,但這股自信還不夠。“不夠,是和世界上最優秀
的運動員相比。我要求我的運動員一定要有自信,當然自信不等於張揚,不一定要外露
,但心裡一定要認為自己是可以的,要韌勁十足。”在東京世乒賽中,索爾佳多次擔當了
德國隊主力出戰,施婕希望在今後的團體 賽中,能看到索爾佳的進步。
  施婕認為她做教練很有運氣,因為年輕隊員潛力都很大,在她心目中有個三人陣容,
第三位是這次東京世乒賽因傷病沒能參賽的17歲小將妮娜。妮娜現在排名第87位,在國家
青年隊時就是施婕的弟子。“她性格上還不夠成熟,訓練也不夠勤奮,但是她打球的靈感
非常好,在去年的德國公開賽上打得很好。”施婕說,這三個運動員可以再為德國隊打
上10年。
   現在,德國女乒有10個運動員,全部在位於杜塞爾多夫的國家隊訓練基地和訓練中
心訓練,以前國家隊隊員並不都在施婕手下訓練,在集訓的時候才能來參加, 到今年夏
天為止才湊齊陣容。在德國,訓練基地和訓練中心一定要並列一起說,因為撥錢的地方不
一樣,國家和地方撥錢是一方面,更大一部分要靠品牌商的贊助, 因此主教練的職位也
顯得相當重要,不但要教隊員打球,還要跟品牌商和乒協協商接觸。施婕說,在德國整個
體育經濟不是很受重視,有很多時候要依靠個人魅力和 個人能力拉贊助。“當然更需要
全隊的成績,用這些去贏取贊助商。”談到個人魅力,施婕依舊表現得很自信說:“我認
為做每個事業,都要有個人魅力,不是嗎?”
  做德國女乒主教練兩年,施婕認為自己做得很快樂。“能成為女乒主教練我挺高興的
,像獲得了德國女教練員的最高榮譽一樣。”施婕一直認為,付出了才有享受,認真做事
才有意思。“不光是工作,我看畫展也會很認真,想記住這些作者,下一次見到這幅畫時
,即使沒有署名我也能認出來,這樣比較有成就感。小時候我總想把事情做完美,我認
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當運動員的時候我鑽過牛角尖,希望把每件事都做得完美,因此總
會患得患失,現在我知道做任何事只要盡我 最大的努力就行了。”
  施婕現在的快樂還源于做主教練的挑戰性,她說自己現在心理壓力比較小,又能看到
自己隊員們的進步,不快樂都難。
http://sports.sina.com.cn/o/2014-07-15/10367254092.s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