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 Innerforce 系列& Iolite Neo

作者: mayaplus (年輕不懂事 )   2014-06-10 02:07:47
球拍重量因為非專業電子秤,可能會有誤差。
非新品球拍以面交優先
非專業,球技差,心得分享請參考就好。
商品名稱(0): innerforce T5000
商品價格(0): 4000
版型(0): FL
厚度/顏色/重量(0)(建議): 88g
新舊/其他說明(0)(建議): 全新
商品名稱(1): innerforce AL
商品價格(1): 3000
版型(1): FL
厚度/顏色/重量(1)(建議): 92g
新舊/其他說明(1)(建議): 打三次,無傷 ,參見照片
商品名稱(2): innerforce ULC
商品價格(2): 2800
版型(2): FL
厚度/顏色/重量(2)(建議): 92g
新舊/其他說明(2)(建議): 拍頭兩處小傷 ,見照片
商品名稱(3): Iolite Neo
商品價格(3): 2200
版型(3): FL
厚度/顏色/重量(2)(建議): 84g
新舊/其他說明(2)(建議): 拍柄邊邊有上快乾。無傷。
接了幾張紅帖,只好又來出清 Innerforce 系列。
順便分享一下使用心得給大家參考:
Innerforce 系列:
0) T5000 沒打過所以一樣只覺得拍柄很帥
1) ulc 之前有熱心網友分享跟鐵板一樣硬梆梆,本來很納悶,
打過al 之後發現或許是比較出來的, Innerforce AL
吃球時間略長,手感也不像ulc纖維硬挺。
2) 即便手感略為硬挺,ulc 拉loop一樣穩定,不過在練習
拉speedo的時候命中率就有比較差一點 (小弟技術差,這點參考就好
ulc 發力後速度比較快
3) 練習退台球的時候,兩把支撐力都不錯,(ayous 威能?
如果想從純木拍升級其實可以考慮Innerforce系列,適應上應該也比較容易。
Iolite Neo
0) 因為拍柄很帥所以很想買,買到以後開啟買球拍的不歸路。
1) 蝴蝶典型3+2構造, alc版施碳,弱點跟優勢都蠻像。
2) 雖然說是alc版施碳,速度還是不如施碳,約莫跟 innerforce ulc差不多
3) 手感喜歡的就會很愛,我本來也很愛,直到我遇到了一把二手的photino..
然後我沒有覺得手感模糊,只是小球很彈... ,後來都乾脆劈長(隨便劈就很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