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游泳、浮潛提防!龍洞灣出現錢幣水母 好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20-07-27 17:30:51
游泳、浮潛提防!龍洞灣出現錢幣水母 好看但有毒
2020-07-24 15:11 聯合報 / 記者邱瑞杰/基隆即時報導
夏天到了,許多人喜歡到海邊戲水,要小心被水母螫傷。東北角龍洞灣最近出現「錢幣水
母」,模樣別致,因具有輕微毒性,建議別觸摸。
基隆海域在每年春夏時節可能出現水母,每年外木山長泳舉辦前,市府都會派人到活動海
域打撈水母,避免選手受傷,但還是會傳出零星水母螫傷人事件。
水母美麗的外表下暗藏危機,像基隆沿海常見俗稱葡萄牙戰艦的僧帽水母,藍紫色外觀木
當鮮艷,但因毒性較強,泳客苦被螫到產生劇烈過敏反應,嚴重可能喪命。
今年暑氣逼人,不少熱門戲水勝地,民眾像下水餃般下水消暑;東北角浮潛遊客也有增加
的趨勢,除了享受海水清涼,還能欣賞海底美景。有遊客在龍洞灣戲水時發現像瓶蓋、像
圓盤的漂浮物,仔細觀察原來是錢幣水母。
海大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李孟洲說,錢幣水母是生存在熱帶、亞熱帶的表層漂浮性物種,
不具自主遊動能力,主要藉由季風與波流移動。人體肌膚接觸到錢幣水母觸手時,可能產
生過敏、紅腫與刺痛反應。
李孟洲表示,文獻顯示曾發現大量錢幣水母出現在日本北部海域,台灣近年有大量錢幣水
母,研判可能是日本群體隨大陸沿岸流、黑潮支流移動而來,也可能是因為海水暖化,原
本在深海的水螅體轉化為水母型態出現。
海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陳銘仁說,錢幣水母是眾多水螅蟲個體聚合而成,中間白色鈣質的
硬圓骨片,是用來幫助漂浮。錢幣水母是台灣夏季常見的海中生物,有微毒性,建議民眾
不要觸摸。錢幣水母若隨浪潮漂到岸上,曬太陽就會死亡。
基隆鳥會常務理事、海科館志工席平說,到海邊遊憩一定要懂得趨吉避凶。以水母危害來
說,潛水客會穿著防寒衣,問題不大,但是浮潛和游泳民眾就要多加提防。到海域活動只
要聽到有人被水母螫傷,就應該遠離那處水域,「不要自己流血才知道痛」。
龍洞灣海洋公園表示,水母存在大自然水域,無法禁絕,建議遊客下水應穿著全身包覆的
薄式潛水衣,除可保持體溫,也可避免被水母傷害。如果被水母螫傷,可使用清潔的海水
清洗傷口,再用含酒精液體中和毒液,或用衛生紙沾氨水敷在患部緩解痛楚,如未改善應
儘速就醫。
https://udn.com/news/story/7328/4728023
作者: marathons ( 豆娘 囊鼠 蜂鳥 )   2020-07-28 08:18:00
教母在多板被水桶,到處流竄洗文貼簽名檔宣教.
作者: HENRY4869 (HENRY)   2020-08-01 05:08:00
教母不死心,桶不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