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比「泳姿」與「秒數」更重要的事——符合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20-04-09 10:47:40
比「泳姿」與「秒數」更重要的事——符合實際需求的游泳課怎麼教?
張景泓 08 Apr, 2020
因應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從二月底開始,各校就依據教育部指
示暫停各類大型活動、避免群聚感染,因此游泳課也一併因應政府措施暫緩上課至5月4日
,後續視疫情發展再行評估。
不僅如此,根據筆者在業界及網路社群觀察,大部份家長也都自主暫停小孩子游泳課,即
便是個別教學,也因為擔心場所感染風險,幾乎都將泳課延後或退費。
根據目前疫情發展,短期內大眾應無可避免地會避免參與包含游泳課在內的群聚活動。但
觀看清明連假期間遊客如織的墾丁大街與海灘,或許海域戲水此類「戶外」、「大自然」
的活動,被民眾認為感染風險較低,因此前往遊玩的小朋友與家庭不在少數。
縱然目前國內觀光產業受疫情影響而冷清,但一旦進入夏天,推測依然會有大批民眾去海
邊溪邊消暑玩水。不幸的是,我們或可預見夏季溺水新聞恐重回新聞版面;游泳課停課固
然會增加今年夏天孩童溺水的風險,但追根究底還是游泳教育出了問題。
台灣四面環海,為什麼還這麼多溺水意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每年因為溺水意外身亡的人數至少有37萬人,而台灣溺
水人數曾高居全球不分年齡層第三;如果只統計0~14歲的數據,台灣過去還曾在受調查的
OECD 21國當中,溺水死亡率高居首位。
另外,從消防署2012~2017年的統計資料指出,台灣平均每年溺水身亡人數約在400人左右
,而且逐年升高;溺水意外傷亡人數也曾高居國內「意外事故傷害死傷」第4大原因。
綜觀數據統計,我們可以發現台灣溺水人數不容小覷,且孩童溺水問題也須正視。除了政
府目前規範的游泳教育內容不符合實際需求以外,家長的錯誤心態也是導致孩童游泳技巧
「學而無用」的主因之一。
根據我在泳池擔任救生員及游泳教學的經驗,大部分送小孩來學游泳的家長大概會問以下
問題:「我的小孩多快可以學會?」、「他可以再游得更快嗎?」、「他的蛙腳對嗎?自
由式的手可以嗎?」。幾乎所有家長都會問類似的問題,但我從來沒有聽過家長詢問過「
如果我的小孩戲水時發生溺水意外,這些技巧派得上用場嗎?」
如果家長只在乎小孩的「泳姿」跟「秒數」,以及「多久可以學會」等問題,而不在乎小
朋友學的技巧能不能在出意外時派上用場,我們怎麼期待這些游泳技能得以確實防止孩童
發生溺水意故。
設計符合實際狀況的游泳教育,看看荷蘭怎麼做
我在海邊執業救生員的那幾年,外國遊客總是能在海裡優游自得,對於在踩不到底的開放
水域游泳相當習慣。很多國家國土相當大,游泳池密度沒有像台灣如此密集,但溪流、湖
泊、溝渠反倒是很多;也因為環境使然,讓這些外國人從小就習慣在開放水域游泳,跟台
灣自然環境相像的荷蘭,更成為游泳教育的專家。
90年代的荷蘭發生兩次大水災,當時迫使數十萬人撤離原居地,因此荷蘭政府有別於過往
「跟水爭地」的態度,改為「與水相處」的治國策略,在游泳教育推廣的目標著重在幫助
孩童「建立信心」和「享受水上娛樂」。游泳證書由政府委託國家委員會頒發(名為
zwemdiploma,分成ABC三個等級),家長在孩子5歲以後就會自主幫小孩報名游泳課程,
提前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荷蘭的游泳教學內容是根據真實情況設計,不只要求游泳技巧,還包括溺水發生時的應變
訓練:
溺水時一定踩不到底,所以要練習踩水技巧。
意外落水時不會配帶蛙鏡,所以要練習在水裡張開眼睛、學習抬頭蛙。
發生意外時不會穿著泳衣,所以要練習著衣下水、體驗阻力游泳。
短時間內沒人搭救的機率很高,所以要練習仰漂、獨自爬上橡皮艇。
透過這樣的教學內容,「預防溺水」只是游泳教育下的附加價值,重點在於培養小孩愛玩
水的心,並在玩樂中學習到各類水中自救技巧。
游泳技巧只是基本,提升「水中自救」能力才是解決之道
台灣現行的游泳教育,只能讓我們在「踩得到底的游泳池」游泳,而且是在有「蛙鏡」的
情形下。很多人對於在「踩不到底」、甚至只是「比較深的泳池」游泳有無比的恐懼,即
便是已經能長泳一千米以上的人,在「踩不到底」的環境下,同樣會對自身的游泳技巧有
所疑慮。
筆者曾詢問過荷蘭友人,荷蘭的游泳課每週上一堂課、平均要上一年才能通過最基礎的A
課程,99%的荷蘭人都擁有最基本的A級證書;通過A課程也不代表多會游泳,只是你擁有
最基本的自救能力。
對比台灣許多游泳速成班,或是只在乎泳姿跟秒數的家長,荷蘭游泳課是學習真正在生活
中遇到緊急裝況需要的技巧,而不是只是好看、讓家長可以拿來上網炫耀曬圖而已。
另外,除了水中自救技巧,讓孩子瞭解什麼是正確的水域安全觀念,在溪流、海邊遇到有
人溺水時該怎麼應對處裡,這些都是在疫情期間可以在家教導小孩的內容,既實用又能確
保他們在出意外時能保護自己。
小結
夏天即將來臨,玩水的季節也越來越近。家長們除了要避免過度保護小孩、因為自己不瞭
解而採「禁止」的態度來面對外,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跟孩子一起學習成長,這才是真
正的以身作則與正確的親子教育。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1058/4476128
作者: wendycandy (溫蒂糖小姐)   2020-04-09 18:17:00
我贊成國內教學池全部改成兩米深可惜這是不可能的
作者: jumisui (jumisui)   2020-04-09 19:29:00
說真的,我也喜歡深和在海裡游漏字,是“比較深的泳池”
作者: immoi (侯小佑)   2020-04-09 20:23:00
好像滿有道理的 推這篇
作者: ksfable (****)   2020-04-09 20:30:00
作者: cordeliatai (我不是天才小廚師磨人了)   2020-04-10 08:01:00
很重要的觀念,但台灣好難
作者: Howard2 (......)   2020-04-10 10:02:00
游泳必須成為習慣 不是只有暑假才一頭熱以台灣的氣候 就算室外 至少也有八個月適合室外游泳最怕那種 只學一個暑假 下次去玩水就要炫泳技的
作者: mida0308 (達塔南)   2020-04-10 12:56:00
支持2米以上
作者: lazycat5 (phoenix)   2020-04-10 18:12:00
科科,深度2米的泳池很少
作者: patience311 (香蕉)   2020-04-10 19:15:00
ㄊㄨㄟ
作者: QiQuan (dromedary)   2020-04-10 21:27:00
很有同感!!每次都覺得為什麼我每個外國朋友都可以看到海直接跳下去 不怕踩不到底 學游泳最核心就是能自救 並在哪都能游
作者: ctmhsl   2020-04-10 23:29:00
真的要從小學開始教游泳會游泳就能自救 很重要 游泳對身心各方面益處也很多
作者: scoutpioneer (耶耶)   2020-04-11 00:24:00
哪都能游太浮誇一點了啦 還是要評估一下 國外地貌不同 台灣很多地方真的不太適合游泳 不過適合的也禁的差不多…
作者: jumisui (jumisui)   2020-04-11 00:36:00
主要是蠻多溪流有漩渦,不適合游。海邊倒是還好,但怕遇到水母
作者: sunbiba ( )   2020-04-11 21:47:00
文章裡提到的荷蘭游泳教學好像有板友分享過(有記錯嗎?)
作者: av980207 (fishhhhhh)   2020-04-12 16:24:00
回樓上,有喔。不過可惜的是,好像還是沒有大神開這種課程的樣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