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 111年度桃園陽明高中國文科題目

作者: iamred (紅小鬼)   2022-04-24 17:41:34
依網頁公告備份
※※※
120分鐘。
一、國字注音: 請自行標號,僅寫答案(10%)
1. 斬將「ㄑㄧㄢ」旗
2. 「ㄏㄨㄟ」名城
3. 山「ㄐㄧㄝˊ」藻梲
4. 伯壎仲「ㄔˊ」
5. 餔糟ㄔㄨㄛˋ醨
6. 教「猱」升木
7. 「惸」獨鰥寡
8. 寢「苫」枕塊
9. 乘「軺」建節
10. 跋胡「疐」尾
二、請根據甲、乙、丙三篇文章回答下列問題(15%)
(一)請比較甲、乙文中提及陳涉的目的為何?(5%)
(二)甲、乙文所提陳涉和整篇文章的寫作手法、主題有何關聯? (5%)
(三)丙文中闡述蘇東坡對賈誼的看法與評論及賈誼的生命際遇,你會如何引導
學生面對生命的課題? (5%)
甲 、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昔因機變化,遭遇明主
,立功立事,開國稱孤,朱輪華轂,擁旄萬里,何其壯也!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
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又何劣邪!( 丘遲〈與陳伯之書〉)
乙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倔起阡陌之中,
率罷散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
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賈誼 〈過秦論〉)
丙、 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
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
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賈生,洛陽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間,盡棄其舊而謀其新,亦已難矣。……觀其過湘,
為賦以弔屈原,紆鬱憤悶,趯然有遠舉之志,其後卒以自傷哭泣,至於夭絕,是亦不善處
窮者也。夫謀之一不見用,安知終不復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嗚呼!賈
生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是故非聰明睿哲不惑之主,則不能全其用。古
今稱苻堅得王猛於草茅之中,一朝盡斥去其舊臣,而與之謀。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
其以此哉!
愚深悲賈生之志,故備論之;亦使人君得如賈誼之臣,則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見
用,則憂傷病沮,不能復振。而為賈生者,亦僅其所發哉!(蘇軾〈賈誼論〉)
三、根據引文,回答下列問題。(25%)
(一)依據標點,翻譯下列文句(10%)
暱暱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羣,忽見孤鳳凰。躋攀分寸不可上,
失勢一落千丈強。嗟餘有兩耳,未省聽絲篁。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溼
衣淚滂滂。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韓愈〈聽穎師彈琴〉)
(二)請說明如何進行本詩的教學?( 15%)
四、命題設計: (25%)
依據甲、乙二文,設計學測國綜試卷的單選混合題型,至少包括一題單選題及一題非選
擇題。須附上配分、答案及解析,以及非選擇題的評分標準(完全給分、部分給分、零分
)。
甲: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
,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
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
,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
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
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
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
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孟子告子章句上)
乙:
一九O六年,在上海澄衷學堂,一個十五歲的學生熱愛知識,而且關心時事,積極參與
各種活動,他是學校內很多學生社團像自治會、集益會、講書會等的發起人或負責人,也
當過班長。曾因班上一個同學被開除,他以班
長的身分向校長提出抗議,結果被記大過一次。
有一次,他在自治會演說,題目是「論性」,他反駁孟子的性善主張,也不贊同荀子的
性惡說,而認為王陽明所說的「無善無惡,可善可惡」才是對的。他特別提到孟子所說的
「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
水無有不下」是違反科學的——當時正在讀英文版 The Science Readers 的他活學活用
,在演說裡指出,水的性質是保持水平,水會向下流是因受地心引力影響,而高地的蓄水
塔則可讓自來水管裡的水向上流;如果人性像水,那麼應該是無善無惡、可善可惡的。所
以孟子錯了,最少是做了不恰當的比喻,王陽明說的才比較有道理。
這樣的演說很受同學們的歡迎,而他也很得意,所以後來又以「慎獨」及「交際之要素
」等為題演說,將自己的思考心得與同學分享,並訓練自己的口才。
他就是後來倡導新文學運動,並成為世界知名學者的胡適。胡適在澄衷學堂的時間雖然
只有兩年,但卻是他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就是在這個時候,他開始使用「
胡適」之名(他原名胡洪騂),而這個「適」
就是來自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名言。當時的他深受嚴復所譯《天演論》
及梁啟超「新民說」的影響,有著滿腔想要「振衰起敝、救亡圖存」的熱血,他在澄衷學
堂裡的活躍,可以說就是這種熱忱的表現。
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敢公開反駁孟子,顯示胡適對權威的無所畏懼,但如果因此而認為他
鄙夷傳統,那就大錯特錯。事實上,在當時的日記裡,胡適不僅記載了那次演說,更在其
他頁面抄錄很多他所讀到的古聖先賢的名言警句,他是個認真看待並熱心學習傳統的學子
,而對傳統提出批判,正代表了他的認真與熱心。(王溢嘉〈用科學反駁孟子〉)
五、素養導向課程設計 : (25%)
聯合國為地球永續發展,於2015年訂定涵蓋經濟、社會、環境面向,規劃17個永續發展
目標,期盼地球在人類的努力下能永續發展。請從108課綱建議15篇選文中挑選一篇,結
合上述SDGs中一項發展指標作為國文課程設計的核心目標,完成一份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內容須包含:(一)課程核心目標 (二)對應之核心素養能力指標 (三)文本核心
概念 (四)學習活動規劃 (五)學生表現任務及延伸閱讀規劃。
課程設計可參考下列三項圖示:
圖一、108 課綱建議之高中國文 15 篇選文篇目
圖二、108 課綱核心素養之三面九向
圖三、SDGs17 項永續發展指標
(表格難以複製,請自行查找參閱)
作者: eac252324 (AlbertFan)   2022-04-24 17:46:00
陽明校網已經公布題目了唷壢中題目還在唷
作者: thisisabookk (三餘)   2022-04-24 20:44:00
https://t.me/+Pdzi4YUOjc80ZDc1歡迎一起來備份~
作者: homedady (比呂)   2022-04-24 23:38:00
請問若答案有疑義?桃園陽明高中是不能申覆嗎?謝謝
作者: atom95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2022-04-25 10:08:00
4/25(一)中午十二點前將題目寄至exam[email protected]
作者: an123456781   2022-04-25 18:31:00
總覺得看簡章的人越來越少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