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為什麼要睡覺Why we sleep

作者: w4240 (大哥)   2020-12-21 21:53:14
【閱讀筆記】為什麼要睡覺Why we sleep
網誌版:https://earnnotes.pixnet.net/blog/post/5364086-why-we-sleep-book-review
睡眠不足、失眠等睡眠障礙已成為另類的文明病,人們普遍認為假日再補眠就好,殊不知
一點一滴累積下來的「睡眠債」是不能還的,不但讓你減肥失敗,還會提高罹患憂鬱症、
癌症的風險
<為什麼要睡覺>為比爾蓋茲推薦書單,作者Dr. Matthew Walker是神經生理學博士,現任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神經科學暨心理學教授,長期研究睡眠對人類的健康與疾病的影響
我將重點以條列式表達,方便你將睡眠知識帶走
。睡眠機制概要
睡眠週期一次為90分鐘:非快速眼動睡眠+快速眼動睡眠
睡與醒:近日節律、腺苷;兩者差距=想睡程度
近日節律:
 每天只能調整約1小時→時差
 視交叉上核指揮松果腺釋放退黑激素
 相較成人,兒童起始點較早,青少年往後移
 腺苷:醒著就會開始累積(睡眠壓力)
。睡眠優點
鞏固記憶,甚至修復快遺忘的記憶
掌控情緒、高層次思考、邏輯推理、創造力
作夢:撫平情緒使心理健康、解決問題和創造力
分泌生長激素:絕佳療癒者→修補血管→防止高血壓
移除危險代謝物質:如造成阿茲海默症的β類澱粉蛋白
維持骨質密度、增加肌肉與肌力、讓頭腦專注的清醒作用
。睡眠不足壞處
基因、DNA變異、核心溫度(體溫)↓
WHO將「夜班工作」歸為「可能致癌因子」
減肥:睡眠不足減肌肉;睡足8小時減脂肪
瘦素、飢餓肽失衡→食慾、垃圾食物↑、內生性大麻濃度↑
接種疫苗效果↓50%、對抗癌症的免疫細胞↓、癌細胞↑並轉移
無論年紀,睡眠長期受干擾,生理、心理、警覺性、記憶皆受損
降低工作速度、選擇簡單任務、缺乏動機、創意、不快樂、懶惰、道德感低落
生殖系統:睪固素濃度↓,相當老15歲,精子數↓29%,畸形問題;女性生殖系統亦如此
疲勞駕駛:導致的交通事故數量>酒駕和吸毒,兩秒的微睡眠「完全失去反應」v.s.酒駕
「反應變慢」
。年齡差異
人天生適合「兩段式睡眠」:晚上連續長時間8小時睡眠,午餐後短時間的午覺
兒童睡得越久,智商越高
嬰兒睡眠
 寶寶出生前幾乎都在睡覺
 嬰兒多段式睡眠→一週歲開始一段睡眠
 嬰兒期快速動眼睡眠剝奪→比較不願意進行社交活動
 一歲後快速睡眠強度↓,深眠強度呈指數性成長,青春期前達頂峰
青少年睡眠
 近日節律較成人晚→誤解喜歡熬夜,其實是自然生理反應
 需要時間做夢:重新校準快速動眼睡眠的階段
 上學時間延後→16~18歲駕駛交通事故↓60%
年長者睡眠:
 需求減少,完全是迷思:剝奪老年人一夜睡眠後,睡眠反彈現象比較弱,其實老年人一
樣需要睡足8小時
 主要因素:量與質↓、睡眠效率↓、睡眠時機受干擾
 早晨運動戴墨鏡,下午充足的日光延後退黑激素釋放
 老年失眠患者:加強體能活動4個月後,平均每晚多睡1小時
 深度睡眠↓→腦中累積β類澱粉蛋白,殺死腦細胞→阿茲海默症
睡眠安全建議事項
  清除通往廁所路上的障礙物
  床邊順手可打開的床頭燈
  廁所、走道感應夜燈
  床邊有電話
。影響睡眠品質因子
鬧鐘→睡眠中驚醒→血壓、心律↑
人造光→松果腺→阻止退黑激素產生
3C產品:使用iPad閱讀,快速動眼睡眠明顯減少
安眠藥→破壞睡眠腦波、癌症↑、死亡率↑、停藥後反彈性失眠
酒精抑止前額葉皮質運作→睡眠片段化、抑制快速眼動睡眠、影響學習成果
咖啡因:
 搶奪接收腺苷的位置(受體),半衰期5~7小時
 沒有需要咖啡因的兒童:干擾深度睡眠,影響小朋友腦部成熟
。健康12項睡眠守則
1.規律的睡眠時間:每天同一時間睡覺,同一時間起床
2.運動習慣:每天至少30分鐘,但要在睡前2-3小時前結束
3.避免睡前喝酒:睡前小酌雖然可幫助入睡,卻使睡眠較淺
4.臥房暗、稍涼、無3C產品:避免視覺刺激,偏涼可睡得更好
5.睡前洗熱水澡:身心舒緩放鬆,沖澡後能使體溫降低,產生睡意
6.床只用來睡覺:睡不著最好起床做些放鬆的活動,直到有睡意
7.睡前要放鬆:睡前安排靜態習慣,例如看書或聽音樂
8.曬太陽:日照幫助調整睡眠規律
9.避免太晚吃大餐、喝太多飲料
10.下午三點後不要睡午覺
11.避免干擾睡眠的藥物
12.遠離咖啡因和尼古丁
作者: nobuusa (兔靖語)   2020-12-22 11:48:00
感謝分享
作者: dxjerrybb (sleepbb)   2020-12-23 00:19:00
睡眠真的是不能輕視的
作者: wbar (MAYBE)   2020-12-24 23:08:00
謝謝
作者: yu1314 (yu1314)   2019-01-03 17:14:00
睡眠真的影響很多
作者: kjraben (Lasang)   2019-01-05 10:07:00
受益良多,謝謝分享
作者: hiphopsofun (RIZE)   2019-02-03 20:04:00
感謝分享,很實用的筆記
作者: ion10000 (媽咪寶寶阿呆)   2019-02-06 19:20:00
感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