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聊天] 邁向通靈王之路?

作者: newman2001 (mgs)   2019-03-15 17:19:16
以下是ㄧ位版上高人對我講的話
給原Po參考
明心見性,那個 「見性 」就是見你「自己」
因為當「心無罣礙」時,心不受任何影嚮
所以在這情況下,最純萃的你就會出現了
你可以把自己的內心當做是「本靈」,
雖然這樣說很怪,你就「暫時」
把自己的「內心」當做是自己的「本靈」
然後「時時拂勤拭 莫始惹塵埃」
所以你的本靈就是自己,也能說是自己的內
心,也能說是本我,也能說是純然的自己
反正就是這個意思,內心不是器官,它也不存
在,你無法描訴位置,但你說它不存在,但
它的確曾存在每個人的體內,只能「意會」
例如:ㄧ個磁鐵周圍有磁場,磁場看不見,摸
不著,但它確實存在,我們可以用「磁針」或
「鐵粉」表達出來,但只能「接近」不是「全
貌」
所以到最後,為何高人們會說,
佛在心中,道在心中
因為當你體會,「本靈=純我=內心=本我」時
你就知道,其實都在說同一事就是「內心」
所以「明白的人」是不會用本靈,來稱呼
自己的內心的
修行,是在修自己的「內心」
你會說修心,但你不會說,我在修自己的
「本靈」
所以當你聽到別人說「氣夠,本靈會亂」時
你要想想,本靈是自己的心,心怎會氣足而
亂呢?
他們說的本靈,其實都是「外靈」啦!
找到最純萃的自己
無我相 無人相 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
就是什麼都沒有,連內心的存在感都沒有
你知道,但講不出全貌
達摩祖師傳電影的最後一段說的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作者: leesine (逍遙)   2019-03-15 17:22:00
師兄的道理跟我很是契合。感謝師兄教導。
作者: newman2001 (mgs)   2019-03-15 17:31:00
互相交流,彼此精進,阿彌陀佛!覺林菩薩偈,也是在講一樣的東西三界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作者: twel (whiteout)   2019-03-15 17:47:00
作者: merhi0506 (白目光)   2019-03-15 17:57:00
如果是這樣為什麼可以換本靈
作者: mde04 (當初沒事學什麼隔山打牛?)   2019-03-15 17:59:00
想補充一下,無我相、人、眾生、壽者,其實是指萬法因緣聚散的空性,並非是指到最後無或沒有的畢竟空
作者: newman2001 (mgs)   2019-03-15 18:02:00
是的,感謝樓上的補充
作者: leesine (逍遙)   2019-03-15 18:15:00
換本靈??有這種事??怎麼換啊...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9-03-15 18:15:00
這個"我"是有"識、名與色"所組成,識就是在這個肉體與因肉體產生的精神作用之前的東西就維識系統至於"識"來說,對照12因緣的路徑來看,或許可以將末那識(行)-恆常執有的作用,和阿賴耶識(無名)染執成念的所有一切可以產生識的作用的種子把染執去除,轉識成智,斷絕能與我執相應的作用,就成就了何所依?何所緣?何助辦?何作業?依緣助業為世間, 業助緣依是明心* 唯識系統就探討所謂"靈"的角度來看, 關鍵在於要區分識與肉身的精神作用與六道其他有情之間的關係如果分不清"識"的作用或是這個肉身的精神作用,那可能就會混亂了推文用字比較精簡,請見諒
作者: docats   2019-03-15 18:39:00
作者: newman2001 (mgs)   2019-03-15 18:40:00
感謝V大說明
作者: thackeray   2019-03-15 21:20:00
網路上看到的換本靈相關https://reurl.cc/lQLbd
作者: souldragon (依法不依人)   2019-03-16 19:17:00
換本靈就是精神分裂症 像仙水一樣 亂搞的人才會這樣佛佗是連在輪迴的那個本靈都否定 只有宇宙最大的心靈所有分裂出來輪迴的本靈也是暫時的 最後到要回歸涅槃所有的現象都是宇宙那個初心在玩的幻想遊戲 本靈也是只有那個初心才是真的 初心不妄想就是涅槃不會有分靈一堆分靈(小本靈)在輪迴 是初心在妄想分裂執著的現象
作者: newman2001 (mgs)   2019-03-16 19:22:00
樓上高人也!本來無一物,本無你我他,阿彌陀佛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9-03-16 21:28:00
印度教有種說法,梵天在永眠之中作著世界的夢境創造了世界的夢境創造了世界,你我、花草等等都是梵天的化身。
作者: newman2001 (mgs)   2019-03-16 21:35:00
宜蘭大威武印度教,我完全不懂^^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9-03-16 21:36:00
所以,印度教最終目標就是梵我一如。
作者: newman2001 (mgs)   2019-03-16 21:45:00
梵等於本我嗎?請問宜蘭大,青頸觀音就是大自在天嗎?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9-03-16 21:54:00
你去google「梵我一如」。
作者: newman2001 (mgs)   2019-03-16 21:56:00
好的謝謝指教起源於吠陀經的一部份,奧義書裡的兩大格言:「我即是梵」「你即是祂」。梵就是世界的本質,是萬有的起源,也是滲透宇宙的宇宙始源。所謂的梵我不二或梵我一如,即是指明梵的本性與自我的本性是不二的。有情由於業,輪迴三道,永無終止如果能夠脫離一切反煩惱、假像,安住於本性,並了悟本體、自體就是唯一不二的梵。他就當體得解脫。很有感覺,謝謝宜蘭大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9-03-17 01:19:00
以我的修法是不認為有本我...為什麼要有法律?? 因為人不可信通常認為達到本我的境界的時候,就是境界停滯的時候最近韓國偶像一些性醜聞,就是人性我自己禪修也不敢講自己純潔無垢我就是個普通人,也許有些境界,但還是普通人佛陀其實是跟吠陀經理論是互斥的,希望版友能了解看看否則佛陀不會創立佛教直接當印度教的僧侶就行了
作者: tea8888   2019-03-17 10:03:00
原始佛教是無我,無常、無我、涅槃寂靜。到了部派時期,犢子部認為,如果無我,那麼輪迴的主體是什麼?因此提出補特伽羅(我或靈魂)為輪迴的主體。同時把五道變成六道(多了阿修羅),並提出中陰的存在。整個部派分裂延伸出目前佛教的宗派,例如第一次分裂的大眾部提出心本淨,到唯識的阿賴耶識,如來藏。心淨或不淨?有我、無我。都是佛教宗派之一。有無之爭延續了二千年。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9-03-17 10:47:00
補伽特羅的說法也是有瑕疵,仍有“我“的影子補特伽羅
作者: tea8888   2019-03-17 10:48:00
補特伽羅比較傾向有我婆羅門教是有我的,希達多提出無我此與婆羅門教不同。佛教梵文化後,婆羅門教又逐漸融入佛教。佛教、耆那教等宗教從婆羅門教而來。一些觀念、方法如業、輪迴、涅槃......,修行方式的止觀等。只是各教解釋可能不一樣。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9-03-17 12:27:00
我這一派觀點認為靈魂亦是較精細的物質所構成的,也有可能被毀滅破壞。在修煉的理論上,佛家偏空,道家主有,強調肉體長生不死或重陽神而輕陰神。
作者: highjack (我要消除十行方塊)   2019-03-17 12:40:00
四部宗義裡是定義常一自主、獨立實有到以破補特伽羅有我依序論述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9-03-17 13:11:00
宇宙第一因的各種論點看看就好,過度討論也沒什麼意思。畢竟誰也證明不了。
作者: tea8888   2019-03-17 16:31:00
三大難題,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意識的起源只師承一派看部門經典應該不會發現問題。跳開來看不同經書就會發現矛盾與不合理的地方。有科學家駁斥迪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他說,我感覺,故我在,才對。不然那些我思故我在的人,牙痛時,看他在不在?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9-03-17 16:45:00
世親的《唯識三十論頌》:「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玄奘法師在《成唯識論》裡解釋為「五無心位」:眠熟、悶絕、無想天、無想定、滅盡定這些狀態,「令前六識,皆不現行」。)也就是這五種狀態是不會有前六識發起的。熟睡無夢時、意識極度昏迷的狀態、生於無想天當無想天人、入無想定或入滅盡定。(這是前六識沒有發起的狀態。) 難道說在「五無心位」時,「我」就不存在嗎?所以說,「我感覺,故我在。」的說法也是有問題的。
作者: tea8888   2019-03-17 18:24:00
這是某些科學家的看法,研究了一些演化,包括文化社會的演化。還有腦神經科學方面,認知神經科學。覺得很有趣。有這方研究者,似否有心物是一元還是二元的疑惑?科學的研究幾乎傾向心物一元而且是唯物,大腦受損會連帶影響意識。刺激大腦某部份可以造成靈魂出竅的感覺。量子方面,有人提量子所說的纏結效應是心電感應。我只能說,他們在腦補。睡眠時的意識是一個醫生無意中發現的。當時認為人睡眠時是無意識的,有一天他在兒子的頭上裝了一些測試電擊才發覺,人在睡眠時腦波相當精彩。我們的腦沒有開關,停不住。也不受控制。這個只要靜坐一下就知道有多少雜念。控制的了大腦就能控制苦樂。想想,失戀了,如果隔天就忘了曾經失戀或忘了那無緣的戀人,還會痛苦嗎?但我們根本無法控制大腦的運作。因此,從止開始,從數習的轉移。一步步減少雜念,奪回大腦的控制權。不是修行、離苦的途徑嗎?報歉,老花眼常選錯字。
作者: allan0926 (allan)   2019-03-19 10:02:00
奪舍的風險,一開始不曉得,一旦被奪了,周圍的人也無法察覺,拿不是很危險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