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是不能偷懶的。

作者: ccclum   2014-06-28 10:00:39
※ [本文轉錄自 meditation 看板 #1IbUK6Tm ]
我六年前從內修練氣(道家修仙)的方法著手修行,其方法為老師點出玄關竅的運作方法
(後來我發現有四處)。然後點出中脈呼吸法(也就是使用奇經八脈呼吸法),之後教我手
印跟心法。就這樣慢慢走下去囉。
但我發現一用這個方法,可以感受到以前從未有過的感受,因此我開始迷惘,困惑了..
因此拜訪很多老師,看了一些書,但也因為不懂亂來此有了更多靈擾。
這樣走過來,受到各宗派的十方神明幫忙,我真的很感念,所以能寫我就會盡量寫,以
報答十方神明的過往幫助。
我很勉勵後學可以好好地寫下自己的體驗,無論寫得多爛都沒關係,只要是用心的記錄
下來,未來對於他人或是自己都是一種幫忙。
而過去自己的修養不夠,早期我真的很討厭那些自以為是的先學,頂著自己的門派多了
不起,自己宗派知見多偉大。對於我這個什麼都不懂,卻有一些體驗的人看來,那真的
都是笑話,自己騙自己而已。不過一路過來這也不是那麼重要。自然嘛!!
但因此我開始看書...
莊子、老子、易經、氣功、道書、禪學、命理,我能看多少就看多少,不懂我就拿氣去
練,不懂我就去硬碰硬,到處求教... 結果呢? 吃虧了。
曾經我問自己那麼認真做甚麼呢? 我覺得就是態度,我有豁出去的態度,配合著機緣那
就做吧。板上太少太少有這種體驗,卻還肯願意努力做的朋友們。
但無論多或少,說到底都非干我事,就做嘛。有那麼多廢話嗎? 是吧。
等有人願意跟我一起做,那一刻開始全都變了。
法身無相。
前文恕刪
原PO問的意象化的方法,嚴格來說那算是西方某些團體靈修所提倡的一種方式,這個方法
是透過高靈的引導,並使用規律的特定方法,讓愛可以從”空中”灌入全身,藉此達到無
比地身心靈喜悅,然而這樣的方法是透過觀想美好的事物,讓美好的能量可以”立刻”改
變生活現狀,而並非東方世界宣揚的苦修為師所能理解的。
我來介紹一下這個方法,首先透過把居住環境整理到一層不染,並刻意騰出一個空間,這
個空間可以使自己身心靈全然的放鬆,這個空間的擺設可以依照傳統中國風水的擺法,或
是民俗文化的神明廳,但還是建議把這個空間所有具有暗示性的物品全部清空。這個空間
稱作”工作室”。
在工作室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在放鬆前把鬧鐘定時約十五到二十分鐘,不要太長,第
二步就好好在美好的空間裡,想著美好的事情,在一切都很美妙的運轉中慢慢地設定夢中
的世界,比如說想要過怎樣的生活,所有人都是善的,然而無論你怎麼思想,怎麼建構夢
中的情景,設定鬧鐘的目的就是時間到了就出來吧。過多練習就會變沉溺了。
而要怎麼觀想,也有一個特定的好方法,"想像”自己的身體,從腳底,到十個腳趾慢慢
地、慢慢地放鬆,一直到頭頂,頭髮,這身體的每一寸,每一分都要很細微地觀想到,再
從外到內臟,神經,血管,骨頭以及你所能想像到的每一個部位,而這樣一次性的放鬆,
會有種俗稱”愛的能量”就從空中灌進身體裡進來,這是我體驗過的,但這是靈修,不是
禪定,更不能算是所謂的冥想。因為這種感受哪裡來呢? 答案千萬種囉。
最後方法千百種,只要願意學,大致上都可以學的起來,但許多方法都是偏向世間法,我
也任何的沒有反對,只是這對於某些追求究竟的行者來說,觀想跟發願實踐還是少了一點
點關聯。
至於版友的回文,我看到性空的說法其實是開心的,但也有種隱憂,當然這一定我多想了
,因為看到"性空”這個說辭,我就想起當時讀六祖壇經時,心中總是特別地慌張,慌張
的原因是總是很著急地想把不厚的壇經看完,就是深怕不快點看完,好似會失去什麼一樣
,就這樣慌慌張張的研究,這研究前心就不定了,感受的內容也就不夠透徹、連續。
不過說來也真是絕,有時看到壇經中一些段落時,忽然與某些經驗相應了,這時內心得法
的喜悅無與倫比,法喜呀,心裡開心呀,逢人就想說,可每每表達於外時就讓他人似懂非
懂啦,現在想想真的是造孽呀,等等PO完這篇文章後,要好好來個”無相懺悔”了。
以上這樣蠢事,也算過去幾年接觸時學習的小插曲,那時發生的經驗是多又雜,偶爾心中
總會有個念頭,覺得自己真是不得了,極短時間內參透這許多搞不清楚的秘密,現再看來
,若遇到正在實修並研讀佛法的大德面前就糗斃了,
因為故事多,經驗多,師傳多的我連法身、色身、報身都解釋不清楚,還敢大言不慚談虛
無,空性,這真的是對不起諸佛菩薩,對不起諸位版友,但多嘴都多嘴了,就讓我任性一
下吧。
因為原PO的問題是有關世間法,這樣的想法恰恰就是實修的第一步。但實修可以,若遇不
到老師,那有依經典不依人,然而經典多,佛教有佛教的經典,道家有道家,舉凡任何一
派別,法門都有自己的經典,請問倒底要從何處下手呢?
當然說下手是好聽,換個難聽的說法,我連下手都不想下手,直接丟了唄!! 學哪麼多生
命最後還是終結。試問人言的道理何用呢????當然這種想法還是悲觀了一點,可是禪宗也
曾說過類似的話,說了修行應該是不立文字與直指人心。看來
禪宗也是悲觀囉?? 那可未必喔,就讓我來談談,說說廢話。
不立文字與直指人心,這兩句雖然簡單的文句,那也恰恰是一直以來許多人對禪宗誤解的
開端,有些朋友不了解禪宗就認為禪宗也沒甚麼嘛,而有些了解但研究不深的朋友可能會
終日說禪說定,說打坐,說明心間性如何如何。然而對某些已有研究但是實修不足的朋友
,禪宗可是一門就厲害的法門呀,禪宗說得法理百分之百的簡單不複雜,但可想過時修不
足就少了機緣呢? 但學一個法本就因人生渡心,所以以上的狀況都沒錯,只不過是修持上
的不同表現。
而這個修持上的不同表現,用一具諸佛妙理非關文字應該就可以完整表達了,不是嗎? 這
真研究一門學問,遇到同好,只需一句話就可相應、心領神會,那來那麼多廢話呀。回到
禪宗講究的不立文字,就是在說經典中的妙用無窮,但因人生渡時,還是需要彼此是否有
所機緣,否則無充分且必要條件之下,想要使他人聞箇中法味,看來真是困難極了。

談到禪宗自然就必須要以佛法來說,佛法有有許多部經典,部部經典中都是文字,從經典
中的文字可歸納出一套完整的系統理論,許多人也都知道佛法博大精深,必需要深學習,
必需要努力不懈地研習,但可別忘了佛法的真諦是幫助我們實修達到目的。並不是把每一
段文字都分門別類,那這樣是在作學問,並非在探討生命的意義。故禪宗才會有感於學佛
法並不能只是作學問,才說了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過這並不是
反駁經典中的既有文字相,而僅是站在另外一種角度去宏揚學習佛法藥具備怎樣的方法跟
心態囉。
為了讓大家可以更了解了解性空與法身的關係,我來打打字,寫一個禪門的公案。
唐代時,夾山和尚有一次講經說法時,有人問他甚麼事法身,法眼呢?
夾山法師回答,法身無相、法眼無理,然而依經文來解說,夾山法師回答絕對是正確無誤
的。
但沒想到夾山法師講堂底下有一位道吾禪師聽聞到就偷偷笑了出來。
夾山法師看到了這樣的行為,很虛心地馬上請教道吾禪師。
道吾禪師就說了你回答也沒不對,只是沒遇到真正的老師而已呀。
夾山法師聽到這番話,心裡也清楚自己僅是引用經中的答案,而到底甚麼法身,法身有相
沒有相?老實說夾山還有疑慮,心裡也並不清楚!!
想當然,心中謙虛的夾山法師馬上請吾禪師開示何為法身。
道吾禪師就說:你的法緣(機緣)不在我這,前往前面不遠的江上有位和尚可以做你的老師
,去找他吧。
於是夾山法師不久便離開了自己的道場,獨自一人到了江邊後,也如願找到了道吾禪師所
說的老師,這位老師叫作船子和尚。
對談中,船子和尚問夾山法師一些禪機的問題,但由於這些對話是關於金剛經的一些詰問
,避免複雜,這邊就先不多談。詰問的對談告一段落後,船子和尚見夾山法師回答雖似有
似無,表面聽起來是高深,要是一般人恐怕以為夾山法師已經開悟了吧。
但船子和尚聽到夾山的回答卻是臉一沉並說了”這恰恰聽聞是正確的東西,只不過是長長
的繩索跟堅固的牢籠,既把您綁住又困住地障礙著自心呀”。
船子和尚性子硬,不願再跟夾山法師繞圈圈了,直接把船竿子一舉,就說”垂竿千尺,意
在深潭,離鈎三寸,子何不道”?
夾山法師聽到這段話還未回神,船子和尚就一竿子打他下水,就在夾山法師還搞不清楚怎
麼一回事時,船子和尚就說快回答呀,快點回答呀。
夾山不知道怎麼辦,正要開口,船子和尚就打,再來開口,船子和尚又打,經過幾下子地
折騰,夾山當下開悟了,不自覺地點頭三下。
這時夾山法師沒有說話,可船子和尚反而很滿意的笑了並又對夾山說了一段話。(對話細
節暫不列為本文重點,有興趣可以查看看對話細節,故暫且先不多提了。)
我只先節錄船子和尚最後提到的一段話。
船子和尚對夾山法師說: 我在這邊釣了那麼多年,到了今天才終於釣了一條龍呀!!並告誡
今後要把自己的身口意化解的無影無蹤,等真正體驗到一切法空。
再來就是要把無影無蹤也化解乾乾淨淨,不能陷在裡面出不來,也就是不要執著於空,連
這個空都要空掉。
所以性空怎麼空,甚麼時候可以把性空也空掉呢?
不過用文字說空也空了是簡單啦,但實修起來就並不容易。因為回到夾山法師的因緣,夾
山法師因為船子和尚點化而當下開悟後,就在跟船子和尚告別之際,走了幾步就回頭看,
走了幾步又往回頭看,這臭夾山心中還是有疑問,而性子硬的船子和尚又說話了: 你可不
要以為離開這個還會有甚麼別的了。
夾山法師這才死了心,也才肯頭也不回地離開了船子和尚。
不過話說回來,船子和尚這種不要命的點化教法,我是絕得不能適用任何學習佛理的朋友
,當然諸位朋友能透過故事領會什麼,那也只是諸位的福報,跟我也沒啥關係。
知道了故事中的法身無相的意思,再來要談談這個文字相性空兩字。
性空是一種超越生命的說法,但因為超越了生命,這個性空就必須透過超越生命的修練才
能得到,但超越生命的修練是甚麼呢?公案還沒說完喔!!
夾山法師為了想要更清楚的法身意義,獨自一人在山中閉關十多年,刻意苦行,等某種時
機到了才出來說法。而講經說法一段時間後,道吾禪師為了要更清楚了夾山法師是否有所
不同,故派了弟子去試探試探夾山,道吾的第子一樣在夾山講法時問了法身為何?
夾山回答: ”法身無相”。
兩個答案一樣,問問題的人卻感受到不同的境界,這個諸佛妙理可還真是讓人難以理解,
好像感受到的卻又無法言語,可真的感受到答案可能也不變。還真是讓人覺得有趣極了,
不是嗎? 把性空也給空掉,那是法身無相,但是在問我一次甚麼是性空,我想還是回答法
身無相比較恰當吧。船子和尚還好你不是我的老師唷
By juicelover
作者: bobju (枯藤老樹昏鴉)   2014-02-18 13:54:00
就是[當下]令人感受到的份量呀 同樣一句話 不同的timing講出來 聽到的人所感受的份量卻是不同下棋也是 同樣一步棋 平時在玩的時候下出來 跟比賽時下出來所感受到的份量也是不一樣同樣一句話 講經者夾山 跟 修行者夾山 講出來的份量也是不同
作者: ccclum   2014-06-28 10:23:00
泰山老師教的方法就是文中說的西方靈修.....我怎麼會不知道呢? 唉~~~~~~~~~~~~~~~~~ 佛法僧,三足尊~道家說的陽神,知道的人都說肉眼可見....看了六年,沒有人說那是法身無相.....傻小子們,能不能認真點修行啦。好煩喔在道板拿了道德經做基本,結果我就說道德經中有很多句來自易經..... 結果不鳥我,我說易經跟佛法一樣只是過去的人將概念導引到另外一塊去,沒人鳥我。裝了幾年白癡了,結果還是一堆人不動順逆呼吸法門....老愛看鬼鬼神神,靈修三小的。(抱怨中,爽)懶得裝傻了。。。各位鄉親們。請認真點不要再來SOUL版了
作者: apple2081 (小蘋果)   2014-06-28 11:33:00
寫一篇如何"辟谷"吧,這比較接近生活經驗..
作者: ccclum   2014-06-28 15:36:00
唉唷。聰明喔
作者: jojolovetata (吾愛愛吾)   2014-06-28 18:00:00
沒啥,走過而已;對於那種毛沒齊的..
作者: ccclum   2014-06-28 18:02:00
哈哈。說真的我還無法將大小乘的印,切入要領並圓融無礙。現在這段時間對我來說是最辛苦的時間。看到了業力的軌跡,正在對抗整個力量,好想退縮不學了真的很佩服過去以苦為明師的修行者。我們這一代太弱了。(誰能聽得懂我在說啥屁話?)
作者: apple2081 (小蘋果)   2014-06-28 18:16:00
太善良不好 苦什麼 這年頭努力工作的"印記"會少嗎浪費人才我曾經跟我朋友說 你X的你工作三小 刺個鳥 不然醬秋丟我不是指我朋友不好 我說的是 說的那麼行 X 努力個小朋友 你說對嗎 好聽話沒用啦人家為什麼懂你 只因別人早經歷你這種事還叫人要"助人為樂"哩 拷 狀況都搞不清
作者: mikelin7747 (反求諸己)   2014-06-29 10:46:00
感謝分享!
作者: shiva999 (guru)   2014-06-29 19:04:00
不客氣
作者: softpak (喔喔喔)   2014-06-30 11:13:00
人到底為何修行? 為何一定要修佛修道?這不是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嗎?
作者: caselook (幸福要懂得耕耘)   2014-06-30 14:12:00
樓上,如果你認為世間不苦,你就不必學習佛法.佛法只為斷苦
作者: smilelover (微笑情人)   2014-07-01 02:45:00
推樓上 像我就是認為世間很快樂的 所以才又來徜徉的 ^^
作者: dontblame (占卜師)   2014-07-01 03:22:00
樓上有神快拜
作者: caselook (幸福要懂得耕耘)   2014-07-01 09:00:00
我深覺世間極苦,苦不堪言,所以我學習慈悲喜捨,斷除苦因.
作者: apple2081 (小蘋果)   2014-07-01 11:41:00
smilelover <<== 世間沒有不苦的,不苦是因為現在好你"看到"太少,身體有生老病死,人是苦樂參半,頂多是福氣大了別人一些,不會有所不同~ 不苦那是因為還沒這個沒,指的是"時間"與… 未來會懂的"經歷"..
作者: shiva999 (guru)   2014-07-01 13:23:00
樓上說的是極極極極極極極極極大部分的人.但是還是會有極...................少數的人 並不是因為還"沒"而是 你們沒有真正的"有"過 ^_^生老病死怎會苦呢? 那是一種自然 多快樂阿 哈 哈 哈本人曾經做過調查 百分之99.99999999的人 都認為人生苦
作者: caselook (幸福要懂得耕耘)   2014-07-01 13:46:00
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世間極苦,苦不堪言.但是,苦不是悲觀,是實觀.樂不是樂觀,是錯覺.世間無樂唯苦
作者: shiva999 (guru)   2014-07-01 13:58:00
呵呵 推世間無樂唯苦 這好像是佛教教主說的 讚所以祂希望你們能解脫 ^_<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