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開燈睡覺罹癌風險增55%!研究建議做一事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21-04-27 17:13:56
開燈睡覺罹癌風險增55%!研究建議做一事 還能改善睡眠品質
2021-04-22 09:47Heho 文/林以璿
晚上睡覺喜歡開著燈睡覺嗎?或者,你也喜歡是覺得深夜做事效率最好、喜歡「挑燈夜讀
」的一員呢?《Cancer》期刊上一項超過46萬名參與者的研究顯示,夜間光照可能大幅增
加甲狀腺癌的發生風險,尤其是女性。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美國退休人員飲食與健康研究協會
的464,371名參與者進行夜間光照與甲狀腺癌發病率之間關係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較高的光照暴露與甲狀腺癌風險呈正相關。具體而言,接觸最高的人群患
甲狀腺癌風險增加55%。
褪黑激素不只控制睡覺時間,也能降低各種疾病風險
在黑暗的環境下,大腦的松果體會大量合成褪黑激素,所以褪黑激素又稱「黑暗荷爾蒙」
。這種荷爾蒙和睡眠週期有密切關係,當褪黑激素濃度增加,就是休息的時間到了,等於
身體告訴你「天黑了,快點睡覺吧!」所以人的睡意會變濃。
褪黑激素是身體的重要,夜間分泌較多量的褪黑激素,能夠發揮心跳速率減緩、血壓降低
等作用。而因褪黑激素讓生理機能減緩的同時,也會讓細胞致癌因子的破壞減慢,並同時
影響到免疫系統的運作。
夜間不關燈,癌症、慢性疾病以及精神疾病風險都增加
夜間光照不僅增加甲狀腺癌風險,發表在《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期刊
的一項研究顯示,夜間光照暴露能夠增加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結果顯示,在隨訪中,最
高分位數人群患乳癌風險增加14%,尤其與停經前的女性患者相關。
另外,認為光線會發散出許多藍光,容易造成心情不佳,影響工作表現和人際關係。美國
醫學會期刊《JAMA》的研究指出,睡覺時暴露在光源底下,會提高女性變胖的機率;罹患
高血壓或糖尿病等疾病的機率也會提升。
夜間調暗燈光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降低疾病風險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理時鐘發生了變化,電燈的出現延長白晝,也改寫了人的時間
觀。然而,電燈照明和過度使用打破了人們本來的生物平衡。研究人員建議,應避免或減
少睡前看手機或睡覺不關燈等習慣,以促進更好的睡眠。甚至,半夜起床上廁所也盡量不
要開燈,否則生理時鐘被打亂。
由於自然界在傍晚之後的天色也會變暗,建議晚間如果不需要大量閱讀,可以只點一盞小
燈,不只是節省電費,也能幫助配合生物節律。室外燈光是影響睡眠品質的「元凶」之一
,建議不妨使用好一點的窗簾來阻絕街燈。
未來,還需要更多的大型研究對夜間光照潛在的生物學機制進行研究,以更全面地評估與
夜間光照與癌症發生風險之間的關聯。目前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落實晚間關燈的好習慣,
短期來說提升睡眠品質,長期來說也能避免疾病風險。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15/540539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