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退休力健康指標大解密2/健腦長肌 專家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20-12-20 11:33:53
※ [本文轉錄自 elderly 看板 #1VtiOPpI ]
退休力健康指標大解密2/健腦長肌 專家建議你這樣吃
2020-12-19 21:45 聯合報 / 記者黃惠群/即時報導
地中海飲食是公認對健腦有助的飲食,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地中海飲
食有豐富的蔬果、全榖類澱粉、海鮮與魚、堅果與橄欖油等。充足蔬果證實能提升抗氧化
能力,魚則是優質蛋白質來源,不需吃深海大型魚,一般白肉魚就可以。
想要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足夠的肌肉量是要件之一,為預防肌肉流失,應確保攝取足夠
的蛋白質,方能有效促進肌肉合成。吃蛋白質的時間也很重要,建議平均分散在三餐,白
天新陳代謝旺盛,效果比集中於晚餐好;運動後該馬上吃,比較容易修補和轉化成肌肉。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許惠玉指出,像牛奶、蛋與雞肉是很好的蛋白質攝取來源,胺基酸
組成比例佳、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若要預防肌萎性肥胖,應優先挑選脂肪較低、蛋白質較
高的雞、魚等,但切勿過量,以免在體內轉化成脂肪。
肉不只攝取量要剛好,也要選擇合適的肉類,許惠玉提醒,紅肉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增
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應培養「多白肉、少紅肉」的飲食習慣。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
預防癌症,一周煮熟紅肉食用量不應超過350至500克;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每天攝取紅
肉100克,大腸癌風險可能增加17%。
銀髮族普遍遇到咀嚼、吞嚥等牙口能力退化問題,容易養成只吃脂肪較高的控肉、肉燥等
。許惠玉建議,熟齡族除改變烹調方式,可選用肌肉纖維較短,較豬牛羊肉更容易咀嚼的
雞肉。也可以改變食物質地,將雞腿切絲或將雞里肌變成絞肉來烹調,或可以加入豆腐、
胡蘿蔔、洋蔥、雞蛋等軟質食物配著吃,每日攝取豆魚蛋肉類食物6份,平均分配在三餐
中。
素食者若想攝取足夠蛋白質,豆漿、豆腐是好選擇,台安醫院預防醫學事業部營養師劉怡
里表示,若可以吃蛋,效果會更好。不管吃葷或素,建議飲食多樣化,從不同食物攝取不
同營養。
除蛋白質,熟齡者應多加補充維生素B群,以協助合成蛋白質、維生素D、膳食纖維。劉怡
里表示,每天可吃1碗半到2碗的燙青菜補充B群,建議長輩可多出外曬太陽,或吃鯖魚、
秋刀魚、蛋黃等,補充維生素D。此外,許多長輩腸道蠕動慢,雖需補充膳食纖維,但切
記同一餐不可攝取過多,不然可能導致脹氣。
●中壯年營養攝取佳 較有危機意識
2020退休準備大調查顯示,30到59歲中壯年營養攝取行為優於年輕族群與年長者。董氏基
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可能是中壯年負擔家庭主要責任,較有危機意識,加上
要照顧孩子,所以注意營養攝取。
針對攝取蔬果、穀類主食等行為,60到64歲熟齡者比率高於其他年齡層,許惠玉認為,穀
類方便取得,價格便宜,再加上老年人「吃軟不吃硬」,穀類攝取較多,且老年人重視養
生,蔬果攝取量也較高。
女性營養攝取行為優於男性,許惠玉會心一笑,女性確實較男性重視養生,男性頗有「不
見棺材不掉淚」之感;實務上,舉辦健康講座都發現女性參加為多,少數男性參加多是被
迫,或因至親好友患病,有切身感受而來吸取相關知識。
衛福部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羅素英表示,由於不同族群、地區有不同營養攝取行為,對營
養認知也不盡相同,都可能導致營養攝取不足,例如有些民眾不知山藥、地瓜及米飯皆屬
於主食類,可能因此攝取過多澱粉。
羅素英表示,國健署以「人」為中心,正在做不同族群的痛點分析,偏鄉地區若因食物不
易取得而營養不足,計畫以行動菜車支援。
https://udn.com/news/story/121867/5106083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