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天] R: 知足

作者: littlewren (wren)   2020-12-09 23:29:44
※ 引述《voirvoila (a dead puer)》之銘言:
: 原文及部分推文恕刪
: 不知道為什麼,我想試著反對看看快樂和悲傷都不需要資格的這個觀點。
: 或者應該說,我想要藉由試著反對這句話,來看在這個類比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 正因為這句話看起來是如此合理,所以才需要更詳細地檢視它。
: 「明明我不夠幸福,所以我不該感到快樂」
: 「明明還有別人比我更慘,所以我不該感到悲傷」
: 我認為,這兩者所對應到的心態分別是
: 覺得「自己擁有的足夠多」(雖然從外在觀點來說不夠多)和
: 覺得「自己擁有的不夠多」(雖然從外在觀點來說已經夠多),
: 而一個人覺得另一個人(或自己)不該因此感到快樂/悲傷,
: 則是說話者覺得認知者的認知有所偏誤,因而嘗試更正。
: 在快樂的例子中,覺得自己擁有足夠多的人基本上溫飽不會有太大問題,
謝謝回應。
其實我看不太懂,想了一下才抓到你可能想表達的意思,覺得有問題的那句是
: 因而就算從外在觀點來看再怎麼不夠多也至少有一定程度(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不管你再怎麼得意,
真的看不慣你快樂的人總是會找到其他過得比你更好的人來比,
不會比到“一定程度”就放過你;
另一方面,不管你再怎麼痛苦,
看不慣你愁眉苦臉的人也總會找到比你更慘的人來“輕化”你的痛苦。
: 代表外在觀點的批評不完全正確,
: 所以其實某種程度上快樂的人是有快樂的資格沒錯。
: 反之,對一個衣食無虞卻覺得自己擁有不夠多的人來說,
: 由於確實有許多連溫飽都有問題的人存在,
: 而自己也確實擁有足夠多,外在觀點的批評合理,
: 因此或許就會認為自己沒有悲傷的資格。
: 所以,快樂與悲傷的資格論或許在某種程度上是合理的吧。
這個資格論是比較出來的。
其實有時就算沒有其他人跟我們説這些,
我們也還是會產生批評自己“沒資格”的念頭。
然而,如果你不會拿90分的人來跟80分的比較,
那也沒理由拿50分的人跟40分的比。
真要比的話,是比不完的。
自己都已經夠憂鬱了,還有餘力看別人有多慘?還是先管好自己再説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