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情感低落症 (Dysthymic Disorder) II

作者: littlewren (wren)   2018-02-20 18:53:52
資料來源: 華人心療網 https://goo.gl/VutCU1
談輕鬱症林宏川/博仁綜合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
雖然職場上工作表現良好,盡心投入做事,很被同儕們所看重,卻無法藉此提昇整個人的
價值感,只覺是在盡責任……
年輕的小美長期以來始終有悶悶不樂的情形,曾經試過讓自己快樂一點,卻不容易做到。
近來在便利商店拿到了憂鬱症自我檢視量表,填好之後發現分數頗高,該測驗表建議速找
醫生檢查診斷,在不確定是否得到憂鬱症的情形下,去了一趟精神科門診,結果醫生說是
另一種輕度憂鬱症,「輕鬱症」(Dysthymic disorder)。
回溯小美過去的生活史,感覺生活僅是一項苦楚的責任,欠缺光輝的色彩,取代的是憂傷
環繞於四週。雖然職場上工作表現良好,盡心投入做事,很被同儕們所看重,卻無法藉此
提昇整個人的價值感,只覺是在盡責任。也不覺可從目前生活中的任何事,得到快樂。不
再多渴求,熱情也消失,內心空虛,未知人生方向,如此的過程除了痛楚還是痛楚。
憂鬱症中常見且病情較嚴重的是重度憂鬱症「重鬱症」(Major depression),它發作時
整個人都退縮在憂鬱的角落,不吃不喝不能睡,彷彿世界末日般的痛苦難受,無法解脫,
厭世的念頭猶然而生,未能維續平日良好生活,不能上班、上學、做家事,只能請假在家
。此未治療的憂鬱發作,可達半年至九個月之久才好轉,因為它的高流行率及高自殺率,
對生命健康帶來重大的威脅,所以被稱為「世紀的殺手」。
而輕鬱症本質上與重鬱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的特點是長期慢性輕度憂鬱,通常是持續兩
年以上,它所影響的社會職業功能不若重鬱症發作時那麼嚴重。在經年累月的慢性輕鬱中
,憂鬱心情的日子比正常心情時還要多,同時可能合併有下列其中兩項或多項的問題:吃
不好、睡不好、疲憊無力、低自我價值、認知專注力差、日子感覺無望。
輕鬱症患者長期感到凡事都沒興趣,看待自己是沒有能力的,對自我的評價是差的,多是
負面的自我批判,對過去事很不能釋懷,情緒及精神生活是憂憂的,變得社交退縮,而這
些症狀似融為每日生活的一部份,常常描述自己為:「我就是這個樣子」,似乎個性也變
成如此,悲觀抑鬱的人格。也因為如此,過去亦被認定為憂鬱性的人格疾患,自1987年之
後(DSM-IIIR),精神醫學的觀點將之看待為情緒疾患,中文亦稱為「精神官能憂鬱症」
或「憂鬱性精神官能症」。
當然,若重鬱症已經較為緩解尚未痊癒時,亦可能出現類似輕鬱症的狀態,但那仍然歸類
在重鬱症的範疇。在台灣重鬱症的盛行率是1.2%,輕鬱症是1.1%,大部份皆因為合併其他
精神疾患,如重鬱症、物質濫用、飲食障礙、失眠、人格違常等,才至精神科就診。
依照憂鬱症狀開始出現時間的不同,輕鬱症概分兩大族群:青少年及成年人。以前者居多
,而且常常於孩童青少年期便隱藏開始,呈慢性化,長年輕度憂鬱症狀,持續或間歇性的
病程,特別在兒童,心情可為易怒而非憂鬱,且所需最低的期限也僅為一年。
針對輕鬱症,醫療處置上,用抗憂鬱劑進行的藥物治療至少有一半的患者有療效,此點與
重鬱症對藥物治療反應特佳頗不同。研究發現,合併藥物與心理治療比單獨服藥治療的效
果更好。現今抗憂鬱劑的副作用已減少甚多,更能增加患者願意服藥的意願。而心理上的
治療,旨在消除症狀、預防復發、增加社會適應力,藉此提昇自我價值感、增進自信心、
知道心情不好時怎麼安慰自己,並恢復那失落已久的快樂氣息。
(91年2月聯合報醫藥生活版)
======================================================================
P.S. 中文將 dysthymic disorder 翻譯為"輕鬱症",其實我認為不太洽當,
因為容易與重鬱症混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