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是說其實也不是甚麼特別的魔力

作者: MichaelFang ( )   2016-09-28 11:24:45
[寫在之前]
哈囉銀鹽版的各位眾版友前輩們
經過兩個多月的沉寂之後 我又來騙P幣(X)獻醜(O)了
這段時間除了忙於生活東奔西跑(X)各種外出玩耍(O)之外
其實最主要還是花了不少時間在做功課
關於電影底片的功課
[那些散落在各地的美麗角落]
兩個月也就是八個周末 其實是夠我們走過許多地方了
帶上相機與幾捲底片 踩著輕快的步伐去追尋腦海中的畫面
Fujifilm Eterna 250D + Asahi Pentax MX + smc Pentax-M 50mm f1.7
https://flic.kr/s/aHskFR8p9j 探尋樹林台汽客運汽修廠廢墟
Kodak Vision2 250D + Asahi Pentax MX + smc Pentax-M 50mm f1.7
https://flic.kr/s/aHskCN492j 再次踏上蘭嶼沉浸在那無與倫比的湛藍中
Fujifilm Eterna 250D + Asahi Pentax MX + smc Pentax-M 50mm f1.7
https://flic.kr/s/aHskG8W2JM 賞完月出緊接著衝日出的瘋狂
Kodak Vision3 250D + Asahi Pentax MX + smc Pentax-M 50mm f1.7 & 135mm f3.5
https://flic.kr/s/aHskCPbfT4 三天內往返蘭嶼台北又到高雄是個甚麼樣的概念
Kodak Vision2 50D Fine Grain + Nikon FM2 + Nikkor 50mm f1.4
https://flic.kr/s/aHskGoLhT3 也許是眼太殘看不出Fine Grain的細緻
Fujifilm Eterna Vivid 160T + Nikon FM2 + Nikkor 50mm f1.4
https://flic.kr/s/aHskGxSrL9 慢慢愛上燈光片在日光下的色澤
Kodak Vision2 100T + Nikon FM2 + Nikkor 50mm f1.4
https://flic.kr/s/aHskDh1ysR 海邊就是該泛著淡淡的藍不是嗎
Kodak Vision2 200T + Nikon FM2 + Nikkor 50mm f1.4
https://flic.kr/s/aHskGoMi4m 愈看愈有意思的低飽和低對比
Fujifilm Eterna 400T + Nikon FM2 + Nikkor 50mm f1.4
https://flic.kr/s/aHskE6U6aP 不知名田間的日系小清新
Fujifilm Eterna Vivid 500T + Nikon FM2 + Nikkor 50mm f1.4
https://flic.kr/s/aHskK4ygu1 為心目中的港都抹上一層淡藍
除了Eterna Vivid 500T是在高雄自由數位沖掃之外
其餘的都交由花蓮彩韻處理
[關於電影底片的三兩事]
在這之前對於電影底片的認知大概就如同當年的雲端和現在的大數據
大家都在談論 卻鮮少有人知道實質內容到底是甚麼
網路上的資訊不外乎就是很厲害的底片(阿是到底有多厲害)
會拍出無法言喻的電影感(那還得先定義甚麼叫電影感吧)
隨便拍都能拍出小清新的照片(這其實用手機也拍得出來)
估狗大神查得到的資料大多停留在2010年左右 著實是過期蠻久的阿
不過在多看多聽多比較之後 尤其是像下面這樣子的文章
(http://visit1992.pixnet.net/blog/post/111638704)
加上查詢柯達與富士原廠的電影規格書PDF檔(前提是要有耐心和能力看完通篇英文)
慢慢的會發現 其實電影底片其實也不是甚麼很厲害的東西
只是大家在缺乏完整資訊的前提下
對於電影底片有些超乎預期的想像與期待罷了
[到底電影底片和消費級底片有甚麼不同]
就是一個是為了拍電影而生
一個是為了滿足一般大眾拍攝所需而生(毆飛)
相關細節網路上都查得到 最根本的差異大概就是
電影底片在沖洗完成以後
顯現的色彩濃度比較不容易受到拍攝時光線強度變化的影響
簡單來說就是反應曲線的斜率比較平緩
就算光線強度從暗到明有著非常劇烈的變化
最終沖洗出來的顯色濃度也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這不就表示就算拍攝時測光有些失準也一樣能沖洗出能看的照片嗎 XD)
難怪電影底片的畫面總是給人一種對比和飽和度都偏低的感覺
但也因為這樣的特性 能保留更多光階變化中的細節與層次
當然最終的畫面除了底片本身之外
店家沖掃完以後的調色也會有影響
用甚麼樣的螢幕觀看掃描完後的照片又會造成一些影響
[燈光片與日光片的差異]
其實就是白平衡的色溫設定不同而已
日光片的白平衡大約是定在5500K左右(攝氏0度=273.15K)
差不多就是把陽光當成白光的意思
表示在戶外以陽光當光源拍攝能得到最符合現場色調的畫面
燈光片的白平衡多半是訂在3200K左右
也就是把攝影棚內白熾燈的光線當成白光(但本質上是黃光)
這樣的設定可以讓棚內拍攝的畫面不至於泛黃
相對來說 把燈光片拿去戶外拍
因為光源色溫的不同 就會產生畫面偏藍的效果
絕對不是因為電影底片本身有著甚麼神奇魔幻的力量
更不會隨便拍都能拍出電影般唯美的畫面(除非拍攝者天賦異稟)
[為什麼要使用電影底片]
當然是因為 分裝的電影底片比較便宜囉(無誤)
一卷分裝的電影底片 在2016年這個當下 價格約在60-90元之間
比起價格節節高升 不知道哪一年會突破天際的一般底片
(Kodak ColorPlus200 現在一捲可以賣到快100元 專業負片價格更是嚇死人)
電影底片的單價相對比較低一些
不過這價差在沖掃時就會被貴回去了(攤手)
原因在於現在能處理電影底片的店家 全台灣就那麼幾間
台北南港的現代影業
(沒送件過 但似乎以接電影案子為主)
台北車站前的武昌時代
(沖掃電影底片可能是副業 本業我覺得是相親會館 老闆說沒意外今年內會把店收掉)
台北新莊的麗來
(沒送件過 太遠了我懶惰 以後再找機會試試)
花蓮壽豐的彩韻沖印
(送件後約一週可收到 服務和品質個人覺得很不錯)
高雄左營的自由數位影像
(送件後一週內就收到 超級有效率 服務和品質個人覺得和彩韻不相上下)
除了沖掃底片之外還要加上運費
精算一下不難發現 其實金錢和時間成本加起來
拍攝電影底片不見得是一個比較便宜的選擇
有時候甚至還比較貴比較久(等待更是折磨人)
但電影底片可以保留更多的畫面細節
[回到最初]
怎樣叫做一張好照片 這個定義因人而異
構圖 光影 色彩 背後的故事 都是造就一張好照片的因子
有些人喜歡AGFA的暴力高飽和色彩 有些人喜歡電影底片的清淡
有些人喜歡由黑到白的光影變化 有些人更偏好畫面訴說的故事
與其將重點放在這些枝微末節上
倒不如把冰箱或防潮箱內的底片拿出來 裝進自己喜愛的相機內
然後打開地圖隨機挑個地點 來場輕旅行一起發現台灣之美(X)消耗存款(O)吧~
[最後的最後]
颱風天就是要泛舟阿(X)底片買來就是要拍阿(O)
老相機沒有現代機種的三防功能
不防水不防塵還不防呆
颱風天就好好在家裡整理照片(X)發廢文(O)
當追風戰士弄壞相機事小 把命搞丟就糗大了
作者: NtRdeMtrX (NtRdeMtrX)   2016-09-28 11:36:00
推 中壢藝田和彰化金影都有處裡電影底片金影是使用ECN-2程序沖洗 藝田好像是用C-41程序沖洗其實對於靜態攝影而言 規格書並沒有想像中難用只要看特性曲線的差異就好較有幫助的資訊如 曲線的斜率 趾區與肩區位置斜率反映照片的對比 而趾肩區反映底片適用ISO及寬容度對比與寬容度無法兼得 電影底片就是犧牲對比換取寬容度自己測試過VIVID 500T ISO從800~50都可以正常拍攝
作者: MichaelFang ( )   2016-09-28 11:58:00
自己很喜歡Vivid500T 好用又不貴 室內外一卷搞定 XD
作者: NtRdeMtrX (NtRdeMtrX)   2016-09-28 12:16:00
對啊很厲害 顏色好看 顆粒處理好像比柯達500T好一些
作者: inc (柚子)   2016-10-01 18:28:00
好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