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關於COVID-19病毒的七個關鍵疑問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06-08 23:01:15
完整標題:關於COVID-19病毒的七個關鍵疑問
發稿單位: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發稿時間:08/06/2021 - 12:16 (UTC +2)
撰 稿 者:艾米
原文連結:https://is.gd/Xf3074
https://i.imgur.com/MNNxMA1.png
「2019新冠病毒」幾個字反映在注射器針頭的一滴注射液上(Reuters / Dado Ruvic)
從尋找蝙蝠和人類之間可能的中間宿主到對武漢病毒研究所開展的工作的質疑,法國《世
界報》最近刊文盤點了關於COVID-19大流行病開始時仍未解決的七個主要問題。
這篇文章的作者 Stephane Foucart 在文中指出,儘管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將實驗室事
故作為COVID-19大流行起源的假設幾乎沒有佔據公眾辯論主題空間,但現在新聞界,甚至
學術界都越來越多地提到這個話題。不少科學家仍然認為自然「人畜共患」的假說是最有
可能的,但美國總統喬-拜登最近提到部分學術界人士越來越多的懷疑,並於5月26日宣布
,他已要求美國情報部門在九十天內就這一問題提供詳細的報告。
疑團再起非空穴來風。在疫情暴發近18個月後,所有的研究依然沒法確定哪種動物扮演了
新冠病毒在蝙蝠和人類之間的中間宿主的角色,此外,獨立研究人員和匿名人士——特別
是那些聚集在一個名為「Drastic」的非正式團體中的成員——他們在社交網絡上尋找蛛
絲馬跡,幾個月來找到了一些中國當局和研究人員不願意說的、前後矛盾點,以及在武漢
進行的某些研究的不透明度。《世界報》對其中幾個主要的開放性問題進行了以下盤點概
述。
1. 武漢的COVID-19疫情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1月15日,在特朗普政府的最後時間,美國國務院宣布,有「理由相信,WIV(中國科學院
武漢病毒研究所,簡稱武毒所)的幾名研究人員在2019年秋季生病,時間點是在第一個確
定的疫情病例之前」。《世界報》說,雖然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但卻沒有引起高度關注
。美國國務院補充說,這些研究人員的「癥狀與Covid-19和普通季節性疾病一致」。四個
月後,《華爾街日報》獲得了一份美國情報報告,並在5月23日報道稱確信「三名武漢病
毒研究所研究人員在2019年11月病得很重,需要住院治療」。然而,該日報補充說,其消
息來源對信息的質量有不同的評估。
然而,即使最後證明了這一點,也不能得出結論說這是一個實驗室事故。因為如果武漢正
式記錄的第一例Covid-19病例可以追溯到2019年12月8日,那麼10月和11月或許就可能出
現了病毒傳播……因此,11月可能患病的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也有可能是在工作場
所之外感染了這種疾病。
如何才能知道10月和11月時病毒是否已經在武漢流傳?加州斯坦福大學的微生物學家
David Relman認為,需要「從公共衛生機構和醫院獲取2019年期間武漢和其他中國城市類
流感疾病的流行和臨床特徵的原始、非彙總的個人數據」。他補充說,還應該有機會獲得
2019年武漢市對流感樣疾病患者進行的個別檢測結果、回顧性檢測方法、樣本本身等。雷
爾曼補充說,同樣的透明度應適用於在動物身上、在農場或在扣押的非法出售的野生動物
期間進行的測試。
不管2019年秋季病毒在武漢流通的真實情況如何,武漢病毒研究所負責人的聲明讓科學界
感到疑惑。「大約30名科學家和觀察員在4月30日寫給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封信中說
,包括石正麗在內的兩位武毒所的官員都表示,2020年3月,該所「所有工作人員的SARS-
CoV-2抗體檢測均為陰性」,然而,該研究所有超過590名員工和學生,而且當時武漢城市
人口中約有4.4%的人檢測出陽性,所以這種說法在統計學上是不可能的(幾率低於十億分
之一)。」
2. 早在2019年秋季,病毒就已經在中國以外的地區流傳了嗎?
意大利、美國和法國的研究人員對廢水或血液樣本都進行了研究,暗示新冠病毒於2019年
11月已經在這些國家傳播,而當時武漢還沒有正式宣布第一批病例。然而,這項工作——
特別是在意大利進行的——受到了一些專家的懷疑。在這些研究中,被認為是進行得最好
的一項研究涉及分析了9144份血樣,這是法國最大的流行病學組群血樣。作者對這些樣本
進行了中和SARS-CoV-2的抗體的血清學測試,根據他們的結果,該病毒可能在11月就已經
在法國大都市廣泛地流通——比率約為每1000名法國人中有一個。
然而,這個結論被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是不可能的。他們懷疑發生了交叉免疫現象:血清學
測試確實可以產生假陽性,特別是如果受試者已經被其他冠狀病毒感染,而這些病毒引起
的免疫反應與SARS-CoV-2類似。文章引述進化生物學研究員(CNRS)Florence Debarre說
:「為了說服科學界,需要有能讓我們找到病毒本身的樣本,而不僅僅是它可能引發的免
疫反應的痕跡。只有獲得其基因序列,才有可能確定在2019年11月,甚至之前就已經中國
境外流通。」
這個問題很關鍵。在最早於2019年11月推測SARS-CoV-2呈陽性的人中,有一人在2019年10
月和11月曾在中國逗留。根據法國廣播電台(Radio France)調查組3月26日發布的調查
報告,此人沒有去過武漢。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去了雲南,距離從蝙蝠身上採集到的與
SARS-CoV-2最接近的「表親」的地方只有大約200公里。根據法國廣播電台記者的調查,
他在當地人家裡睡覺,並參觀了一個著名的溶洞(建水燕子洞)。他是否感染了SARS-
CoV-2或其他類似病毒而沒有出現癥狀?如果他被造成Covid-19的新冠狀病毒感染的情況
被證實,這將證明病毒悄悄在遠離武漢的地方傳播。
3. 誰是真正的RaTG13,最接近SARS-CoV-2的表親?
2020年2月3日,武毒所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對與SARS-CoV-2最接近的類似
病毒的描述。這是一種被命名為「RaTG13」的冠狀病毒,中國科學家說他們從雲南省的一
隻犀牛科蝙蝠身上獲取,但沒有透露具體地點。RaTG13與導致Covid-19的病毒有96.2%的
相似度:但雖然接近,也還不足以成為其直接祖先。這兩種病毒之間大約有30到50年的自
然進化時間差。
2020年3月16日,在這個新冠狀病毒的近親發表後六周,來自因斯布魯克大學(奧地利)
的微生物學家Rossana Segreto在一個病毒學論壇上報告了一個意外的發現:RaTG13的一
小塊基因組已經在2016年由武毒所研究人員在一個公共數據庫上發表。當時,該病毒有另
一個代號:RaBtCoV/4991,或Ra4991。總之,2020年2月發表的序列的完整性正在受到一
些科學家的質疑。
5月12日,曾披露關於此案的幾個關鍵信息的匿名推特賬戶(The Seeker)在社交媒體上
又披露了三篇未發表的大學論文,這些論文於2014年至2019年間在武毒所完成。其中一個
提到了Ra4991。它繪製了一張與其他冠狀病毒的基因相同率的表格。根據這個表格,病毒
學家Etienne Decroly(CNRS)估計,WIV研究人員在2020年2月公布的序列與他們2016年
掌握的部分序列之間存在約10至15個突變。
獨立核查似乎不太可能。武毒所的研究人員說,他們不再有相應的生物樣本,所以不可能
再複製測序工作,法國遺傳學家Virginie Courtier(CNRS)解釋說。介紹RaTG13的文章
中還缺少一個重要的信息:其收藏的確切位置。
4. 為什麼中國政府封鎖墨江礦井?
2016年,當他們在Virologica Sinica雜誌上首次提到Ra4991(或RaTG13)時,武毒所的
研究人員聲稱他們是從雲南墨江縣一個廢棄的銅礦中收集到了這種病毒,這裡與武漢距離
1500公里。礦井通道里有蝙蝠群聚集,武毒所或其他機構的中國研究人員定期到此採集樣
本。
然而,自大流行病開始以來,中國當局就一直對該地點保密。但還是可以通過對衛星照片
的分析確定了礦井的入口,自2020年10月以來,美聯社和BBC的記者已經試圖前往那裡,
但所有人都被阻止了。他們都被沒有標記的汽車跟蹤,道路被所謂的故障車輛堵住,甚至
有軍事人員擋住他們的去路:這些都證明當局為了阻止他們抵達礦井入口不惜大動干戈。
只有《華爾街日報》的一名記者騎着自行車悄悄地經過山區的一條小路設法到達了那裡。
據該報5月24日報道,這名記者隨後被警方拘留並審訊了約5個小時,警方刪除了用他的手
機拍攝的一張礦場照片。村民們告訴記者,當地政府曾警告他們不要與外人討論這個礦。
「中國當局的這種阻撓的原因之一,可能與近十年前的一個事件有關:2012年春天,同一
礦區的幾名工人患上了嚴重的肺炎。
5. 2012年春天,墨江礦工感染了什麼疾病?
這一事實早已為人所知:《科學》雜誌曾在2014年3月對其進行了簡要報道。2012年4月,
6名在墨江礦區工作的工人被送入昆明醫院。他們患上了嚴重的肺病,其中三人死亡。現
在得到武漢病毒研究所官員和中國當局支持的說法是,這六名工人感染了一種真菌病原體
。該說法也被列入了3月30日發布的世衛組織-中國聯合考察團報告的附件中。報告中這樣
寫道:「在礦工身上報告的疾病更有可能被解釋為在清除厚厚的鳥糞層時獲得的真菌感染
」。
一種真菌病原體,而不是病毒,可能與SARS-CoV-2有關嗎?
推特賬號The Seeker 發現的兩篇未發表,2020年春天在社交網絡上傳播的中國大學論文
的內容與這個版本相矛盾。第一篇,日期為2013年,是在昆明醫院進行的一篇碩士論文,
這六名患病的礦工曾在那裡住院治療。第二篇的日期是三年後,是在中國疾病控制中心(
CDC)現任主任高福的指導下進行的博士論文。
兩位印度研究人員——Monali Rahalkar(Agharkar研究所)和Rahul Bahulikar(BAIF研
究基金會)隨後在2020年10月發表於《公共衛生前沿》雜誌的論文中對這些論文進行了詳
細分析。2013年的論文內容有對六個臨床病例的回顧:它表明礦工的癥狀與 Covid-19 或
SARS的癥狀非常相似。它的結論是可能被一種或多種蝙蝠冠狀病毒感染。至於2016年的論
文,它提到了墨江礦工的歷史,並保證其中至少有四個人有針對薩斯(SARS)型冠狀病毒
的中和抗體(IgG)。
但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說法相反。他們承認收到了患病工人的13份血樣,但說他們
沒有發現蝙蝠冠狀病毒感染的證據。同樣,推特賬號The Seeker 5月12日雜誌發掘的另
一份未發表的中國大學論文給出了不同的說法:根據這份文件,武漢病毒學研究所的研究
人員從6名生病的礦工那裡收到了30份樣本,而不是13份。
6. 武漢病毒學研究所(WIV)保存了哪些病毒?
武漢的兩個機構——武漢病毒學研究所和疾病控制中心CDC——所保存的病毒的數量和性
質是許多問題的核心。核心的核心是武漢病毒學研究所數據庫的消失,該數據庫索引了儲
存在該機構的冰箱或電腦中的病毒,無論是活體還是基因序列形式。
它是什麼時候被下線的?在梳理中國的服務器時,Drastic團體的成員發現了由中國科學
院掌控的科學數據庫的監督系統:它表明有關的數據庫在2019年9月12日被下線。但這種
說法有不同版本。12月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病毒學家石正麗保證說,由於
武毒所受到電腦攻擊,出於安全考慮,在疫情爆發後才下線數據庫。
但消失的不僅僅是武毒所數據庫,描述其主要特點的簡短文章也消失了。該文2019年夏天
發表在《中國科學數據》雜誌上(同時還有許多詳細介紹中國研究人員整理的各種數據集
的文章),已經從該雜誌的索引中刪除。只有一個頁面仍然存在,由一個存檔網站保存;
其獨特的標識符(與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任何內容相關)指向一個幽靈頁面。文章作者認為
,消失暴露出的是有人希望讓數據庫存的事實也銷聲匿跡。
RaTG13之外,他們只從墨江礦區收集到其他8種蝙蝠冠狀病毒。但同樣,被曝光的未發表
的論文也令人困惑,因為其中特別提到了至少一種其他的冠狀病毒,而武毒所的研究人員
可能並未將其公開。
7. 武毒所在2019年做了哪些工作?
2015年底,武毒所與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美國研究人員共同發表了一項有爭議的
研究結果,在部分科學界引起了轟動。這些實驗是在美國做的,但得到武毒所參與協助,
內容包括從蝙蝠冠狀病毒中創造一種適應人類細胞的嵌合病毒。
為了做到這一點,研究人員感染了轉基因小鼠,這些小鼠被改造成有與人類相同的ACE2受
體,即該病毒進入細胞的入口。當時這項工作引起了批評,一些科學家認為這項工作所帶
來的風險很高。
問題是,類似工作在疫情開始前的幾個月里就在武毒所里進行了嗎?保存在一個網絡存檔
網站上的一份官方備忘錄詳細介紹了2018年啟動的一項研究計畫,資金為25萬元人民幣旨
在「在表達人類ACE2受體的轉基因小鼠中研究兩種新型SARS樣蝙蝠冠狀病毒的致病性」。
另一位獨立調查員查爾斯-斯莫爾(Charles Small)挖掘出的第二份中國政府備忘錄進一步
表明,2019年至少在其他五種病毒上進行了此類工作,但都沒有進一步的細節。
這篇世界報文章最後指出,部分答案可能在於美國。武毒所通過非政府組織「生態健康聯
盟」從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獲得資金。美國議員懷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了
在武漢進行的、遠離其監督的風險研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否認了這一點。但根據《
名利場》查閱的機密備忘錄,美國政府的一部分人似乎擔心美國對武毒所的資助會引起人
們的注意。在該雜誌6月3日引用的一份內部消息中,國務院的一名高級官員甚至指示其工
作人員不要調查Covid-19的來源,因為這「可能會打開一個潘多拉盒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